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高嘉宏 台灣是B型肝炎病毒高盛行地區,在民國73年施行新生兒B型肝炎病毒疫苗注射前,高達80%以上的人都受到B肝病毒的感染,其中15∼20%成為B型肝炎帶原者。不過,有些帶原者能夠幸運地擺脫B肝病毒的威脅,但也有人得一輩子背負B肝長伴左右的夢魘。 台灣成年人約17%是B肝帶原者 根據民國73年之後的統計,台灣兒童和青少年的帶原率已從未施行B肝疫苗接種前的10%降到小於1%,兒童肝癌的年發生率也有顯著的下降;但對童年未曾接受B肝疫苗接種的成人來說,現在仍有約17%的B肝帶原者。 慢性B肝病程的演變相當複雜,醫師依患者的e抗原有無、血清病毒DNA的效價及肝功能的變化等檢測,能分辨患者所處的階段,而給予適當的追踪和治療建議,因此在了解B肝病程變化前,必須先認識帶原者體內血清標記的意義。 認識血清中重要的B肝標記 目前血清中能檢驗出的B肝標記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體、核心抗體、e抗原、e抗體等,各有自己所代表的意義。 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血清中的表面抗原大多終生伴隨,但表面抗原的濃度會有多寡的變化,長期追踪研究結果顯示每年有1∼2%患者會清除表面抗原,但測不到表面抗原時也不需要特別高興,因為有可能只是因為濃度太低測不到,不表示病毒已不存在體內,因此還必須借助更精密的病毒DNA檢測,才能確認B肝病毒狀況。 e抗原陰性或陽性的重要意義 根據統計,因為B肝疫苗注射的關係,台灣目前e抗原陽性B型肝炎的比率已逐漸減少,但e抗原陰性B型肝炎卻有增加的趨勢,目前台灣接受治療的患者約有50%以上屬於e抗原陰性B型肝炎。 B型肝炎患者在臨床上分成e抗原陰性或陽性的意義也顯現在「治療效果」上!由於e抗原陽性者屬於年輕患者,治療反應較好,治療目標也較為明確,就是清除e抗原;但e抗原陰性的患者年紀較大,病毒狀況較複雜,所以對治療反應也較陽性患者來得差,因此在治療目標上,有的學者建議是要讓表面抗原消失,只是這是一個相當艱鉅的任務,畢竟在B肝自然病史上,每年僅有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的人能達到表面抗原消失的效果。 病毒DNA及ALT的狀況是治療與否的關鍵 由於目前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藥物無法在短期內完全消除病毒,因此「對治療反應佳」的病人是治療的主要對象,即是指第二與第四階段的患者必須接受治療,而第一與第三階段的患者就是建議每半年至1年定期追蹤一次,主要檢查肝功能與肝癌篩檢。 在治療準則上,病毒DNA及ALT的狀況是醫師決定治療與否的關鍵。最新的亞太B肝治療指引中指出,當e抗原陽性,病毒DNA大於20,000 IU/mL,ALT 2倍以上的患者才需接受治療;若e抗原陰性,則病毒DNA須在2,000 IU/mL以上,ALT 2倍以上,才要接受治療。 衛生署通過的治療藥物 B型肝炎的治療藥物可分為「干擾素(Interferon-α)」與「類核苷(酸)藥物「Nucleos(t)ide analogues)」,目前衛生署通過的藥物共7種: 1.干擾素─皮下注射型藥物,除了有抗病毒作用,也可以達到免疫調控作用 ●傳統型干擾素(Conventional in-terferon) ●長效型干擾素(Pegylated inter-feron) 2.類核苷(酸)藥物─口服型藥物,主要是抗病毒作用 ●干安能(Lamivudine, Zeffix) ●干適能(Adefovir Dipivoxil, He-psera) ●貝樂克(Entecavir, Baraclude) ●喜必福(Telbivudine, Sebivo) ●惠立妥(Tenofovir, Viread) 至於哪一種藥物為佳?臨床上發現,口服藥可有效降低e抗原陽性患者血清中的病毒量,並使ALT回復正常,同時也能改善肝組織狀況,但需長期服用;而針對短期內e抗原轉陰或表面抗原消失,則干擾素效果稍勝一籌。 口服藥必須長期治療才有療效,通常口服1年的效果並不明顯,因此健保給付是3年為限,不過3年能達到治療效果者僅有3成;而在干擾素方面,目前健保提供e抗原陽性的病人注射半年療程,e抗原陰性則給付1年,只是在最近的一些大規模研究中發現僅打半年療程效果不明顯,因此目前已有相關學會在與健保局進行溝通,希望能讓e抗原陽性患者也能接受1年注射療程(1年的干擾素治療可使30%患者達到治療目標)。 結 語 雖然目前的藥物仍無法達到B型肝炎根治的效果,但對於控制病情卻有非常明顯的成效,尤其是肝癌死亡率從早期的第一名退至第二名,肝硬化死亡率從第六名降至第八名,皆足以證明治療效果的卓越。 站在醫師的角度,我們呼籲必須接受治療的患者應站出來積極接受治療,以降低B型肝炎對國人健康的威脅程度。 (選錄自《健康世界》439期,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