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經濟情勢,大陸財政部副部長李勇指出,今年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著重於對小微企業的減稅,以及提高居民收入等。先前中國大陸江蘇經貿代表團來台考察,選定以美食美點為兩岸ECFA 投資項目,並決定由揚子江集團來台開設揚州冶春台北分店,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1億元。
冶春是首家來台投資的大陸國資餐飲企業,台北店也是冶春第一家分店。擔任揚州賓館及冶春餐飲總經理的陳軍親自督陣,肩負起為百年老店在台灣開拓新局的重任。
陳軍一開口講的不是集團或餐廳的營運,而是冶春的歷史及文化背景。他有些自豪地強調,揚州冶春是清代八大名園之一,由早期的花社、詩社演化為今日的茶社,乾隆皇帝曾在冶春擺滿漢全席。
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位在台北京華城、2010年9月開幕的冶春台北店就刻意建構成一個鑲嵌花格窗戶、黛瓦白牆的院落,借用揚州園林元素,展現揚州地域文化個性。
畢業於揚州大學的陳軍是旅遊飯店業管理專家,他認為美食文化是人與人交流的重要媒介,曾數度前往星、泰、法、德、荷蘭及香港等地進行美食交流;他給台北的餐飲高度評價,以「美食之都」來形容。
談到跨海來台經營餐廳面臨的狀況,陳軍說,初期面臨三個磨合。冶春標榜原汁原味的揚州菜,但台灣消費者要求低糖、低鹽及低油,要配合本地的飲食習慣;其次是如何讓揚州廚藝及台灣食材完美結合;第三是經營思路的磨合。
增設宴會廳 搶攻社團消費
陳軍指出,兩岸消費特點不同,大陸團體消費多,台灣則是個人消費多。另一方面,飲食也反映出兩岸不同生活文化,大陸感性消費多,注重排場、面子及熱鬧;台灣理性消費多,重視自己喜好及認同。
他坦言,兩岸餐廳客源都有散客、包廂宴客及社團消費,但冶春台北店在設計時重視前兩者,欠缺針對社團消費的考量;未來考慮現址再擴大面積,增設宴會廳。
不過,陳軍還是認為兩岸餐飲業共同點很多。大陸餐飲從人本思想出發,關鍵在人,目前大陸餐飲業也遭遇召工難,因為資訊產品銷售及房地產等更具吸引力;另外,兩岸都有80後及90後世代,他們有自我的價值觀及認同,需要跟這些員工做好溝通。
陳軍指出,目前冶春台北店除廚師從大陸調來,管理人員及前台服務人員都是本地雇用,後場也由大陸廚師帶著本地廚師作菜,有利日後本地化。公司也會安排台灣員工赴大陸本店參訪,一方面學習交流,一方面旅遊觀光。
至於在台北學習到的東西,陳軍表示,台北店會透過不同管道提供優惠促銷,也會利用各種假日提供優惠;雖然冶春在大陸也結合網路及信用卡促銷,但程度不一樣。
行銷拚突破 著重品牌口碑
另外,行銷方面還是要重視人際交流。周年慶透過媒體廣泛宣傳之外,也發現消費者口耳相傳很重要;與消費者加強聯繫,讓客人介紹客人,行銷的質能有一些突破。
談到在台北的生活,陳軍說,非常適應。大陸各地美食在台北都可以找到影子,有一次去台南發現當地的醬油味道跟揚州一樣;飲食上都會慢慢適應,都市裡的住、行及購物也沒有問題,唯一的不適應是「台北冬季雨太多,太潮濕。」
他強調,冶春台北店開了一年多,從經營角度看有些部分還在磨合,例如還要補強社團消費這一塊。但不管是在大陸或台灣,品質、地點、服務及價格是餐飲業成功的關鍵,冶春有計畫增加在台灣的投資,要「做大、做強、做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