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手上都握有資源,只要心念一改就能造福他人。因此,我們要改變的是自己,而不是改變世界。當慷慨成為基本的社會資本,我們就能從更寬廣的角度、更多元的觀點來看待事情。
一九九八年,矽谷的公司正處於網路泡沫中期,求才若渴的網路行銷業者,特地派招聘人員到校園大舉徵才。在柏克萊加州大學主修電腦科學、副修哲學的梅塔(Nipun Mehta),顯然是個備受重視的目標。
梅塔是個活躍的奇才,十四歲開始設計電腦程式,十六歲進入柏克萊,大三時已在昇陽微系統(Sun Microsystems)兼差。畢業沒幾年,他的年薪就高達六位數,其中不包括股票和簽約金。搭上網路浪潮,他和在柏克萊修程式設計的朋友一夜致富,在企業初次公開發行股票時,就取得大量股份。
梅塔高中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還是當地網球錦標賽閃亮的球星。當他覺得錦標賽不再能滿足他時,他索性越級跑到社區大學,註冊為全職學生,以爭取參加巡迴賽。除了科技天分外,梅塔也滿懷熱情地投入股票市場,在柏克萊讀書時就在網路上買賣股票,每天出入數萬美元,除非轉虧為盈,否則絕不退出。
一九九九年,快速致富的文化開始讓梅塔不安,他覺得自己即將溺斃在貪婪之海中。有時,他會想起青少年時的一次特殊經歷:從日本飛到印度的長途航程中,他正好坐在一位日本男子旁邊。那個日本人叫「阿新」。一開始,彼此只是友善問候,但一聊開後就欲罷不能,在飛機上的十幾個小時,他們幾乎都在聊天。阿新是物理學家,個性與梅塔很像,是一天工作二十小時、用十五杯咖啡維持體力的工作狂。他在前一年罹患攝護腺癌末期,只剩兩個月可活。阿新意識到這是他自己造成的果,而源頭是他口中所說的「日本男子氣概」─戰勝壓力及離譜的超時工作。他開始參加轉變身心狀態的密集課程,最後接觸自癒力的開發療法。更重要的一點是,他改變了對人生意義的觀點。
當梅塔開始一天工作十八個小時,總會不時想起阿新說的話。他不想等到六十歲才後悔,努力了一輩子,最值得誇耀的竟是銀行存款。
另一個深刻體會則在印度等著他。造訪老同學後,他和朋友騎著機車,高速奔馳在孟買坑坑洞洞的路面,梅塔受不了顛簸,停在路邊吐了起來。一個骯髒瘦弱的老攤販騎著自行車經過,他從口袋�拿出一顆檸檬,切成兩半後,一半遞給梅塔,比手畫腳要他吸吮以舒緩反胃。這可能是他僅剩的一顆檸檬,而他很樂於分享。老人什麼話都沒說,就轉過身騎著自行車走了。
在別人有需要時,他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做了善行後,就這麼悄悄走掉了,連一聲道謝都不用。這讓梅塔深切反省:如果角色對換,他不敢肯定自己會做同樣的事。此外,這也跟矽谷老家所進行的慈善工作大為不同,他們拿施予來炫耀,如同他們生活的其他層面。
回到矽谷後,梅塔慎重審視了自己的生活。他聯繫一起工作的朋友,創立「捐獻社」,每個月從他們豐厚的收入撥出一小部分當慈善基金,也在星期六聚在一起做一堆三明治,分送給無家可歸的人。
一九九九年初的某天,梅塔和朋友到聖荷西幫助「無家可歸行動」。這群年輕矽谷工程師抵達時,看了一眼收容所,產生了另一個想法。收容所真正需要的幫助是架設網站,當時這種專門技術得花一萬美元(約新臺幣三十萬元),遠遠超出收容所預算。梅塔告訴負責人,有了網站後,不但能對外宣傳,還可列出他們的服務項目,快速吸引灣區各地的捐款。這群人很快為收容所架了網站,一如他們所料,此舉不僅增加收容所能見度,同時也引發了一個偉大的創意。
有天晚上,梅塔邀請一群年輕又專業的友人聚會。他告訴大家,他想轉變矽谷貪婪的唯物主義文化,即使這是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然而,他們可以先從改變自己做起。梅塔邀請他們,在加州西海岸地區進行「施予之樂」的實驗─這�聚集了全美國最自私的人,矽谷擁有法拉利跑車的人口比率全國第一,慈善捐款的百分比卻最低。
梅塔有意創辦一個慈善機構,讓志工透過網站,將他們的專業傳授給其他慈善機構及非營利組織。他們設計了一個巧妙的程式,讓非營利機構也能精通科技,同時有效深入相關社群。
梅塔的想法,促進了「施予」的感染。梅塔兄弟的朋友沙阿,當時剛進入柏克萊哈斯商學院,她清楚記得第一次會議。「話題全是施予,比如施予的行為如何改變我們,」沙阿說,「我們想要創造改變內在的機會。」梅塔的個人觀點在網路引起很大的回響,他們的努力就像病毒一樣傳染開來,施予的觀念緩慢而穩定地滲透社群。
一九九九年,梅塔正式成立公益團體「慈善焦點」(CharityFocus)。他們最初的計畫,是免費提供服務,幫助需要網際網路技術協助的非營利組織。「慈善焦點」完全由志工運作,沒有全職人員,每位成員都是無條件奉獻出他們的私人時間。沒有薪水,大家一律平等,沒有職位高低,也沒有誰的貢獻比較重要。他們只接受自願捐贈,從不主動募集基金。如果缺乏基金運作,就利用手上資源來賺錢。他們真正的目標是小我─改變自己,而不是改變世界。
「慈善焦點」陸續為各類慈善機構,架設了五千六百個以上的網站。
二○○一年,梅塔辭掉了昇陽的工作,成為全職志工。他的團隊在部落格撰寫「日行一善」(Daily Good)網誌,張貼激勵人心的故事和語錄,並建立入口網站helpothers.org。如果你對某人做了一件好事,就可以在網站留下一張微笑卡,要求對方把愛傳出去,用另一個善行來報答這次善行。梅塔還創立了KarmaTube,有如好人好事版的YouTube,可將個人的小小作為上傳。此外,還有一個稱為「周三計畫」的活動,讓個別社群可以定期靜坐、討論及吃晚餐。
梅塔將「周三計畫」當成實驗,用於檢驗善心人士間的內在信賴。每個星期三,梅塔的父母會開放聖塔克拉拉的家,提供給陌生人使用。我寫這本書時,他們已接待過兩萬五千人,每個星期約有四十至六十位新加入的夥伴,而現在類似的集會,在全球已有二十四個據點。與會人士來自各行各業,百萬富翁旁邊可能坐著失業者。然而,所有人都有機會拿到麥克風,在每個星期的讀書會後開始討論。在這種氣氛下,大家都一視同仁。
「當慷慨成為基本的社會資本時,你就能從更寬廣的角度、更多元的觀點來看待事情,」梅塔說,「這能加深彼此的信任。感謝的杯子滿溢,並以不同方式化為行動。」
十三年來,「周三計畫」一直進行得很順利,沒有東西被偷,沒有爭吵,也沒有出現解決不了的問題。唯一的爭論是今晚誰來做菜。屋�沒有放捐款箱,因此不時會出現充滿創意的回饋方式,比如有人留下了一個大鞋架,足夠放上一百雙鞋。梅塔不斷調整他的實驗。最近,他在父母客廳的書架上放了一些鼓舞人心的書,成立一個「開放」圖書館,大家隨時都可拿走書本。這個體系完全靠信賴運作,沒有借書登記簿。上千本書一直轉手,但現在書架上的書,比成立時更多。
梅塔總是不時拋出新的挑戰給參與「周三計畫」的團體,他會要你聯繫曾讓你不愉快的鄰居:給他們寫張卡片、送盤甜點過去、幫他們把垃圾拖去垃圾場,或讓兩家的孩子一起玩。不需要大手筆送禮物,只要不吝於,在此時此地做些小小的事,不論你做了什麼,都能加深人我之間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