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建商 多角化拚場 |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 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時代來臨,加上奢侈稅效應衝擊,中部上市櫃建商紛紛轉型朝多角化發展,龍邦(2514)決定發展生技醫療保健及餐飲事業;順天則跨足商務旅館;富旺搶進工業區廠辦商用不動產領域,業者藉此分散風險,並增加營收。 中部上市櫃建商推動多角化經營,以鄉林的腳步最快,包括投資日月潭涵碧樓大飯店,接著進軍大陸飯店市場,第一家位於青島的涵碧樓訂明年開 ......  | | 林口捷運A7 長虹吃不到 | 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林口機場捷運A7站附近的合宜住宅案,已訂於24日開資格標,不過,昨(19)日地產業界卻傳出,長虹(5534)與華固(2548)兩業者無法投標,主因內政部規定,投標建商在近五年內需有「單一建案戶數超過200戶」的經營實績。 長虹與華固均為上市建商,口碑頗佳,去年獲利也都超過一個股本,但兩家建商都以台北市為經營重心、台北市又少見超過200戶的建案,所以無法投標。 至於資格符合、 ......  | | 東聯 今年獲利看增六成 | 記者周義朗/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全球第四大乙二醇(EG)廠停工效應延燒,國際大廠SABIC宣布,7月亞洲區合約價格將從每公噸1,250美元調漲至1,350美元,大漲8%,為近四個月以來首度調漲價格。法人表示,在淡季不淡下,東聯(1710)將是最大受惠者,今年獲利看增近六成。 由於南亞遭逢停工危機,震撼全亞洲,根據資料顯示,南亞海豐五廠全面停工,將造成國內下游紡織業損失約177億元,廠商超過4,400家、以及相關從業人員 ......  | | 台塑 六大目標今年達陣 | 記者周義朗/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塑(1301)將於今(20)日召開股東會,台塑今年將完成六項重要建設,法人估計,六項工程完工後,台塑明年業績將可望較今年更加成長。 台塑高層認為,今年全球景氣因先進國家成長趨緩,經濟情勢可能不如去年,但受惠於新興國家如中國大陸、印度等地經濟仍維持穩定成長,以及大陸十二五規劃的推動農村城市化,加上ECFA效應,今年石化景氣可望延續去年榮景。 台塑為強化競爭力,積極 ......  | | 工具機 Q3獲利不妙 |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 國內工具機產業3月漲價效益,將在第三季陸續浮現,不過原物料價格上揚,加上新台幣持續升值,相對壓縮廠商獲利空間,業界評估,第三季獲利堪憂,對下半年看法轉趨保守。 台灣區機器公會統計,今年前五月台灣機械設備出口金額達8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6%;主要出口市場大陸、東協、印度、德國、日本等均大幅成長,業界第三季訂單已滿單,第四季接單持增加。 不過,新台幣對美元升 ......  | | 華新微機電 Q4報喜 |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華新麗華(1605)轉投資微機電事業十年有成,董事長焦佑倫表示,公司發展LED晶圓級矽基封裝體有成後,在微投影發光二極體方面也傳出佳績,將於今年底正式量產。法人估,第四季起微機電事業將挹注營收,明年起可望爆發。 華新麗華上周五(17日)股價以14元作收,下跌0.2元;該公司今年首季稅後2.6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0.08元。 焦佑倫表示,子公司探微科技去年順利研發微鏡面、LED ......  | | 隆大 將北上推案 | 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高雄在地建商隆大營建(5519)董事長陳武聰表示,高雄房市受奢侈稅衝擊不小,但現在陣痛期已過,買氣漸回溫,以今年隆大入帳主力建案「都廳苑」為例,買氣已恢復至年初高點時的五成。 陳武聰指出,隆大擅長打造精緻住宅,未來有意北上推案,目前正在大台北地區尋覓土地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