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昨天表示,願更開放中國債券市場,東協國家央行以及金融機構可以投資中國大陸債券市場,人民銀行將提供更多便利。中新社報導,第5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昨天在廣西南寧舉行。易綱發表致辭說,中國和東協一衣帶水,是最近的好鄰居,在地域、市場發展、金融的一體化進程過程中,雙邊加強金融經濟合作的潛力巨大,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他同時透露,近期人行已將「清邁倡議」儲備池從1200億美元增加到2400億美元。在貨幣領域,央行鼓勵在貿易中使用本幣結算,降低交易成本。
為務實推進金融合作的可持續發展,易綱提出4項建議,一是加強本地區金融穩定領域的合作,提高本地區應對金融波動的能力;二是加強在貨幣領域的合作;三是深化本地區金融市場的合作;四是加強本地區的清算、服務、託管、信息服務等金融基礎設施。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屠光紹表示,隨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不斷加快,其在促進中國—東協金融合作方面會繼續發揮好平台作用,期待和歡迎東協國家和地區的各類金融機構能到上海發展。
中國銀行人民幣兌印度尼西亞盧比現鈔匯率掛牌啟動儀式昨天在廣西南寧舉行。這是繼新加坡元、菲律賓披索、馬來西亞林吉特、泰國銖和越南盾之後,中國銀行推出的東協十國貨幣匯率的第6個幣種。
中國銀行廣西區分行推出人民幣兌印度尼西亞盧比現鈔匯率掛牌後,與中行其他外匯幣種一樣,實施一日多價的報價形式,匯率價格緊跟國際匯市行情變化。
中國銀行廣西區分行行長楊展鵬指出,這項業務的正式啟動,是實現中國與印尼貿易結算本幣化的關鍵環節,標誌兩國貿易即將跨入了本幣結算的嶄新時代,將為兩國貿易帶來提高效率、節約成本、規避風險、增加收益的諸多便利,將為擴大中國與印尼貿易規模、加深兩國友好提供更多便利支持。
閱讀秘書/清邁倡議
「清邁倡議」(CMI)是東協10國及中日韓三國在2000年建立的一項多邊貨幣互換、防範流動性危機與加強金融安全的外匯基金,號稱東協「10+3」在財金合作的重大成果。
2007年,東協「10+3」財長會議決定將外匯存底也納入「清邁倡議」,宣布簽署「清邁倡議多邊化協議」(CMIM),成立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在危機發生時以貨幣互換方式,向出現流動性困難的成員提供短期貸款支援。
外匯儲備庫初期規模為1,200億美元,大陸與日本皆以384億美元的承諾融資額,並列第一大出資國。去年5月東協「10+3」決議將換匯額度擴大一倍至2,400億美元。
(曾迺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