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兩岸貨幣清算 陸提代理行我不認同


【好繪本格林報】破解好繪本中的圖文密碼,將繪本如何好的祕訣告訴你!並增加帶讀技巧,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大田iPen圖文報】擁有很多、很棒的圖文作者及作品,歡迎喜歡看圖文的讀者來【大田iPen圖文報】逛逛!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11/01 第2818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兩岸財經要聞 兩岸貨幣清算 陸提代理行我不認同
商情資訊 楊毅:清算行遴選要時間
人行行長出書/重量級著作 檢視金融危機
人行行長出書/周小川:三途徑輸出人民幣
經濟走緩 陸企應收帳款激增
發展金融市場 香港擬設金融發展局
蘇州訂單 大量流向東南亞
東莞玩具業 三成外移
小米新機秒殺 代工台廠樂透
蘋果山寨貨 小米機揮不走的陰霾
營業秘密立法 陳立宜樂觀看
陳立宜督軍 華星出貨點火

★ 台股重要指標: 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兩岸財經要聞

兩岸貨幣清算 陸提代理行我不認同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楊毅昨(31日)表示,只要台灣主管機關核准,現在就可採用「代理行」模式,展開人民幣業務;銀行主管分析,透過大陸代理行清算,僅限於企業跨境貿易、個人無法適用,無助金融業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央行點頭機率不高。熟悉兩岸貨幣清算事務的銀行主管分析,人民幣清算走代理行模式,與在台設立清算行間會有3大差異,其中又以個人無法透過代理行清算最為關鍵;換言之,即使央行同意,開放外匯指定銀行(DBU)經大陸代理行清算人民幣,國內民眾也無法在國銀開設人民幣帳戶。

其次,透過大陸代理行,人民幣是在大陸清算;若由中行台北擔任清算行,是把人民幣留在台灣清算,有助台灣累積人民幣資金池,這樣一來,台灣才能和香港看齊,以人民幣存款為發展基礎,讓國銀開發出更多人民幣理財商品,吸引海外資金來台投資。

銀行主管說,一旦大陸宣布,由中行台北擔任台灣人民幣清算行,台灣就會成為全世界第一個,與大陸互設清算行的國家,這是央行和金管會致力推動的目標。

第三,根據香港經驗,相較於國銀與陸銀個別簽署代理行協議,並取得清算額度,能夠承作的人民幣清算額度,也遠遠不及在台成立「清算行」,且承辦業務也會有所不同;至於額度差異,每家銀行都須經人行同意,沒有統一標準。

業者解釋,台灣人民幣清算確實可循「清算行」或「代理行」模式,目前國銀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人民幣存款,就是透過大陸代理行、香港中行(清算行)兩個管道清算。

例如,永豐銀和中國工商銀行間便建立「代理行」模式,但此模式不適用於個人,僅限於企業貿易結算,而央行希望在台設立清算行,就是希望將台灣打造成下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首要之務,就是個人存款、匯款業務盡速上路。

除代理行模式外,過去也有業者建議,不用等到台灣成立清算行,只要透過香港中行清算,一樣可以開辦人民幣業務;央行對此則表示,國銀不要急於一時、炒短線,等台灣人民幣清算行拍板定案後,就能一股作氣,開辦所有的人民幣業務。

至於楊毅的說法,央行官員低調回應,很高興聽到對岸正加速推動兩岸貨幣清算作業,至於其他細節,因兩岸還在持續協商中,暫時不便對外透露。

閱讀秘書/代理行與清算行

中國大陸實施外匯管制,資金無法自由進出,台灣銀行要進行人民幣跨境清算,可透過大陸境內代理行,或者離岸清算行兩種管道。

以香港為例,香港的清算行為中行香港,人行會給予一定額度,在此額度內,境外參加行(例如:台銀香港)可經由中行香港,進行人民幣業務清算,承辦業務包括個人與企業。

另一種清算方法為代理行模式,也就是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例如:台灣永豐銀行),可在大陸境內代理行(工行)開立清算帳戶,但僅限於企業跨境貿易結算服務。 (陳美君)


商情資訊

楊毅:清算行遴選要時間
記者林海/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兩岸簽訂貨幣清算機制後,至今尚未正式實施,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楊毅昨(31)日表示,貨幣清算機制實施「不存在延後的問題」,台灣的銀行只要經核准,現在就可採用代理行模式,展開人民幣業務。

楊毅表示,近來各界都很關心貨幣清算機制的事,但首先要強調,「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已經生效,而根據備忘錄規定,雙方可以採取清算行和代理行兩種模式開展人民幣業務。

「要區分這兩個概念,一個是清算行,一個是代理行。」楊毅指出,台灣的銀行只要經過台灣主管機構的批准,現在就可以採用代理行的模式開展人民幣的業務,「至於說清算行,大陸金融主管部門正在抓緊遴選,因為清算行的遴選要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還要經過報件、評審等必要的程式,需要一定的時間。」

楊毅表示,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涉及許多業務問題,為了確保啟動以後能夠順利平穩的運行,有必要事先就要理順相關的機制,做好相關的技術準備,「目前兩岸貨幣管理機構正在加緊進行這方面的作業,爭取儘早實現貨幣清算的實質運作。」

此外,針對「康師傅」在大陸被指為日本品牌,楊毅則表示,「康師傅」是台資企業品牌,康師傅所屬的公司身為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一直有多方資金參股。

閱讀秘書/代理行與清算行

中國大陸實施外匯管制,資金無法自由進出,台灣銀行要進行人民幣跨境清算,可透過大陸境內代理行,或者離岸清算行兩種管道。

以香港為例,香港的清算行為中行香港,人行會給予一定額度,在此額度內,境外參加行(例如:台銀香港)可經由中行香港,進行人民幣業務清算,承辦業務包括個人與企業。

另一種清算方法為代理行模式,也就是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例如:台灣永豐銀行),可在大陸境內代理行(工行)開立清算帳戶,但僅限於企業跨境貿易結算服務。 (陳美君)


人行行長出書/重量級著作 檢視金融危機
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據大陸媒體報導,大陸央行行長周小川即將出版的新書,是他過去5年來對於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研究與思考,全書共45篇文章,其中有24篇為首度公開發表,被稱為是周小川近年來最重要的一本著作。

第一財經日報指出,這本厚達500頁的新書,彙整了周小川對於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觀察、分析與應對的探索,收錄周小川在不同場合的演講、公開發表的文章、媒體訪談稿等文稿,共45篇。其中,有24篇為首度公開。

據了解,這本書主要涵蓋五大主題,包括:一、關於危機的起因,特別是儲蓄率問題、全球經濟不平衡,以及金融市場穩定性及其與實體經濟的關係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關於央行應對危機的政策、效能和角色轉變等方面的探討;三是關於危機救助;四是關於國際金融改革和監管重建;五是關於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六是關於中國應對危機、維護金融穩定和改進經濟平衡的政策分析。

周小川是在2002年12月出任人民銀行行長,過去這10年也正是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的「黃金十年」,因此這10年中,大陸在國際經濟與金融領域所扮演的角色也日益吃重。

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周小川先後參加過包括G20部長會、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春季和秋季會議、國際清算銀行與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年會等,讓他對這次全球金融危機能有較全面的觀察、分析與研究。


人行行長出書/周小川:三途徑輸出人民幣
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即將卸任的大陸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新書中提出,中國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時,應該建立類似「日本海外協力基金」這類人民幣輸出機構,讓人民幣在貿易融資、對外投資等領域「走出去」時「有路可走」。

隨著中共十八大即將於本月8日召開,周小川近10年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生涯也將落幕。值此之際,周小川最新文集-「國際金融危機:觀察、分析與應對」的出版,頗有為周小川10年央行行長做總結的味道。

截至昨(31)日晚間,周小川這本新書在大陸最大的網路書局-當當網仍未上架。根據大陸媒體披露的部份內容,周小川2010年6月1日在人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專題報告會中,曾詳細談論到他對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看法。

周小川指出,在工作推進上,他願意先從出口方面考慮推動跨境貿易和投資人民幣結算工作,因為擴大出口有助於增加GDP和就業。但前提是貿易對手進口中國商品時同意以人民幣定價、結算,並且擁有足夠的人民幣。

「總體來說,進一步推廣人民幣結算業務時,發現很多潛在客戶手裡還沒有人民幣。」因此,他提出人民幣輸出的三種途徑:

一是經常項下的常規輸出途徑,例如由旅遊者攜帶出境、通過僑匯匯出去、進口時採人民幣支付等,但這些途徑輸出的量較小;

二是貿易融資。如對方銀行有需要,中方銀行可向其借出人民幣,這樣當地進口商就可從銀行買人民幣,用於貿易支付。另外,在與鄰國簽訂邊貿協定時,可要求用人民幣開展貿易融資;

三是對外投資。中國儲蓄率較高,儲蓄大於國內總投資,是對外淨投資國,同時還擁有大量外匯存底。

周小川表示,中國從1990年代中期起,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都處於經常項目和資本專案雙順差的格局。在此背景下,中國不斷積累美元,沒有輸出人民幣。

「既然是雙順差,必然要有人民幣『走出去』的相關策略。」周小川說,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現在的情況和日本當年開始推動日圓國際化戰略時近似,中國也需要有類似日本海外協力基金(OECF)、輸出入銀行(JEXIM)這些輸出本幣的機構。


經濟走緩 陸企應收帳款激增
記者劉永祥/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大陸上市公司第3季未付帳單(應收帳款)激增;標普資本智商公司(S&P Capital IQ)資料庫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大陸上市公司中,66%第3季財報列出的未付帳單占銷售額的比率增加。

報導強調,這是迄今最明確的跡象之一,表明中國經濟放緩給公司資產負債表帶來沈重打擊。

已發布第3季財報的中國公司過去一年應收帳款平均增加60%,第3季平均增加近1/3。雖然隨著銷售額成長,應收帳款也會增加,但這些公司過去一年收入僅成長1/4,第3季也只增長1/10。這樣的差距,讓經驗豐富的分析師擔憂。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年成長率將低於8%,是10多年來最低增速。儘管依國際標準衡量此一增速仍然很快,但許多公司是根據中國經濟保持兩位數增長的預期進行投資;應收帳款激增說明,雖然經濟只是輕度放緩,還是讓這些公司措手不及。

《金融時報》點出,受打擊最大的是與建築和基礎設施產業相關的公司。

銷售額居世界第9位的工程機械製造商三一重工指出,「由於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銷售還款出現部分延期」。該公司公布,截至第3 季末,今年迄今應收帳款上升83%,達人民幣210億元(約新台幣983億元)。

其他機械公司也面臨類似問題。在上海股市掛牌的的第一拖拉機今年迄今應收帳款上升169%;工程機械製造商中聯重科發布的財報也顯示,截至第3季末,今年迄今應收帳款上升69%。

不過,部分樂觀者仍預期,隨著中國政府鼓勵經濟成長的措施開始產生效果,應收帳款激增的問題在年底有望改善。

滙豐經濟學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強調,「這可能是一個落後指標,在接下來幾季的財報中將會消失。」《第一財經日報》指出,儘管銀行加強注意多信貸風險,同時加大不良貸款清收力度,經濟下行仍帶給銀行較大的不良貸款壓力。

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中,除了農行外,工商、中國及建設銀行的不良貸款總額都增加。前三季,工、中、建三行不良貸款總額增加人民幣46 億元。


發展金融市場 香港擬設金融發展局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香港特區政府署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梁鳳儀昨天指出,正積極研究設立金融發展局的相關事宜。

新華社報導,業界普遍認為金融發展局的主要職能是為特區政府獻計,鞏固及提升香港金融服務業的競爭力,以及進一步發展當地金融市場。

梁鳳儀在立法會答覆議員質詢時指出,金融業包括銀行業是香港經濟支柱,創造相當多就業機會。有鑑於此,金融業界對於設立金融發展局的建議普遍抱有正面和支持的態度,並就金融發展局成立後的工作方向提出很多具體、實質的意見和建議。

梁鳳儀表示,金融發展局籌備小組廣泛徵詢業界意見,參考海外類似組織的模式和經驗,並考慮香港金融發展的獨特需要,稍後將就金融發展局的定位、職能範圍、組織架構和運作模式等,向行政長官提交報告。政府在考慮報告後,會就成立金融發展局的安排作出決定。

她還表示,希望將來的金融發展局會提供一個平台,匯聚金融服務業各界代表,就促進香港金融業持續發展措施,向政府提可行建議。

香港是世界第九大和亞洲第三大銀行中心,也是世界第六大外匯市場。截至今年9月底,在全球首100家銀行中有70家在香港經營業務。統計顯示,2010年香港銀行業凈產值為1570億港元,占以基本價格計算的當地生產總值的9%。當年全港銀行業就業人數約為9萬6300人,占總就業人口的2.7%。


蘇州訂單 大量流向東南亞
記者林海/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外貿景氣不佳,蘇州製造企業大量訂單流向東南亞,目前企業開出人民幣3,000元(約為新台幣1.44萬元)的月薪已難留人,江蘇外銷企業表示,江蘇省政府已經推出了新一輪穩定外貿增長的扶持政策,但更希望推出不占用現金流的政策,也望各項政策能儘速落實。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與金融危機時相比較,今年訂單還是有,但是前景不明朗,看不清」,蘇州恆豐進出口公司董事長徐釗說,景況不佳的外貿形勢,可能還將持續2年到3年時間,在現階段,保有現金流,保證在手的客戶與訂單,是最重要的事情。

徐釗表示,因為勞動成本上升,大量國際訂單向越南、柬埔寨等國家轉移,五、六年前,工人月薪800元(約為新台幣3,840元),之後才上升到1,000元(約為新台幣4,800元),但上漲幅度緩慢,也和整體物價上升幅度相匹配,但目前服裝供應商們開出3,000元月薪,早就無法吸引到工人。

徐釗說,雖然大陸中央及地方政府紛紛頒布各項政策,力求穩定與促進外銷企業發展,但各項政策的落實也還需要時間,眾多外向型企業需要各界更多實質性的幫助與扶持。


東莞玩具業 三成外移
記者林海/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受經營環境變遷,加上廣東產業升級政策影響,大陸玩具製造重鎮東莞黃金時期不在,根據調查,已有超過三成的企業外移,更有二成企業進入停工或半停工狀態。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東莞是大陸傳統制造業集中的地區,生產的玩具占全球玩具總產量的30%,更占廣東省玩具總產量的50%,但大環境的改變,讓一些企業離開,選擇留下來的,也正在觀望未來環境可能變化的趨勢。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表示,過去5年來,東莞的玩具行業發生了一些變化,部分訂單轉給珠三角其他地區或者東南亞地區,本地企業觀望氣氛較濃,「有46%的企業選擇觀望,20%的企業選擇停工或者半停工,有20%的企業選擇外遷到東南亞地區,14%的企業選擇遷到內地其他地區。」

當地業者表示,10多年前,玩具行業的利潤能達到30%,而目前利潤僅為15%,勞工成本、原物料成本、匯率的變化等一系列因素,讓那個曾經造就了無數千萬富翁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玩具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每一件產品都需要手工環節。」東莞玩具業者胡虎強表示,目前的貨款構成中,原料費用占40%到50%,房租水電費占10%,勞工工資占30%,利潤占15%,稅收占5%左右。

對於東莞玩具企業的未來,林江表示,大部分企業的利潤率相當低,他們之所以苦苦支撐,還是抱著對企業和員工負責任的態度,如果國際市場環境依然嚴峻,而國內的經濟形勢,包括融資環境沒有根本改善的話,不排除一部分企業會更艱難。

胡虎強則表示,從目前情況看,明年將要面臨人力成本進一步增加和原料漲價的問題,「原物料漲價是誰也抗拒不了的事情,而解決人力成本上升的難題,則有兩個解決辦法,一是大量更新少用人或者不用人的機器設備。

另外盡量把訂單外包給本地家庭,希望藉此可以讓企業繼續生存下去。」


小米新機秒殺 代工台廠樂透
記者何蕙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在中國市場異軍突起的小米手機第二代10月30日正式亮相,首輪發售5萬台,僅花了2分51秒就售罄。為其代工的台灣產業鏈9家業者可望受惠。

小米公司(Xiaomi)聯合創始人林斌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證實,小米手機極可能進軍台灣與香港,因為市場與大陸更相近。

成立僅兩年半的小米公司成為大陸手機市場最大黑馬,透過製造性能不亞於蘋果、三星的高階手機,以遠低於預期的價格直接向消費者銷售手機。

台灣的業者也可望隨著小米手機的熱賣受惠。包括觸控面板廠勝華、TPK宸鴻、代工廠英業達與富士康、無線通訊及數位影像設備廠商海華、PCB廠欣興及華通,還有供應手機零件的正崴、光寶科,共9家業者,都搭上了小米的供應鏈。

搭載ppi視網膜觸控螢幕、1.5GHz 4核心處理器等旗艦等級規格的小米手機2基本款售價人民幣1,999元(約新台幣9,395元),遠遠低於同等級手機人民幣4,000元到6,000元(約新台幣1.9萬元到2.8萬元)的訂價。

林斌說,小米手機的售價與製作成本相差無幾,但是公司對低利潤率並不介意,因為公司追求的是一種類似於亞馬遜Kindle Fire的策略。

小米公司自己製作硬體和改良的Android軟體,預計未來的營收將來自於電子商務。

林彬認為,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電子商務隨物流和支付系統一起變得越來越成熟。只要有更多的人使用軟體,利潤自然會隨之而來。

迄今,小米公司已經銷售了350萬台小米手機1和180萬台小米手機1s,但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中國今年預計將售出2億台智慧型手機。在小米手機2首波5萬台售罄後,小米在官網上宣布將於11月中旬推出第2輪的25萬台手機,市場預估將重演數分鐘內搶購一空的場景。

中國經濟時報引述大陸資深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指出,由於小米手機2性價比(性能與價格的比例)優勢較明顯,如果發貨量夠大,將會促使當前的手機市場迎來新一輪的降價風潮。


蘋果山寨貨 小米機揮不走的陰霾
記者何蕙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小米手機2的英文簡稱「Mi-2」,聽起來很像「我也是」(Me too),這也是小米始終擺脫不了的「蘋果山寨貨」的陰霾。

華爾街日報描述,新的小米手機與蘋果的iPhone5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手機的尺寸和形狀,小米操作系統中應用程式在螢幕上的排列方式,以及內建的攝影鏡頭應用程式外觀和風格。

對台灣人還很陌生的小米手機,與蘋果iPhone被認為是大陸近一年最火紅的智慧型手機。。

紐約時報本周也出了一篇有關小米手機的評論,標題就下:蘋果的小兄弟。

對於這個如影隨形的指控,小米聯合創辦人在美國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也拿出了自己的iPhone5,跟最新的小米2放在一起。他認為,小米的螢幕更大,且顯示更清晰。

不過,這款「國產神機」也被認為問題不少,大量小米用戶抱怨產品頻繁當機、按鍵不靈、掉漆。


營業秘密立法 陳立宜樂觀看
特派記者蕭君暉/橫濱三十一日電/經濟日報
華星光電代總裁陳立宜昨(31)日表示,有關友達控訴華星員工竊取營業秘密一事,因已進入司法程序,他不便評論,他說,用法律把企業營業秘密規範、定義清楚,其實對企業與員工來說,反而是好事。

華星光電從台灣面板廠引進約225名員工,京東方、天馬微電子等面板廠,也看到不少台灣人才,兩岸面板人才密集的流動與交流,引發友達控訴,前協理連水池與前處長王宜凡,帶槍投靠TCL,並帶走友達的營業秘密。

陳立宜說,法律層面必須把什麼是企業營業祕密,規範、定義清楚,尤其兩岸人才交流頻繁,有了清楚的定義與規範,才能維護台灣廠商的利益,也可以保護民眾的工作權。

供應鏈人士則說,台灣面板廠人才轉進到大陸工作,這些人是擁有面板廠的工作經驗,不過,要是說這些人從台灣面板廠偷出,或下載什麼文件或檔案,這就有點過分。

業內人士指出,台灣面板人才轉到大陸面板廠任職,是擁有工作經驗,腦子裡也有技術,但這並沒有違法,而且這些人到大陸工作,文件與產品設計,都是自己重新寫過,沒有從台灣的公司下載等問題。

目前大陸面板廠資深工程師的薪資,綁約3年稅前是新台幣900萬元,等於1年薪資是稅前新台幣300萬元,台灣經理級員工1年薪資約150萬元,大陸面板廠1年約500萬元,可見得大陸面板廠的磁吸效應,加上台灣面板廠近幾年績效不佳,更吸引人才前往大陸。

目前大陸大學畢業沒經驗的面板工程師月薪為人民幣5,500元,研究所畢業的工程師則為人民幣6,500元至7,000元,華為與中興等電信廠的起薪更高,中國大陸沿海經濟正從廉價勞力轉型,明年就可以看到,大陸經理級員工的薪水,將比台灣高,恐怕對台灣人才出走,產生重大影響。


陳立宜督軍 華星出貨點火
特派記者蕭君暉/橫濱三十一日電/經濟日報
大陸華星光電代總裁陳立宜昨(31)日表示,華星9月已經損益兩平,明年出貨量將較今年倍增,除了主力產品32吋面板外,將開發28、46、48 與55吋超高解析度(4K2K)等新產品,不論是營運績效或競爭力,都將持續獲得改善。

華星是今年台中韓唯一參加橫濱平面顯示器展的大尺寸面板廠,並展出全球最大110吋面板,全球第1個採用塑膠前框取代鍍鋅鋼的28、32與37吋面板,使成本可以進一步下降。

陳立宜是目前被大陸面板廠挖角的最高階台籍主管,他說,華星8.5代廠規劃產能12萬片玻璃基板,目前投片量11萬片,良率95%,明年會購入去瓶頸的設備,把產能提升到12.5萬片以上。

產品規劃方面,他說,目前32吋仍占88%最大量,11月開始生產28吋,並規劃46與48吋,明年第1季投片量達12萬片,明年還要推出55吋4K2K的面板,把尺寸放大,若以面積計算,40吋以上產品占比達40%。

客戶方面,華星今年出500萬片電視面板給母公司TCL,占TCL整體電視出貨量的三成,今年全年目標是出貨1,000萬片,其中國內彩電廠(TCL、創維、海信、康佳與長虹等)占65%,海外(如冠捷與三星)占35%。

外界認為,32吋屬於低價產品,而且無法賺錢,陳立宜說,華星32吋是賺錢的,而且在市場殺價的不是華星,加上開始導入塑膠前框,取代高價的鍍鋅剛,成本可以進一步下降。

即使是高單價面板,他說,110吋電視面板已接到幾百片訂單,採接單後生產,一片要價近人民幣50萬元,並規劃做97吋與55吋4K2K等高階面板。

他強調,華星高層致力產品開發,透過設計把材料成本省下來,例如32吋只用1顆source驅動IC,其他人是用4顆,而且華星買8.5代廠設備花了人民幣140多億元(約新台幣700多億元),加上只有4,000名員工,這些都是提升經營績效的重要因素。


訊息公告

英文自我行銷的關鍵15秒
人力資源主管看履歷就像逛櫥窗,能不能瞬間抓住他的注意力,你只有關鍵的十五秒。抓住人的目光,有一種字叫「行動字」,它讓你的履歷通篇讀來鏗鏘有力,意猶未盡,非邀你來面試不可!

LONELY NO MORE-利特
Super Junior是成功地以「單飛不解散」形式進行活動的代表性偶像團體。成員們各自在不同的領域進行活動,而利特則是在MC的領域中相當活躍。

聯合理財網 money.udn.com
本報著作權為「聯合理財網」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貼或節錄。
若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貼授權,請寄至:
emoney@udn.com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 369 號 3F TEL:(02)8692-5588 FAX:(02)8692-5851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