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熱水+橘皮水-止嗝解痙攣有妙招


【讀小說•愛閱報】提供最新女性網路文學,內容涵蓋愛情、穿越……熱門排行不錯過,一同情話綿綿來說愛∼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3/05 第214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專題報導 熱水+橘皮水-止嗝解痙攣有妙招
話健康.談養生 輕鬆外食的18秘訣
兩性親子 教孩子時,要如何控制情緒?
人類智庫出版集團

熱水+橘皮水-止嗝解痙攣有妙招
陳峙嘉

熱水+橘皮水-止嗝解痙攣有妙招
症狀:打嗝

  老偏方1:抱起寶寶,餵一點熱水,並輕拍後背;若頻繁、不斷地打嗝,可用少量橘皮泡開水,待水溫適宜時飲用。

  老偏方2:如果喝熱水無效,也可在熱開水中泡少量橘子皮,待水溫適宜時飲用。橘子皮有調暢氣機、化胃濁、理脾氣的作用,有助止隔。

  寶寶喝完奶後,有經驗的家長會讓寶寶的頭靠在自己肩上,用空掌輕拍背部,讓他們打一個響亮的嗝,以防溢奶。這個動作,可以說是養育孩子的基本功之一。

  第一種:如果喝完奶,持續打嗝,則是因為喝奶時吸入太多空氣,造成脹氣。這時不需要著急,輕拍孩子後背,或輕柔腹部,都能有效緩解,防止溢奶。

  還有些小寶寶,無緣無故突然打起嗝來,且持續不斷,嗝聲也較響亮。看著孩子難受,媽媽們卻只能乾著急。

  一位我熟悉的媽媽,曾經遇到這種情況。孩子才2個多月,突然不停打嗝,怎麼拍背都無效,在不知所措時,她打電話給我。

  當時是冬天,我想,可能是受寒涼所致,於是建議餵寶寶喝熱水,同時注意保暖,尤其是胸腹部要裹好衣被。

  由於那幾天溫度驟降,我還囑咐她在衣被外放一個熱水袋,效果會更好。結果沒多久,寶寶果然停止打嗝,香甜入睡了。

  打嗝的原因有很多,外感寒邪,內傷於胃,胃氣失去和降,俗話說是「喝了冷風」而誘發打嗝,是比較常見的一種。

  另一方面,對母乳或奶粉無法消化或吃冷奶水,服過寒涼藥物,則氣滯不行,脾胃功減弱,胃氣失於和降而上逆,同樣會誘發打嗝。

  從西醫角度看,寶寶不停地打嗝,是因為膈肌痙攣,橫膈膜連續收縮所引起的。膈肌屬於寶寶的呼吸肌,膈肌運動是受自律神經支配的。

  孩子出生1~2個月,由於調節橫膈膜的自律神經發育尚未完善,當受到輕微刺激,如吸入冷空氣、吸奶太快時,膈肌會突然收縮,引起快速吸氣,同時發出「嗝嗝」的聲響。有時孩子打嗝的時間可持續幾分鐘,家長看孩子不舒服,但其實對健康無不良影響。

  通常孩子3個月後,支配橫膈膜的神經發育趨於完全,打嗝的現象會自然好轉。

  當寶寶出現打嗝時,其實家長不需太過擔心,通常只要把寶寶體位放正,過一會兒就會好轉。實在不行,也可透過一些小偏方來緩解。

  第二種:如果喝熱水無效,也可在熱開水中泡少量橘子皮,待水溫適宜時飲用。橘子皮有調暢氣機、化胃濁、理脾氣的作用,有助止隔。

  另外,可用指尖在寶寶的唇邊,或耳邊輕輕搔抓,也可刺激小腳ㄚ,待寶寶哭出來,打嗝也就隨之消失。用玩具或輕柔的音樂來轉移寶寶注意力,使孩子「忘記」打嗝,也是一個好辦法。

  注意事項:勿待嬰兒已經很餓,或哭得很厲害的時候再餵奶,是避免打嗝的重要方法。

  喝母乳的嬰兒,如母乳很充足,餵奶時,應避免使乳汁流得過快。喝牛奶的嬰兒,也要避免急、快、冰、燙,讓嬰兒吸吮時少吞慢嚥。

  每次喝完奶,都要及時拍背。如果是疾病引起的打嗝,用上述方法若長期沒有好轉跡象,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以上資料摘自《很老很老的老偏方5 寶寶小兒病一掃光》陳峙嘉◎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看更多點這裡★

輕鬆外食的18秘訣
何一成

輕鬆外食的18秘訣
非不得已需要外食,請務必掌握關鍵原則

  糖尿病的飲食控制比一般人來得嚴苛,若能在家自行烹煮,對於飲食控制方面比較有利。然而,依照目前大眾的生活方式與習慣,外食在所難免;因此,糖尿病患者若能掌握以下原則,一樣可以輕鬆在外享用美食。

  秘訣1:選擇食物類型和分量

  熟悉食物代換表中,食物的分類與分量,依照自己的飲食計畫在家裡多練習各種食物的替換。熟悉之後,即使在外用餐,也能依照平日習慣,選擇適當的食物類型與分量。

  秘訣2:自備小點心

  糖尿病患者的進食時間最好能固定。當有困難須延遲用餐時,可先吃自備點心,如高纖餅乾、全麥吐司等,避免發生低血糖狀況。

  秘訣3:固定外食餐廳

  若需經常在外用餐,建議多選幾家固定餐廳作為替換。試著記住其供應的菜色,以便於分配分量。若不清楚其烹飪方式,先向餐廳詢問清楚,以免熱量計算發生錯誤。

  秘訣4:兼顧低熱量和無糖

  盡量選擇熱量不高、不含糖分的食物及飲料。

  秘訣5:以白開水為飲料

  建議隨身攜帶白開水作為飲料。若希望增添風味,可使用代糖。

  秘訣6:避免油炸物和醬料

  到速食店用餐,避開油炸的食物;可選擇炭烤漢堡,或有青菜的三明治,甚至可向店員提出不加醬料的要求。

  秘訣7:素食者適度食用黃豆

  吃素的病患建議適度選擇黃豆或麵筋製品。

  秘訣8:肉和蔬菜應均衡攝取

  自助餐所供應的雞腿或魚肉片,大多等於2~3份肉類,建議病患額外選擇2~3道蔬菜及一碗白飯,以均衡飲食。

  秘訣9:了解每碗麵的含肉量

  一碗麵大約等於2~3份主食,其中牛肉麵、叉燒拉麵、味噌拉麵所含肉類約是2份,肉羹麵、魷魚羹麵、花枝羹麵所含肉類約1份。

  秘訣10:避免食用肥肉和外皮

  宴會中若提供高油脂和油炸食物,建議去除肥肉、外皮部份再進食。

  秘訣11:避開高膽固醇和高糖

  避開高膽固醇、高糖的食物與甜點,蔬菜水果斟酌種類,適量攝取。

  秘訣12:沙拉醬別吃太多

  生菜沙拉可多吃,但佐醬必須以2匙為限。

  秘訣13:斟酌食用炒飯、炒麵

  炒飯、炒麵比起白飯與清麵,脂肪更多,請注意別過量。

  秘訣14:多選擇清淡菜餚

  多選擇採用清淡方式烹飪的菜餚,如汆燙、清蒸。

  秘訣15:以清湯為主

  湯類請選擇清湯,避免濃湯。

  秘訣16:避免以下午茶與消夜

  少量多餐是指餐與餐之間可進食少許點心,吃到飽的下午茶、消夜並不符合條件,糖尿病患者應避免。

  秘訣17:隨時掌握血糖狀況

  若吃了不清楚的食物,回家應馬上測量血糖。

  秘訣18:守原則不因噎廢食

  外食狀況較多,原則盡量把握,但不需因噎廢食,偶爾多吃100大卡無所謂,這是在可允許的範圍內,別為了熱量控制而失去享受飲食的樂趣。

★生病時應掌握的5大原則

  生病時胃口會較差,對需要定時定量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會有些許影響。提醒糖尿病患者可掌握下面5原則。

  原則1:生病的時候,可調整餐次至6~8餐。

  原則2:選擇較容易進食的餐點,如粥、麥片等,分多次吃完,避免低血糖發生。

  原則3:若胃口很差,完全無法依照飲食計畫進行,建議每1~2小時攝取15克的醣類食物,或每3~4小時攝取含50克的醣類食物。

  原則4:多補充水分。

  原則5:持續性嘔吐、腹瀉或發高燒時,應盡速送醫。

~以上資料摘自《8週改善糖尿病食療事典》何一成◎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教孩子時,要如何控制情緒?
林格

教孩子時,要如何控制情緒?
不良情緒苦了自己也傷了孩子

  「氣」這個字,在中國文化史、科技史和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但是在教育上,卻很少人會引用這個觀念。其實,教育的過程也是一種收斂平靜之氣的過程。「氣順則人順,氣和則人和」,每個人都是在生動的氣韻中生活、成長。因此,為孩子提供一種氣韻生動的「氣場」,是孩子心靈得以滋養的唯一途徑。

★控制情緒是教育者的基本功

  收斂平靜的氣息與氣韻,首先要從人的心情談起,因為心情是「氣韻」的生發之源。所謂「心情」-心是心靈,情是情緒,情緒就是心靈的外在表現。因此,我們要從把握情緒的角度來理解人的心靈。

  回歸到教育的純真,就是教育者要用平靜的心情,來培養孩子的平和心態。對教育者來說,除了研究教學技巧、內容和管理制度外,本身更需要靜心、收心,妥當地控制自身情緒,否則再好的教育都會在不良情緒的作用下,變得令人生厭。

  父母和老師在管教孩子時,常有情緒化的言行,這是破壞孩子天生快樂「氣場」的第一大敵。然而,人的高明就在於他有辦法調節自己的情緒。拿破崙曾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偉大。」

  一個人內在的不自由,通常是因為受到內心不良情緒左右的影響。這些不良情緒在生活中時常湧現,情緒一壞,整個人在心理上就像被解除了武裝一般,苦了自己,也傷了別人。

★控制負面情緒的八個秘訣

  控制負面情緒可以利用轉移、分散、弱化、寬容、解脫、昇華和表達這幾種方法:

  轉移-就是將注意力從引起不快、焦慮、痛苦等不良情緒感受的事物上轉移開,轉向自己喜歡做的事物上。當發現情緒之魔要找上自己時,就要馬上提醒自己離開現場,去做點無關緊要的事。跟別人聊天就是一個很好的轉移方式。

  分散-在同時面臨許多負面不良情緒時,要試著把引起煩腦的源頭分散開來,各個擊破。人在煩惱的時候,往往很容易把沒關係的幾件煩腦事情聯結在一起。所以,越是煩惱的時候,越要一個一個地對付,以免變成誇大問題、放大煩惱。

  弱化-就是採取不作為的方式,不記憶、不思考、不去想那些惱人的事物。越是對煩惱的事情念念不忘,越是重視它,就越不能擺脫它的束縛和控制。

  寬容-這是一種比較高深的修練。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原諒別人也就是饒恕了自己。如果能多一些寬容和體諒,就可以避免很多人與人之間的不愉快,不只是跟自己的孩子和學生。

  解脫-「存在就是合理」。很多事情雖然讓我們覺得不舒服,但它既然存在了、發生了,就有它發生的原因。徒然為這種合理存在的問題而煩惱,不如從更深、更高、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待它、理解它,跳出原有看待它的眼光,才能使情緒和精神得到解脫。

  昇華-利用強烈的衝動,把情緒往積極的方向引導,使情緒有建設意義和價值。別人的嘲諷和譏笑,最容易讓自己產生激烈對抗的情緒反應,可是這樣只會更破壞和對方的關係。只有將它轉化為正向的努力,用行動來讓別人改變態度,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表達-就是找個人談心或寫到紙上,把自己的委屈、煩悶、氣憤和申辯都說出來或寫下來,讓自己負面情緒得到宣洩。不過,這也只能做一次就好,而不是任何小事都到處找人訴苦,越講越會加油添醋、扭曲事實,情緒不但得不到抒解,反而會更加深、加重,無法釋懷。

  心情好,並不需要理由。人與人之間修養的差距,就在於如何解釋某個負面事件。在一般的教育者眼裡,每個孩子都是順眼的、天真的、可愛的。要是看到某個孩子在某方面表現不好,很想生氣開罵時,就該想到這句話:「當你看人不順眼時,是因為自己的修養不夠。」

★心情好了,學習就是快樂的

  注重心情的教育,才是美好的教育,才是回歸心靈深處的教育。一位教育家說:「如果愛與邏輯之間有任何衝突,那麼應該由愛來決定,不應該由邏輯來決定。如果頭腦和心之間有任何衝突,必須先聽心的。」父母和老師應該先打開自己的心門,用自己的心去打開孩子的心,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我們都知道,人的心情好了,工作與學習的效率也會提高,一切的創造都是在這種自由的心態下發生的。孩子也是一樣,如果心情好了,到了學校,全身細胞是開放的、舒暢的,用這樣的身心狀態去學習,讀書就會是一件快樂的事;反之,如果心是灰色冰冷的,大腦潛能就被禁錮了,主動學習的慾望就不見了。

~以上資料摘自《方法用對了,教孩子就不累》林格◎著
人類智庫【人類文化】出版

父母有慢性病,可以做哪些運動?
明知運動對健康是個好習慣,可是,膝蓋有些退化的熟齡族,或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常怕運動增加關節負擔,或擔憂心肺功能負荷過重,到底哪種運動才適合?

盧廣仲 在慢城慢活的慢靈魂
盧廣仲小時候常跟爸爸去「四草」釣魚,還會划木筏到湖中央,甚至會到水深及膝的地方「摸蛤仔」。他覺得這些鄉村活動很平常,直到上台北讀大學,才發現和大自然接觸的體驗彌足珍貴。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