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過財政部長的李述德,是稅務專家,所以一接任證交所董事長,每個人都問他:「證所稅會不會退場?」「台股8500點是不是鍋蓋?」他認為,台股量能的真正問題核心,其實並不在此。
甫上任的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 面臨的是一個充滿難題的證券市場。歐債帶來的紛擾未歇,證所稅議題也還在商討中,甚至投信經理人的操守問題,都變成投資人對台股的疑慮,導致股市的量能明顯退潮。
如何讓台股活力再現,吸引投資人再度歸隊?市場的眼光都望向李述德。
曾經擔任過財政部長和櫃買中心董事長的李述德,向來樂於分享看法,這是他接任新職後首度接受雜誌專訪,暢談振興股市量能和證所稅等議題。
李述德認為,大盤指數是「結果」,企業的良莠、投資人的買賣決策,才是核心過程。只要讓上市企業優質化,也讓投資人能得到充分的資訊,創造出更多獲利機會,指數自然會正向發展。至於證所稅,他相信也會有平衡折衷的實施方案。
修正機制、產品多元讓量能復甦
這段期間,無論李述德到哪裡,都有人詢問「指數有機會突破8500點嗎?」他只能笑說,指數是投資人綜合決策後的結果,會到幾點,他無法預測,證交所要努力的,是讓市場交易更活絡、商品更多樣、機制更公正、資訊更透明,為投資人創造更多賺錢機會,也希望保護更多投資人,重建市場信心。
李述德舉例,就像興櫃在今年初修改交易機制(在他擔任櫃買中心董事長任內完成),確保投資人能得到最佳報價,以及加快成交效率,讓興櫃日成交量從最低不到2億元,至今一舉突破30億元大關,創下自2007年7月以來的新高。
不斷修正機制,對股市量能就會有幫助。「雖然大家都認為成交量不足,但也要看跟哪個時期來比較。如果跟萬點時比,我相信比不上;若跟去年下半年比,我想量能已經有恢復活絡的跡象了。若是再把股市、選擇權、期貨市場加總起來,量能應該是逐步放大的。」
李述德強調,為了達到商品多元化,今年爭取海外企業來台掛牌,發行TDR(台灣信託憑證)仍是重頭戲。過去TDR 因為資訊不夠透明、財報公布方式和台灣上市櫃企業不同,造成投資較大疑慮。但自從今年IFRS 國際會計準則新制全面實施後,台灣的財報編制方式與國際接軌,代表TDR 的財報編制方式也和台灣企業一致,證交所會舉辦更多說明會,讓投資人了解海外來台企業的資訊。
健全體制、擴大市場讓企業願意掛牌
目前TDR 的財報公布原則,仍是採取尊重原上市地交易所要求,例如香港只要求必須公告第2季和第4季的財報,等於半年才看得到一次,和台灣按季公布不同,也難免讓投資人心生疑慮。
李述德表示,證交所會積極鼓勵來台掛牌的公司,可以自願揭露季報,以提升資訊的完整性。
「TDR 不夠完美和不被了解是必然的,就像10多年前,大家也不了解ETF,但隨著時間過去,透過不斷的修正改善和宣導,慢慢被投資市場接受。TDR 也是一樣,每次出現問題,去解決就對了。」李述德認為,雖然有像爾必達倒閉這樣的狀況,但那是少數個案,不能以個案影響了通案,他幽默地說:「吃燒餅哪有不掉芝麻的,千萬別因為吃芝麻而掉了燒餅才對!」
關鍵還是在於,台灣的資本市場能否持續擴大。他很坦白地說,優質企業不是靠證交所去求就能求得過來的,只要台灣的交易制度好,投資環境好,想集資的企業「爬也會爬來」。
李述德回憶,他走訪中南部時,曾和很多有錢的當地企業主談話,這些企業主都表明不想讓自家企業掛牌,因為有錢自己賺就好。
他感嘆,「其實企業要脫離小型代工宿命,就應該上市籌資,把管理、研發、通路、品牌都建立起來,做出好的產品。好的產品就是一種社會責任,而不是捐錢、成立基金會才叫做社會責任。證交所今年52歲了,當年成立的初衷,就是要讓企業有籌資的管道,進一步改善經營品質做到產業升級。」
透過籌資管道讓產業升級
今年1月, 知名的誠品生活(2926)掛牌上櫃,立即登上百貨股股王,李述德印象深刻:「一家資本額4.51億元的公司,可以創造出百億元的營收!誠品從書店擴充到販售各項生活用品,再擴充到布建通路,需要不斷有資金挹注,掛牌集資能讓公司永續經營,這也是台灣做產業升級最好的範例之一。」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NO.67 2013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