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滑鼠握錯 手腕無形殺手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2/10/16 第361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健康小叮嚀/澳洲爆麻疹疫情
健康名人堂/菸捐應補助中低收入戶健保費
健康焦點 手麻難改善… 減壓手術效果好
保護膝蓋趁年輕 別跪坐久站
車禍…太陽穴凹陷 手術救自信
滑鼠握錯 手腕無形殺手
健康你我他/重播美好時光 老媽不再怨嘆

醫藥新知
 
健康小叮嚀/澳洲爆麻疹疫情
整理記者詹建富/聯合報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發布警訊,澳洲新南威爾斯發生近10年最嚴重麻疹疫情。

衛生署提醒國人若前往當地旅遊,應瞭解過去有無接種麻疹疫苗,若未曾感染或未打疫苗,應在出發前2至4周先打「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

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健康名人堂/菸捐應補助中低收入戶健保費
葉金川/聯合報
最近衛生署提出構想,要將菸品健康捐從現在的20元提高為40元,調高之後的費用如何運用並未說明。我認為調高的收益,應該用於補助中低收入戶健保費及弱勢團體的醫療照護。

菸捐逐年調高

菸捐最先是在2000年開徵,原本只有5元,當時70%補助健保,30%用在菸害防制、公共衛生、社會福利,2005年調整到10元,由於當時健保相當缺錢,所以菸捐補助健保從70%提高到90%,其餘菸害、公衛與社福方面就只剩10%可運用。

2009年6月1日,菸捐再調高為20元,這時健保的補助款從90%又降回70%,其餘30%除菸害、公衛與社福外,大部份改為補助一些弱勢團體,諸如中低收入戶健保費、原住民和偏遠地區的醫療、早期療育、罕見疾病醫療等等,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

直接補助弱勢

菸捐再調高20元,估計會有300億的收入,其中70%,也就是210億經費會納入健保,這不是一筆小數目。但如果納入整體健保的5000億中,約占4.2 %,這代表全民都受益(包括馬英九、郭台銘、林志玲等)。但我認為,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卻始終孤立無援,這筆收入應該直接補助健保中的最弱勢族群,也就是「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已經全額政府補助)。

這些在經濟上的弱勢,對一般老百姓沒有差別的一點小錢,對中低收入戶來說卻是莫大的幫助,才能實現真正的社會公平正義。

廢除免稅菸品

有些人會說,提高菸捐會變相地鼓勵走私菸品,這必須倚靠政府執法單位的強力把關。另外在「免稅菸品」方面,近年來免稅菸品的比率越來越高,已經占了將近5%,估計免稅菸品制度每年讓國家損失了40億以上的稅收,這是相當大的漏洞。我認為應該修法,將菸品列為非免稅品,國家減少稅損,也保障國人健康!

受刑人健保權益

最後,講到是否要用全民納稅人的金錢來幫「受刑人」投保全民健保?我個人是主張政府有義務要幫受刑人繳保費,仔細想想看,受刑人在監獄內,被剝奪自由,也沒辦法工作,怎麼有錢交保費呢?

如果依照受刑人自己要交健保費的邏輯來看,那是否受刑人也要繳住宿費、伙食費、管理費,槍斃時也要酌收子彈費呢!那不如修刑法充公貪汙受賄受刑人家產,或是規定親戚朋友有義務代繳費用。

醫療是基本的人權,台灣要自許成為民主自由的人權國家,就必須為受刑人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監所內可以提供的醫療(包括重症監)應該就是基本醫療,保外及戒護就醫是否基本醫療倒是可以討論。不是每個受刑人都有財產、都有家屬可以代繳。

另有人認為,可用受刑人在監獄裡的作業金來繳費,但這是剝削受刑人的制度,也不適宜。歐美等先進國家,就我所知,也是由政府負責受刑人的基本醫療費用!

實收實付制度

另外,我認為受刑人的健保費不應該依照第四類的收費標準,因為在監獄裡的受刑人沒辦法自由就醫,如此受限制的醫療權利,使用率會較低,所以保費不應該那麼貴,我建議可以採「實支實付」的方式,應該會比較省錢而且合理,不會高到健保局估計的14億那麼多。

總而言之,全民健保應該讓全民受惠,讓社會上的每一個弱勢得到基本的人權照顧,這是一個進步社會、國家的一項基本責任。

(本文作者葉金川為衛生署前署長、慈濟大學教授)

 
健康焦點
 
手麻難改善… 減壓手術效果好
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聯合報
忙於家事及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人,容易罹患「腕隧道症候群」,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整形外科醫師官振翔說,如果服藥症狀不見改善,可以進行「腕道減壓手術」,效果不錯。

官振翔說,最近一名50多歲婦女向他抱怨,「手麻到不能做事」,晚上有時候還會麻到醒,經診斷後,確認是「腕隧道症候群」,初步服藥後沒改善,為她做「腕道減壓手術」後,病況已改善。

他說,「腕隧道症候群」好發於中年女性,以及手部過度勞累的族群,多數因為家事過勞,或因長時間打電腦所致,糖尿病患者、抽菸族群或較胖的人,也都是危險群。

官振翔說,腕隧道症候群主因是正中神經經過手腕時,被韌帶壓迫,影響掌側前三指半(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橈側)的動作,患者手部麻木、疼痛、腫脹無力,甚至會拇指肌肉萎縮,若不及時休息、治療,影響生活作息甚鉅。

他說,腕隧道症候群發作時,手部完全休息很重要,醫師也會協助用簡單副木,固定手腕,搭配服用消炎止痛藥或局部注射少量類固醇減緩,如果都無效,需動手術。

他強調,「腕道減壓手術」安全又有效,只需局部麻醉,手術時間短、傷口小、復原快、感染機率低,他說,早期治療,不僅癒後良好,也會降低神經永久性傷害機率。

 
保護膝蓋趁年輕 別跪坐久站
林傑凱/物理治療師/聯合報
強而有力的大腿是膝蓋守護神,大腿除了引發膝關節屈伸外,更重要的是幫助膝關節承受體重,保護軟骨不會過度磨損,因而導致關節提早退化。

大腿也是髕骨保持健康的嚮導,髕骨是膝蓋關節中的游離骨,大腿力量不足,就會使髕骨移動軌跡偏移而受損。髕骨最重要的功能是當關節運動時,優化大腿肌肉效能,一旦髕骨受傷,大腿的效能將明顯降低,膝關節就跟著受難。

想要在年邁時,還有強健有力的膝蓋,就要趁早擁有保健膝蓋的知識。最基本的保健方式,如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及規律運動,都讓我們肌肉維持在良好狀態,保持彈性不鬆弛。

平時多伸展及按摩腿部肌肉,建議睡前用熱水袋敷於膝部,敷10分鐘後按摩大小腿及髕骨周邊軟組織,效果更佳。

保養膝蓋,注意以下幾點建議:

1.避免跪坐(圖A)、盤腿,以免使髕骨及膝蓋不正常受力。

2.避免長時間蹺腿(圖B),以免扭轉膝部,髕骨及膝關節軟骨,時間久了造成疼痛,且牽連到骨盆,導致骨盆一高一低和脊柱側彎。

3.避免久站,站立時間一長,膝蓋自然往後頂,大腿肌肉不自覺偷懶,導致體重靠關節軟骨支撐而受傷,膝關節過伸動作愈明顯,造成髕骨下緣壓力愈大,膝蓋下緣增生的脂肪墊,就是最有力證據(圖C)。

4.運動時正確配戴護具,溜冰時戴有硬殼的護膝,避免摔倒時受傷;打球時戴護膝(圖D),能緩衝髕骨跳躍、轉向、下蹲時過大的受力;登山時戴護膝及手杖,並定時休息。

 
車禍…太陽穴凹陷 手術救自信
記者田兆緯/台中報導/聯合報
台中一名61歲的洪先生不久前出車禍,造成左邊太陽穴有凹陷,甚至影響到人際關係,他向童綜合醫院國際美容醫學中心求助,經由游建智醫師專業評估並動顏面重建手術,才讓他重拾自信。

醫師游建智說,洪男顏面骨折造成太陽穴旁的顳肌萎縮,導致左邊太陽穴嚴重凹陷,影響外觀。尤其朋友看到他不但覺得恐怖還會害怕,深深打擊他的自信心。因此評估洪男狀況後,建議以「顏面重建術」來改善,加上考量到洪男是位癮君子,擔心使用「自體組織」後,存活率不高,因此建議以人工材質的Gortex(聚四氟乙烯)植入,盼改善太陽穴凹陷情形。

游建智說,「顏面重建術」經由頭皮3公分的切口,以內視鏡將凹陷的疤痕剝離,再將Gortex(聚四氟乙烯)修剪成適當的大小與厚度植入凹陷區並縫合固定。手術時間約1小時,術後腫脹情形約2星期後消失。回診追蹤後,他兩邊的太陽穴對稱,恢復車禍前狀態,也讓人際關係改善,恢復自信。

 
滑鼠握錯 手腕無形殺手
李文吉/北市內湖康寧醫院骨科主治/聯合報
操作電腦已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電腦族的全部。長時間使用電腦造成的頸肩痛、上背痛、下背痛,是電腦工作者的通病,大家已有相當認識。但很多人對於使用滑鼠,也可能造成手腕傷病卻渾然不知,不懂預防與避免。

滑鼠一般擺在桌上,用時以掌輕握、用指輕敲或撥滾、用掌腕輕移拉曳,看似簡單、不費力,卻是眼心手合一的極致。

重複、無數次的指掌運動,滑鼠的形狀大小不對,掌握姿勢不對等,長期下來也會造成手腕外側關節韌帶、支撐帶(retinaculum)、肌腱等毛病,如腱鞘炎、肌腱炎、韌帶纖維化變性、鈣化、三角纖維軟骨群(TFCC)病變等,這些雖屬尋常、過度使用導致的運動傷害,治療上卻相當費事,不易痊癒。

之所以造成上述腕傷,滑鼠設計與掌鼠動作都有關係。使用滑鼠時,力學上,手會自然外旋(pronation),不同滑鼠有不同的外旋角度(圖1)。研究發現,外旋角度愈大,外腕(pisiform area,圖2右*號處)部位的壓力就愈大。

掌鼠拉曳的動作,使外腕壓力遽升,因掌鼠而外旋的手,若就近以掌腕架桌沿做支撐(圖2左),則會使外腕(圖2右)的接觸壓力大增,與內腕相比,平均壓力竟可達內腕7.6倍!長久如此,要不發生外腕傷害還真難。

●如何減少外腕壓力:

1.選擇輕小易滑的滑鼠,少做掌鼠拉曳的動作。

2.以全前臂,而非掌腕做支撐。

3.鍵盤、滑鼠放低。

4.選擇可滑動、有扶手、可調高低、可伸懶腰的椅子。

5.盡量不長時間打鍵盤,每打2小時停10至15分鐘,到洗手間伸伸懶腰做柔軟操。

 
健康你我他/重播美好時光 老媽不再怨嘆
陳金鳳/中市北屯/聯合報
先生年輕時因業務的關係,除了本業外,還多學了一項「錄放影」技能,從此兩個稚子的成長點滴、帶老媽出遊的美好時光,就成了一集集影音俱現的「微電影」。

微電影裡,從50出頭到60多歲的老媽,精神仍煥發,體態尚健朗,有在海邊被浪花追逐的可愛樣,有在溪邊幫我擦背的專注樣,還能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呢!

如今老媽已85歲,行動不便,又沒什麼嗜好,唯一的嗜好就是聊天。可是,每當我們陪她聊天時,她不是怨東就是嫌西,每件事總要重複倒帶十幾遍,把自己心情搞得很不愉快。

基於對父母要孝,也要順(順著聽),做女兒的我不能嫌煩又勸誡不得,於是想到一個妙招,把過去幫她拍的「微電影」播放給她看。

哈!果真奏效。老媽邊看邊笑談,尤其看到自己年輕時的模樣,嘴角上揚,從頭笑到尾,而且百看不厭,每次看,每次都歡快得不得了,連我們也被感染得笑呵呵哩!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