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屬群居動物,一群獅子平均約二十隻左右,數量太多時牠們也會分家。每一獅群由一到三隻不等的公獅統御,由於獅王身軀過於笨重,跑不快、跳不高,加上胸前一圈過於蓬鬆鮮明的鬃毛不利埋伏偷襲,因此,除了捕獵如大象、野牛、河馬等大型且行動較為遲緩的動物外,牠幾乎都是袖手旁觀,直到母獅制伏獵物後,才不慌不忙、大搖大擺前來接收成果。獅王不但常常不勞而獲,更是「吃人夠夠」,除非獵得大型動物,否則都先由牠單獨享用,等其啖飽後才輪由母獅及幼獅上場。母獅們不知是懾於獅王的淫威,還是念及牠捍衛領域的辛勞,總是讓著牠,不曾聯合起來與其計較。 獅子奉行母性社會,母獅終其一生都留在獅群�,同一群的母獅都有血緣關係,不是媽媽、阿姨就是姐妹,一家和樂融融,還會照顧甚至哺乳彼此的幼獅(幼獅吸吮不同母體的乳水可增加免疫力)。公獅則在獅鬃漸漸長出、大約三歲即將成年時,獅王就會為牠舉行一場「成年儀式」,那就是一番窮追猛咬將牠逐出家門。小公獅總會頻頻回首、低吼連連,似乎在說:「為什麼姐妹們不必離開,而我卻要?」奇怪的是,一旁的母獅對離情依依的小獅子視若無睹,一點也不關心,是否牠們也認為男孩子長大了,不應再窩在家�「靠爸啃老」,該到外頭闖蕩一番?每每看到此一情景總會心生憐憫,但畢竟這是生物演化的結果,更是上帝的最佳安排,要不然,牠們長期近親繁殖,可能早就絕種了。
遭驅逐的少年公獅會三三兩兩結盟在一起浪跡天涯,除了彼此合作捕獵外,也會不時窺探附近獅群的獅王是否已顯老態,並評估此時下手的勝算有多少。畢竟青春苦短,一隻公獅從出生到性成熟約四年,稱王的時間也不過短短二、三年,因此牠們一旦發現有機可乘,就會貿然一試。長江後浪推前浪,年紀及體力決定一切,往往不用比劃,老獅王就知趣地拋下妻兒,夾著尾巴悻悻然逃竄而去。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新獅王接收整個獅群,慘遭罷黜的老獅王只好回家吃自己,牠的好日子也於焉結束,東山再起的機會微乎其微。「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平時飯來張口的牠,這時捕獵已力不從心,只得搶食鬣狗或兀鷹的剩菜殘渣,萬獸之王曾幾何時落得這種田地。昔日驅逐即將成年的兒子,今日,女兒行將亭亭玉立時,自己也遭受同樣的命運;又幾年前,強占人家妻小,幾年後,人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沒什麼好怨歎。
不喜歡拖油瓶似乎是人類與動物的共同特性,新獅王登基後,首要之務便是清理門戶,把具有威脅性的小公獅,或只會吃、不會捕獵的小傢伙統統幹掉,雖未成年但已稍具捕獵能力的公獅,這時也不得不提前離家。有些較機警的母獅一看苗頭不對,會急忙攜兒帶女匆匆離開,大部分則一臉茫然不知所措杵在原地,或頂多張牙舞爪虛張聲勢聊做一番象徵性的抵抗,但終屬徒勞。也許牠們心想,大男人都沒辦法而一走了之,我們這些小女子還能做些什麼?說來奇怪,母獅們不曾協助老公一起抵禦外侮,這或許也是上帝的安排,如此才能確保獅王的體能一直處在顛峰狀態,從而孕育出最強壯的下一代。
小獅子聽到陌生公獅的吼叫聲,會本能地急忙找一處草叢躲藏起來,不過終究難逃入侵者嗅覺靈敏的鼻子,沒兩下子,就一一被揪出,除了含苞待放、不久即能選入後宮的雌性外,都是一口咬死,無一倖免。這也難怪,哺乳中的母獅不會發情,新獅王為了趕快有後代,建立自己的王朝,不得不痛下毒手,畢竟王位朝不保夕。只是令人費解的是,小獅子屍骨未寒,母獅就急著與有殺子之仇的公獅眉來眼去,甚至投懷送抱,看了讓人既生氣又好笑。
獅王還有一項令人嘖嘖稱奇的能力,那就是不用做DNA,就能清楚分辨是否為自己的骨肉(難道牠們會計算預產期?)。倘有前朝留下的遺腹子,一生下來馬上處死,絕不手軟,好像生怕「王子復仇記」在自己身上重演,這點和人類何其相似,也可明白為何古時帝王與近代獨裁者,拚老命也要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了,畢竟兒子清算老爸的情形比外人少太多。
公獅也跟男人一樣喜新厭舊,落單的母獅對獅王而言不啻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偏偏母獅是個醋缸子,不容老公擁有小三,她們不但會合而攻之,更不會接受老公在外偷腥所生的孩子。《獅子與我》一書中的母獅艾莎,三不五時身上帶著抓傷咬痕回來找養母(保育員)喬伊,也說明母獅與牠的孩子一直無法融入獅群,更不用說享受天倫之樂。這點也可從一隻人類豢養成長的母獅,野放後,甚得公獅的歡心,卻為其女眷們所不容而慘遭圍攻致死可得到佐證。要知道,一群母獅除了不得不接受施以暴力奪取王位的公獅外,不會接納任何外來客。
獅子與人類同屬動物,自然擁有一些相同的行為,生物學家甚至說兩者在幾十萬年前可能屬同一物種。不過,萬獸之王的獅子卻一直面臨萬物之靈人類的威脅,數量有逐漸減少的趨勢。《獅子與我》英文書名是《Born Free》,即「生而自由」,誠然,每一種動物都應天賦自由,能自由自在地活著,不應受到其他物種的侵犯。人類口口聲聲要保護動物的美言,與地痞流氓保護商家的說詞有何異?沒有流氓,商家哪要保護,沒有人類,動物又何須保護?長久以來,人類總是自以為是、自作多情地介入動物的生活,殊不知愛之適足以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