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政府編列高額預算大力扶植國內新創公司,希望使更多的南韓科技業者躍上全球舞台,但複雜的官方程序還有缺乏經驗,卻引發預算是否花在刀口上的疑慮。華爾街日報報導,過去一年來,韓國新創企業發展機構(KISED)等五個相關部會,運用30億美元預算協助新創企業提升競爭力並扶植成立不久的科技開發商,出資將年輕的南韓創業家送到矽谷、倫敦、以色列和新加坡等地,參與通常為期一周的海外培訓計畫。
政府推出的15年新創企業培育計畫,除了扶植國內新創業者外,還讓他們接觸全球頂尖的創業環境,一方面刺激就業成長,也可降低國內經濟對三星、現代和樂金等財閥的依賴。
這些努力已開始顯示初步成效,位於首爾、研發情侶社群應用程式(App)「Between」的新創公司VCNC,去年派出團隊參加四次公費參訪,兩次去新加坡,另兩次分別去了矽谷和波士頓。
29歲的VCNC工程師愛德華•李(音譯)兩度以公費參訪新加坡,包括去年12月與十家新創企業在當地的育成中心上了一個月的速成課程,他說:「政府資助的這些課程助益匪淺,特別是如何打造團隊,對我們來說,這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不過,部分創投人士和企業家警告,政府雖出自一片好意,但出手干預已導致政策重覆和效率低落,也可能扭曲創投生態系統,甚至成為新創事業的絆腳石。
但App開發商說,南韓這類市場確實需要政府扶植,因為當地缺乏矽谷等全球科技重鎮的創投環境。
儘管政府資金對新創企業是一大助力,但眼前還有許多進步空間,例如規畫可以更詳細,且需累積更多經驗,長期來說才會有加分效果。
許多亞洲國家也希望為科技創業潮助一臂之力,日相安倍晉三祭出減稅優惠與降低新創企業的貸款門檻,中國地方政府則提供補助,並投資孵育新創企業的創業加速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