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四季景氣旺季不旺,明年第一季也不樂觀,未來景氣恐怕還是會很悶。台灣經濟研究院昨天公布,十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九十五點五一點,連續二個月下滑。且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壞者的比率增加五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廿五點四;加上美國財政問題未徹底解決,及量化寬鬆政策(QE)恐逐步退場,明年第一季製造業景氣仍有變數。
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在立法院備詢時也表示,國內這幾個月出口狀況不理想,「今年全年GDP(經濟成長率)要百分之二以上會比較辛苦、比較拚。」
他解釋,製造業海外生產比重高,加上對岸過去向台灣進口零組件,現在很多都以自己的產品替代,這對我國出口是很大問題,國內產品必須區隔化。
張家祝說,經濟不景氣,出口和消費都未能快速成長,「這不是一朝一夕,或一、兩個計畫或行動就可以馬上改變。」
張家祝認為,除了國際環境的影響外,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得花很多時間,「短則三、五年,長則要更長的時間。」若沒有好的調整產業結構計畫加以因應,結構性問題沒有改善,GDP代表的只是數字,對國內沒有實質幫助。
今年八月起,經建會將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列入國內景氣判斷的領先指標之一。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這項調查除了詢問廠商對當下的看法外,還包含對未來半年的景氣預測,可視為領先指標。他說,這項調查已實施廿幾年,大概都比實際製造業景氣狀況領先一季。
孫明德解釋,製造業廠商對十月及未來半年景氣,持平者占大部分,主因是對經濟很悶的感覺還沒消失。
不過,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楊貴顯則不認同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顯示未來景氣惡化的趨勢。他說,調查「屬於廠商主觀面的認知,最後還是要有客觀的數據驗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