看屋潮來了 開口殺價四成 | 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奢侈稅三讀通過後的第一個周末,房市湧現看屋人潮,不少自住客都希望在奢侈稅上路前能撿到便宜,一開口就是殺到六、七折;但在利率水準仍低,賣方資金成本不高前提下,議價空間並不大。 市場分析,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認知差距已進一步擴大,業者多預期,房市至少冷到第三季,短期難脫量縮格局。 大台北前兩天雖氣候多變,卻仍有眾多自住客積極看屋,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 ......  | | 業者接招/冠德今年推案 上看150億 | 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奢侈稅已通過,推案量集中於風暴下「重災區」的冠德建設將照常推案,董事長馬玉山喊出,今年推案腳步不變,總銷量要達到150億元。 冠德成立至今已31年,曾經歷過三波房地產景氣循環考驗,始終穩定經營,該公司今年推案集中在新北市三重和新莊副都心,其中,新莊副都心正是奢侈稅風暴下的「重災區」。 馬玉山表示,奢侈稅已對房市買氣造成普遍性的影響,如今 ......  | | 財部出招/防堵逃漏 查核資金流程 | 記者陳乃綾/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特種貨物與勞務稅條例」(俗稱奢侈稅)將在6月1日上路,財政部要求,凡銷售房屋、土地者,須在訂立契約後30日內,檢附買賣契約書、收據等資料自動向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為避免賣方短報或乾脆不報,財政部賦稅署表態,會透過各類資訊交換,全力防堵賣方逃漏奢侈稅。 立法院上周五(15日)三讀通過奢侈稅條例,未來包括兩年內即轉手的房屋、土地、高價房車等,都將以「銷售價格」乘上 ......  | | 日震效應 日商東麗來台設廠 |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經濟日報 | 全球最大面板保護膜製造商日本東麗(Toray)集團,擬來台設廠,投資規模20億元。這是日本強震後,第一家電子關鍵耗材廠來台設廠,顯示日本大廠將重要技術移轉到台灣,有利於台灣產業技術能力提升。 業界人士認為,東麗集團在全球面板用保護膜市場具有舉足輕重地位,此次來台投資金額雖然僅20億元,但意義重大。意味台灣面板業的群聚效應,已獲得國際一線大廠重視,未來日立、東芝、松下 ......  | | 台塑要砸600億 美國擴廠 | 記者邱展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塑看好美洲石化市場成長動能,明年將投入21億美元(約新台幣609億元)擴建台塑美國的輕裂廠及下游石化廠;由於台塑美國的輕裂廠將利用當地的頁岩氣為原料,投資效益將比亞洲石油腦為進料的輕裂廠高出兩倍以上。 台塑企業主管表示,由於美洲經濟快速成長,汽車與電子產業發展蓬勃,將擴大石化產品的消費與需求,因此台塑集團決定擴建台塑美國的輕裂廠。 乙烯新增年產能為45萬公噸、 ......  | | 大陸商務客來台 鬆綁 | 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行政院上周五核定「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商務活動許可辦法」修正案,放寬自由貿易港區事業邀請的大陸企業負責人、經理人、專門性、技術性人員來台從事商務活動,發給多次入出境許可證。新制最快在本周上路。 這次修正主要重點有二,一是鬆綁自由港區事業邀請的大陸商務人士,發給多次入出境許可證。二是大幅限縮商務研習,人數限額為商務活動的四分之一,上限由400人減少為100人,停留 ......  | | 國光石化環評 最快周四揭曉 | 記者葉小慧、林安妮/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國光石化環評結果最快周四(21日)揭曉。 針對這起歷經五年環評糾葛的重大投資案,環保署表態,將由馬拉松式會議決定去留。一旦國光石化案塵埃落定,經濟部也將著手評估是否開放輕油裂解廠登陸。 環保署本周四將針對國光石化案召開二階段環評專案小組第五次會議,早前環保署已確立健康風險與成本效益兩議題方法論,有助會議達成決議,不過,環保團體也誓言監督環評過程,一般預料環評現 ......  | | Q1新保費 國壽坐穩龍頭 | 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壽險業第一季業績出爐,國泰人壽以高達845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坐穩龍頭地位;富邦人壽緊追在後,以近530億元的成績暫居亞軍。 以整體壽險業來看,今年首季新契約保費收入是2,663億元,比去年衰退2.2%。壽險業者表示,去年市場狂銷利率變動型商品,業績一路長紅,今年利變商品在政府新政策下已經很少人在賣,整體新契約業績僅小幅衰退,已經比預期好。 壽險業者表示,在利變商品停 ......  | | 元大金擴張 下一步併銀行 | 記者邱金蘭、李淑慧、王茂臻/台北/經濟日報 | 元大金控董事長顏慶章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合併寶來證券後,元大金下一步將併購銀行,希望將銀行分行據點目標,擴增到100至120家以上,併購壽險業則因利差損問題等因素將放慢腳步。 元大金控在4月9日宣布「元寶配」,成功搶下寶來證,穩居證券商龍頭,證券據點擴張到187個。目前元大銀行有88家分行據點,顏慶章認為,銀行據點的擴充,還要多一點努力。 這 ......  | | 管國霖:西進 不是銀行萬靈丹 | 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花旗銀行董事長管國霖昨(17)日指出,銀行經營模式,一定要差異化、區隔化,在帶動國內掀起財富管理風潮後,花旗將會有一波帶動金融機構學習的經營模式。這番話意味著花旗將持續扮演台灣金融業領頭羊。 花旗銀行已經連續兩年,獲利居所有銀行之冠。管國霖表示,接下來花旗要思考對台灣金融產業中長期發展,希望能起帶頭示範,相信未來會有讓台灣金融業學習的發 ......  | | 劉明康 最快本周訪台 |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兩岸金融監理平台即將上路,大陸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最快本周將來台,與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展開會談,宣示啟動兩岸監理平台。這是兩岸金融監理首長首度在台會面,對兩岸金融交流極具歷史意義。 行政院長吳敦義上周透露,陳裕璋和劉明康可望在月底前碰面,可能討論是否開放陸資來台來參股本國銀行等金融開放議題。兩岸監理平台建立後,雙方將優先洽談兩岸經濟協議(ECFA)早收清單的落實,包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