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媒體近日援引政府審計結果指出,2010年以來地方政府債務幾乎倍增,並以「失控」形容。不過,眾人目光聚焦地方債務之際,在較少被注意的角落還有著一個可能的金融地雷─企業債務。中國地方政府透過融資平台大量舉債,是存在已久的老問題,由於擔心地方債務增加過快,國家審計署今年8月開始全面審計地方政府債務。
截至2010年底,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為人民幣10.7兆元,依據最新的媒體報導推算,現在的債務總額已突破20兆元,約占中國去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9%。
野村證券26日發布報告強調,估計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與其財政收入的比率為109%,融資平台債務對地方政府造成沉重負擔。
華爾街日報點出,由於中國經濟增速在今年上半年放緩,外界對地方政府償債能力的擔憂加劇,特別是很大比例的貸款是投資在短期內無法回收的基建和房地產項目。
雖然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不可輕忽,但在中央政府意識到潛在風險並設法處理的情況下,獲得控制的機會相對還是比較大。
另一方面,企業債務的規模更大,但卻沒有受到對等的關注。
摩根大通估算,中國企業債務總額占GDP的比例,已由四年前的90%增至105%。蘇格蘭皇家銀行認為,截至去年底,中國企業舉債金額已達GDP的113%。
成熟市場的企業債務與GDP之比平均在80%至90%,新興市場更低,約在50%至60%之間,中國企業債占GDP比例明顯高於國際標準。
國際信評公司標準普爾今年5月提出報告稱,中國企業舉債規模未來兩年內將超過美國;估計到2017年底,中國企業可能需要超過8兆美元的再融資,約占亞太地區的一半。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強調,市場不太注意中國企業債務,一般被關注的兩大議題是地方債務及影子銀行,「但我們認為企業債務是最大的問題」。
中國經濟成長率呈現下滑趨勢,中國企業獲利也將受影響,在此同時,實質利率卻飆高,企業償債能力勢必受影響,風險因此增加。朱海斌指出,經過通膨調整,中國企業債券利率已高達8%。
中國央行1997年進行監管以來,公開交易的企業債市場從未發生債務違約。
但今年3月尚德電力對5.41億美元離岸債券違約後,人們開始擔憂中國企業債務違約的可能性。
信評公司中誠信統計,今年前七個月,中國企業信用評等被調降個案達到52個,超過前六年總和,其中金屬行業是重災區。大陸礦業和金屬行業獲利增速已降至去年12月以來最低,但明年底前須償付人民幣2,590億元債券本息。
標準普爾認為,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調整經濟結構、促進服務業發展,重工業將失寵,未來一年中國企業債務違約情況將惡化。
該公司企業評級董事總經理李國宜指出,「未來六至12個月,企業違約數量將會增加。它們的財務實力今年將進一步惡化,由於負債水平很高,意味著還債的現金流將更加疲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