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gigs搖滾誌】Who is Radiohead?——他們,用音樂與行動,定義這個時代……


新聞   影音   理財   追星   電子書   行動   社群   Blog   相簿   書籤   哇新聞  
本期電子報為推薦專刊,如未選擇訂閱,您將不會再收到此份電子報。
  2012/7/31前訂閱【gigs搖滾誌】,還可參加抽獎活動
gigs搖滾誌
2012/07/20  |  第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facebook粉絲團  
本期焦點 Who is Radiohead?——他們,用音樂與行動,定義這個時代……
當期雜誌精選 來吧,悲傷痛苦!-那我懂你意思了
活動推薦 GIGS 搖滾誌 ── 我的電台司令 贈書活動
   
本期焦點
Who is Radiohead?——他們,用音樂與行動,定義這個時代……
撰文/陳德政
「我們即將拯救流行音樂。」

這是1993年Thom Yorke受訪時對記者所說。他當時二十四歲,稚氣未脫,滿頭鬆亂的金髮幾乎抵到肩膀,面容蒼白而無血色。他領銜的樂團Radiohead不久前發行了一張單曲,曲名喚作〈Pop Is Dead〉;與其說那是一首歌,其實更像一則宣言:是的,流行音樂已死。

無論他當時說的是一句玩笑、對樂壇的挑釁,或他果真有此弘願,二十年後他確實做到了。Radiohead不只拯救了流行音樂,更聯結電子樂再造了搖滾樂。只是過程異常曲折,也非所有人都站在他們的陣營。對某些人而言,Radiohead造成的效應或許相反:他們的聰明讓流行音樂顯得更膚淺,最終甚至拋棄了搖滾樂。

不管你持哪一種立場,Radiohead過去二十年總是站在最前端的浪頭上,一舉一動牽連出樂壇的關鍵轉折。當同儕安逸地享受自我複製伴隨的名利,他們極力避免踏上重複的路,不斷思考未來是否有別的可能。藉由八張持續演進的專輯,他們在商業與自主間找到平衡——作品賣破三千萬張,卻依舊維持獨立性格。

想創造有意思的音樂,個性是唯一要件

如今Radiohead的影響力無遠弗屆,然而他們也有平凡的開始:不稱頭的團名,抑鬱的主唱,青澀的吉他手,一夥年少時相識就再也拆不散的哥兒們。傳奇故事該具備的素材他們一樣不缺,就等著以時間和決心創造出自己的版本。

1985年在牛津郡的公立男子中學,樂團的粗胚成型:主唱Thom Yorke與貝斯手Colin Greenwood是同一屆的學生,吉他手Ed O'Brien與鼓手Phil Selway比他們長一屆,Colin的弟弟Jonny Greenwood年紀最小,也彈吉他。他們固定每週五在學校的音樂教室練團,將團名取為「On A Friday」。

沒過多久一夥人陸續去唸大學,樂團呈休團狀態,等大家各自畢業,On A Friday重新聚首,開始在牛津當地的小酒館演出,漸漸將樂團當成一件正經事,一份可能的職業。1991年的英國樂壇,Stone Roses(1984年成立於曼徹斯特的另類搖滾樂團,1989年以同名專輯獲NME雜誌選為「史上最佳搖滾專輯」)投下的震撼彈仍餘波蕩漾,最當紅的卻是一票Shoegazing(瞪鞋搖滾,表演時專注於地上的吉他效果器)團體。在一場演出中,Slowdive(1989年成立的英國瞪鞋搖滾樂團)的製作人看中他們,協助錄製demos試聽帶,同年樂團也和EMI簽約,附帶條件是──得更改團名。

的確,On A Friday絲毫不像經典樂團該有的名字,他們從紐約新浪潮名團Talking Heads的歌曲〈Radio Head〉汲取靈感,從此更名「Radiohead」。

 
當期雜誌精選
來吧,悲傷痛苦!-那我懂你意思了
撰文/盧一嫥
常掛在嘴邊的實用口語──「那我懂你意思了」,代表設身處地的了解,也代表到此為止的妥協。取著如此話中有話的團名,他們不會只是個掠過耳際的過客樂團。主唱修澤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是在2007年念書期間就讓樂團活動的靈魂,有別僅以「玩音樂」的心態,他重視作品完整概念,詞曲一手包辦 (more...)

 
活動推薦
GIGS 搖滾誌 ── 我的電台司令 贈書活動
GIGS 搖滾誌
張鐵志、張惠菁、陳德政、柯裕棻,這四位作家都在 Gigs 7月號留下了他們的電台司令回憶,關於愛情、關於成長、關於心中的那片荒原...現在,我們也想聽聽屬於 你/妳 的電台司令故事 (more...)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 取消訂閱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