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曾是五羊-本田摩托車和華南縫紉機的生產場地。」廣州交易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正希帶著友人參觀廣州聯合交易園。中新社報導,整齊的廠房、寬闊的大道、繁忙的施工現場、清晰的功能分區、各色的商鋪,是廣州交易園如今的模樣。
李正希說,今年5月18日,聯合交易園區開園,整個園區已作功能板塊劃分,有國際時尚發布中心、綜合交易大樓、還有工業博物館。他表示,園區最引人矚目的大樓,曾經是工廠職工飯堂。大廳的頂端是交錯的「文」字型鋼架結構,依稀還可以看到工業時代廠房的烙印。
一個幾千平方米的大廳裡,周圍有多塊大螢幕,螢幕上動態顯示廣州交易所大宗商品現貨掛牌交易、產權交易、碳排放交易、汽車增量指標交易等行情信息。工作人員在大廳繁忙地進行大宗商品現貨、產權、碳排放等交易,但是看不到買家和賣家,顯得有些「冷清」。
李正希說,廣州實行汽車限牌政策後,實行網上競價,但這裡看不到競價人,記者卻有一大堆。
「汽車競價指標投入3000萬,能夠每秒併發20萬次交易,一天最高點擊量達到900多萬,遭受駭客攻擊3000多宗。」李正希對汽車牌照指標交易系統頗為自豪。
李正希表示,中國流通領域的改革滯後,現在仍舊停留在「清明上河圖」時代—現金、現貨、現場交易,批發市場物流成本高達17%,交通、治安、消防、衛生難以保障,每宗交易都由單獨的談判來確定價格,中間人際關系成本高昂,誠信體系無法建立等。
他認為,把傳統的流通貿易放到交易所,公開大宗商品交易價格,可以降低成本,縮短很多環節。
1999年,時任廣州市財政局幹部的李正希受命組建產交所。當時的產權交易在中國還是新事物,有人斷言:交易所撐不了3年。
事實是,李正希和他的團隊不僅撐過3年,而且探索出了一套產權交易的新業務模式:企業脫鉤—所有權托管—企業重組整治—公開市場出售。
經過10多年的奮鬥,廣交所取得豐碩成果,自1999年成立始,各專業交易機構累計完成交易項目9000多宗,交易資產總額6000多億元人民幣,為各種所有制委托方實現財富增值300多億元;通過增資擴股、招商等形式,為企業實現直接融資400多億元。
李正希說,當初國家的投資僅僅8千萬,交易所接管了280多家沒人要的企業,解決3萬多小債主、小業主、員工的糾紛問題,保全土地23000多畝,卻沒花政府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