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學院骨科教授/楊榮森 由於在酒醉狀況下,對於路況的意外反應力變差,釀成一件件酒駕死亡車禍,在世界各國中,酒駕已是一項嚴重的公共衛生議題。在美國,酒駕已是大學生中的嚴重問題,2009年的一項研究統計顯示,在2005年全美約有340萬大學生曾有酒駕行為;在18-24歲間的所有死亡車禍中,半數與酒駕有關。有飲酒經驗的大學生自行報告的研究發現,大約41%大學生有飲用任何酒精飲料後駕駛的行為,17%大學生在飲酒5杯以上後駕駛,28%大學生曾搭乘酒駕者的座車。 在2011年7月的Accid Anal Prev.刊登一篇美國的論文,探討美國大學生飲酒後駕駛日漸增多的相關因素。本研究探討兩個地區樣本,共3753位大學生受試者,其中女性佔65%,白人佔58%,作者分析造成大學生酒駕增多的相關因素;回應者中19.1%報告曾在過去三個月內,飲酒三杯後從事駕駛行為;而飲酒五杯後駕駛者佔8.6%;利用統計回歸分析顯示,導致大學生酒駕增多的相關因素包括男性,男性社團,有酗酒的家族史,家族飲酒量中等或大量(相對於少量飲酒者),自我態度較認同酒駕者,飲酒助興,借酒壯膽冒險,這些因素都可能使大學生比對照組產生更多的酒駕行為。 有趣的是,雖然大部分人都不同意酒駕行為,本研究甚至顯示有84.4%強烈反對,13%中度或輕度反對酒駕,但仍有19%有酒駕行為;在防範大學生酒駕時,應注意這種言行不一的落差,這些可能與其個人的一時之間的需求有關,例如急著去趕場參加另一個聚會,順道回家,獲得異性的青睞,值得有關單位在發展適當對策時的注意。 大學生常比同齡非大學生更容易發生酒駕行為,即使校正開始飲酒的年紀和一些相關資料後,仍有此情形。研究顯示,21歲以後的大學生酒駕的情形會更多。相關研究顯示,影響大學生酒駕的因素很多,如自以為可在酒後駕駛的距離、時間、可能被「設計」、氣候、想從飲酒得到一些回報、難以取得替代性交通工具或相對價格較高、居住在男生宿舍、男女同住的宿舍或校外住宿及個人因素,都可能會增加大學生的酒駕行為。有時在多次搭乘酒駕車之後並未出事,也會減低對酒駕風險的警覺,這些因素都會使大學生更容易酒駕。 前述研究結果可供當局擬定相關防範措施,如訪查高風險族群,減少自我認同酒駕行為或對飲酒的預期回報,尤其是飲酒助興和借酒壯膽冒險,以減少酒駕。 本文選錄自《健康世界》42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