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今周刊827期】打造小市民的終身俸


在藝術乘上食衣住行後,又是感動旅程開始,【art plus電子報】像個萬花筒圍繞著你,一起尋找藝術的力量!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10/24 第282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一堂有錢也進不去的 經濟閉門課程
席勒與五十位各國精英獨家分享
自力救濟三招 補足你的退休金缺口
安度改革衝擊》不靠政府 小市民退休不焦慮
 
   
封面故事
   
一堂有錢也進不去的 經濟閉門課程
席勒與五十位各國精英獨家分享
今周刊.撰文:莊 芳

為了讓「全球青年領袖」精英們了解未來關鍵趨勢,席勒特別受邀在耶魯大學講授一堂閉門課程,深入剖析人類心理對於經濟活動造成的影響。《今周刊》帶你走進現場,聆聽這場一年一度的重要演講。

下午二點鐘,耶魯大學校區內的Greenberg國際會議中心,聚集了一群穿著正式的商務人士,他們特地前來參加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席勒傳授的一堂課。

這堂課與眾不同之處在於,是一場採「邀請制」的閉門會議。現場大約五十位「學生」,背景卻個個大有來頭,他們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所成立的非營利組織「全球青年領袖」(Young Global Leaders)代表,年齡皆為四十歲以下,每一年度從世界各國成千上萬的候選人名單中,嚴格篩選出的百位精英。過去英國首相卡麥隆、社群網站「臉書」創辦人馬克佐克柏都曾獲此殊榮。

而當日出席席勒演講的聽眾,包含瑞士、南非、牙買加、加拿大等國的優秀人才,在個別專業領域擁有一席之地,除了來自政府、學術與企業界,甚至連丹麥皇家公主,也是「學員」之一。

課堂的名稱,乍聽之下令人有些摸不著頭緒:全球經濟與動物本能。「我所謂的『動物本能』,不是動物,而是人;人的本能行為,來自於自己無意間所產生的心理動機。」換句話說,也就是人性。

歐債危機/源自「幾位情緒激動的希臘婦女」

面對滿場的全球青年領袖,透過這一場演講,席勒要讓大家從不一樣的角度,去思考經濟運行背後的法則:人性心理是如何操控經濟週期。

「人的情緒可以驅動很多事情,但你或許沒想到,情緒的力量,甚至強大到足以影響經濟發展。」席勒強調:「尤其是在這個時代,全世界都連結在一起,貿易往來、金融連結、文化交流、訊息快速互通,如果你要了解事情是怎麼發生的,也要推敲未來會怎麼演變,那麼,你就必須知道人們現在正在想什麼。」

他從歐債危機開始講起,更精準地說,他是從希臘婦女的想法開始講起。

二○○八年,希臘發現債務惡化狀況遠比之前公布的數字來得嚴重,為搶救財政,政府決定進行退休金改革,將婦女退休年齡從原本的五十歲提高到五十五歲,「這下子,原本可以退休的忽然不能退休,且退休後領到的錢比原本還少,大家都不開心,幾位情緒特別激動的婦女,決定上街抗議。」

婦女的情緒瞬間感染了不少人,街頭抗議的畫面引起關注,希臘財政問題被部分專業投資機構點名,希臘公債的殖利率因此在○九年起緩緩攀升。接下來,攀高的殖利率造成該國「以債養債」的難度提高,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報導這個國家破產的可能,影響所及,債券殖利率變成「瞬間飆高」,忽然之間,這個國家面臨破產。

「瞧,如果從這個角度看,竟然只是幾位婦女的激動情緒,引發了滾雪球般的效應,造成希臘立即面臨破產危機,也引爆了整場歐債危機。」席勒的這番「歐債新解」,引來全場一陣大笑,而他則立即為這現象提出注解:「當每個人都在想同一件事的時候,必然會引來問題。」

美國房市泡沫/源自「因為每個人都想換房子」

接著,他以美國為例,美國房地產泡沫是造成金融海嘯的源頭,而這個源頭,「是因為每一位美國人只想著一件事:買更大的房子。」

○五年的五、六月間,席勒和同事凱斯正在進行每年例行的購屋者問卷調查,他驚訝地發現,幾乎每一位購屋者對未來房價上漲空間的預期,都比先前來得樂觀許多。「此外,每個人都認為,銀行貸款提供九成房價的資金是天經地義,政府也應該繼續幫助人民購買更好的房子。」

同樣是在○五年六月,《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推出這樣一期封面故事,大膽預測房價將走跌,隨後沒隔多久,除了平面媒體大量跟進報導這則新聞,連《時代雜誌》(TIME)也推出相關議題。

席勒指出,在○四年,Google網頁搜尋「房市泡沫」(Housing bubble)一詞的數量還很少,但到了○五年的六月至八月期間,各家雜誌推出相關主題以後,搜尋數量快速飆升,成為熱門關鍵字...《詳全文》

自力救濟三招 補足你的退休金缺口
安度改革衝擊》不靠政府 小市民退休不焦慮
今周刊.撰文:林心怡

為了解決勞保破產危機,給付改制從嚴幾乎「勢在必行」。在「領得少」好過「領不到」的前提下,不妨先概算勞退給付改制後可能少領的缺口,再思考如何補足,起身打造屬於自己的終身俸。

「這一次,我要認真考慮,幫自己多存一點退休金了!」再過兩年就滿四十歲的張小姐有些焦慮地說。原本打算勞保期滿後選擇月領退休金,現在發現勞保給付改制從嚴後,自己退休每月可領的退休「終身俸」,可能面臨到「少領」的問題,她開始認真思考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補足這些退休金的缺口。

第一招:薪資「自提六%」撥入新制帳戶

「為了下一代,勞保改革已經無法避免,民眾該關心的不是『領不到』,而是『少領』的錢應該怎麼補回來。」認證理財財務顧問(CFP)陳敏莉認為,除非急需用錢、或因生病壽命減損的考量,在國人普遍壽命延長的趨勢下,「活越久領越多」的「月領制」還是比較有利。該思考的,應該是先推算自己未來可以領多少?又該如何多存一點退休金?「其實,問題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專精企管顧問總經理葉崇琦第一時間針對不同的改革方案交叉組合進行試算,試著了解改革前後一般民眾月退金的差異金額。

目前方案中,對於老年年金給付,較具體的改革方向包括三種:所得替代率從現行的一.五五%調降到一.三%;給付計算標準從現行的「最高五年平均薪資」改為「最高十五年平均薪資」,或者調整為「終身平均薪資」。

「即使最後政府決定採用最嚴格的改革方案,以平均壽命八十四歲計算,改革前後的差距,大約也只在一三○到一五○萬元之間。」打開電腦,葉崇琦開始解釋他的試算內容。

假設三十歲的林先生,從月薪二萬八千元做起,每年平均調薪二%,若以「終身平均薪資×年資×一.三%的所得替代率」計算,工作三十五年退休後,每月可領一七三四八元,和現行方案每月可領的二三八一六元相比,每月少領了六四六八元,大約打了七三折;以平均壽命八十四歲計算,退休十九年下來,一共少領了約一四八萬元(六四六八元/月×十二×十九)。

若薪資較高的三十歲葉先生,從月薪三萬元做起,每年平均調薪二%,以「終身平均薪資×年資×一.三%的所得替代率」計算,則工作三十五年退休後,每月可領一八○三六元,較現行方案少了五七八○元,十九年下來,則一共少領了一三二萬元(五七八○元/月×十二×十九)。

「因此如何補足上述約一三○萬至一五○萬元的缺口,才是大家應該靜下心思考的問題。」葉崇琦強烈建議,可選擇從薪資中「自提六%」撥入勞退新制的帳戶,葉崇琦指出,目前政府勞退基金操盤績效雖然稱不上出色,但從這幾年平均都有四%左右的報酬率來看,還是優於定存。而且自提的金額還能享有免稅優惠,尤其,勞退新制屬於「確定提撥制」,沒有破產或給付條件改變之虞。

第二招:多存一%薪水 三十年可補足

除此之外,要補回勞保年金改革的退休金短少金額,還是須從個人理財的策略下手。簡單說,要利用仍在工作、有薪水可拿的時間,存到一三○萬至一五○萬元。

對不到三十五歲的年輕人來說,用三十年存到一五○萬元的難度不高,基本上,在未來的三六○個月裡,每月存到四千二百元即可。當然,在這個低薪時代,四千二百元對不少薪水族來說仍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但是別擔心,年輕就是本錢,只要「多存一點」,就算存在不會生利息的存錢筒裡,三十年後一樣能夠存到一五○萬元。

這個「多存一點」不是亂講的,基本上,就是「多存一%」的薪水。

當你拿到薪水後,依照合理的家庭理財規畫,應該提撥三○%作為日常生活開銷所需、三○%可能用來支付房貸、三○%作為投資理財,那麼,剩下的一○%薪水呢?

其實,如果把這一○%薪水存下來,再從作為日常生活開銷的三○%薪水中,小小擠出「一%」,每月總共存下一一%薪水;那麼,假設你目前三十五歲,薪資在三萬三○八元左右,每年平均加薪二%,加到四萬三千九百元就停止不動,存了三十年後退休時,也能存到將近一六一萬元,絕對足以彌補勞保年金改革之後的短少年金...《詳全文》


本週好康快訊:

  【免費報名】11/6、11/8 小野、李偉文與你分享如何教12歲前的孩子

  【倒數一周】抽今幣換今周刊,當期雜誌任你換

  【熱門文章】傷痛是通往天堂之路

  【熱門文章】你是體貼自己?還是寵壞自己?

  【熱門文章】用故事力搞定「5F世代」

 
成為專欄作家的最快捷徑
你的創作,需要被看見!【e世代文學報】徵求專欄作家,歡迎網路上的秀異寫作者來投稿報名,不拘形式,小說、散文、新詩都大歡迎!

自然學英語:「注定要…」的用法
在《遜咖日記》一書中,葛瑞每年都去參加游泳夏令營,但他真的會這樣就會成為游泳健將嗎?你也有什麼被認為要「注定要……」的事嗎?你知道「注定要…」的英文該怎麼說嗎?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