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台東唯一 馬偕急重症大樓誕生


你和孩子之間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跟【李崇建•親子QA電子報】一起面對親子問題,歡迎家長、老師提問! 【風車童書報】專為學齡前小朋友設計,讓父母和小朋友一起玩立體勞作、益智七巧板、拼圖等有趣的遊戲!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4/05/02 第399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台東唯一 馬偕急重症大樓誕生
腫瘤太大 不適合保留乳房
首例腸病毒重症 9月大女嬰恢復中
育兒補助降門檻 衛福部還要評估
腫瘤如嬰兒頭 乳癌四期獲控制
珣珣人體試驗 食藥署再研議
健康焦點 子宮肌瘤 九成可只切肌瘤
44歲摘除子宮 噩夢的開始
背痛半年不就醫 脊椎炎險癱
醫師義助房舍 牡丹日照中心成立

醫藥新知
 
台東唯一 馬偕急重症大樓誕生
記者李蕙君/台東縣報導/聯合報
台東縣唯一的急重症大樓─馬偕醫院台東分院恩典醫療大樓昨啟用,台東人遇急重症不必再南北奔波;這棟大樓可說匯集全台各角落的愛心打造而成。

有小學生全班存零用錢,有人每月匯廿五元;不能捐錢的,農婦給南瓜、畫家送畫、文學家寫書義賣,三年來的籌款過程中,醫院幾乎什麼東西都賣過。

台灣醫療資源明顯分配不均,位在後山的台東人常自嘲沒有生重病的權利;一旦罹患重症,多數仍須到北部、南部的都會區醫院就醫。

台東馬偕醫院是台東唯一的急重症醫院,四年前決定興建專屬急重症大樓。總工程費十億元,東馬貸款八億,尚需自籌兩億元。

對從來沒募款經驗的台東馬偕而言,牧師潘稀祺說:「真是艱鉅的工作!」但奇蹟與感動的事卻不斷發生。前年九月得到菲律賓「麥格塞塞獎」的陳樹菊,是促成醫院募款大幅邁進的重要開端。

他表示,第一年多為小額捐款,累計不到一千萬;陳樹菊得獎後,把五萬美元、約台幣一百五十萬元獎金全數捐給醫院,消息曝光,陳樹菊阿嬤的愛心在半年內,以「驚人的力量」擴散效益。

他表示,醫院旁的東海國小,有五十八名學童特別參加「感恩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圓夢儲蓄活動,「做三件好事基金會代捐一塊錢」,半學期累積一萬三千多元。

「錢夠用就好」,與菊嬤一樣令人感佩的黃姓洗腎婦人,在學校當校工,假日幫人洗衣、搬磚頭,慷慨捐出儲蓄已久的十萬元。

蔡福松說:「醫院還賣過家具、CD、畫、書、寵物用品、女性內褲等等,總之,各界愛心人士所捐助的,我們能賣就賣」,這段期間,醫院大廳不斷變身為「農特產中心」、「日用品賣場」。

昨天急重症新大樓正式啟用,卸任院長陳冠宇表示,來自各界的愛已成為守護台東健康的力量;目前捐款累計一億七千八百多萬,另有企業開立一張一億元支票,年底可兌現。

昨天陳樹菊也難得放下菜攤生意,出席啟用典禮,她高興地說:「希望這棟大樓,吸引更多醫院來台東幫台東人看病!」

 
腫瘤太大 不適合保留乳房
採訪整理/記者魏忻忻/聯合報
Q:醫師建議我接受乳房切除手術,現在不是很多乳癌患者都能保住乳房嗎?

A:保留乳房雖是乳癌治療主流,但基於腫瘤位置、大小等,考量治療效果,必要時還是可能建議切除整個乳房。

不適合保留乳房的情況包括:腫瘤太大,切除腫瘤幾乎等於切除整個乳房;腫瘤太靠近乳頭與乳暈,切除腫瘤時無法保留乳頭及乳暈;乳房內有多發性腫瘤,局部切除難以廓清;還有就是腫瘤靠胸骨等部位,切除後將使乳房嚴重變形;另外,有人乳房較小,腫瘤相對來說很大,此時也可能無法保留乳房。

乳房切除分傳統根治性乳房切除手術、改良式根除性乳房切除手術、單純式乳房全切除手術。

傳統式根治性乳房切除術,將整個乳房、大小胸肌及腋下淋巴結整塊切除,局部只剩肋骨和肋間肌,以往被視為標準治療方式,但手術範圍大,併發症多,現已較少使用。

改良式根除性乳房切除手術與傳統手術大致相同,切除乳房,但保留胸大肌、胸小肌或只保留胸大肌及切除腋下淋巴結,是國內早期乳癌手術最常使用的方法,但現在已漸減少。

其優點是維持胸部肌肉及手臂肌肉張力,手臂腫脹情形較傳統根除性乳房切除手術輕微,乳房重建較容易。缺點是淋巴結切除,部分病人可能手臂腫脹。

單純性乳房全切除,只切除整個乳房,不做腋下淋巴結廓清術。優點是沒有切除胸部肌肉,手臂張力不受影響,腋下淋巴結存在,手臂腫痛機率減少,缺點是不適合腋下淋巴結遭癌細胞侵犯患者,此方法已較少用。

雖然乳房切除,但現可考慮馬上進行乳房重建手術。

諮詢/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中澄清醫院院長張金堅

 
首例腸病毒重症 9月大女嬰恢復中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聯合報
疾管署昨天公布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案例,患者為中部9個月大女童,4月21日發燒就醫後,接連出現疹性咽峽炎、意識不清、抽搐等疑似腦炎症狀,目前狀況穩定恢復中,經研判為克沙奇A2型腸病毒感染。

這名9個月大女嬰,並無與其他孩童接觸,家人也沒有症狀,如何感染腸病毒,仍在了解中。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依據監測資料,目前即將進入腸病毒流行高峰期,社區流行的腸病毒以克沙奇A10型及A2型為主,容易導致重症的腸病毒71型在兩年前大流行後,目前活躍度尚處於低點,本年尚未檢出感染腸病毒71型案例。

疾管署4月29日統計,全台已有97個班級因腸病毒停課,提醒民眾及嬰幼兒照顧者,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應時常清洗消毒,並落實正確勤洗手。

疾管署呼籲家長,兒童生病時應立即就醫,遵照醫師建議在家休息,並與其他嬰幼兒適度區隔,生病期間不要到補習班、安親班或其他擁擠公共場所,降低傳播病毒機會。

 
育兒補助降門檻 衛福部還要評估
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聯合報
衛福部長邱文達昨赴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進行社福政策改善報告,針對少子化議題,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質疑,衛福部對雙薪家庭申請托育補助的門檻過高,導致國人生育意願低落。

國內針對育有2歲以下嬰幼兒,家長所得稅率低於20%,可享有每月津貼補助,雙薪家庭可獲2千元到5千元不等的托育補助,自行在家育兒家庭可有育兒津貼2千5百元至5千元。但王育敏說,近來奶粉漲價,但薪水不漲,雙薪家庭領取托育補助者僅11%,補助門檻過高,不少民眾擔心養不起小孩而不願生育。

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長簡慧娟說,日前曾討論是否整合托育、育兒津貼,統一補助標準,已將分析報告送行政院,若不設門檻全面補助2歲以下嬰幼兒津貼,預計每年增加經費40億到60億元,需要財源規畫。

 
腫瘤如嬰兒頭 乳癌四期獲控制
記者蕭雅娟/屏東報導/聯合報
屏東縣70歲吳姓婦人是乳癌第四期患者,因害怕治療的副作用遲遲不敢就醫,2年多前右邊乳房旁的惡性腫瘤,居然如同嬰兒頭部大小,因行動不便,不得不就醫,屏東市寶建醫院以放射線治療,目前腫瘤已幾乎完全消失,穩定控制癌細胞。

放射腫瘤科主任游大衛說,吳姓婦人很幸運,如同嬰兒頭大的腫瘤,直徑超過20公分,當初不時流出紅黑色分泌物,全是壞死組織和污血,且發出惡臭,卻沒有擴散到其他部位。由於病情嚴重無法開刀,採用醫院新設備,旋弧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減少傷害正常組織部位。

他呼籲,民眾「不要放棄治療」,任何病情還會有一線希望,台灣設備已和歐美同步,患者該就醫了解正確的病症訊息。而吳姓婦女當初接受中藥草、藥膏等偏方治療,對西醫有疑慮,期間腫瘤不斷長大,直到行動不便才就醫,經院方成功控制癌細胞,相當幸運。

寶建醫院在屏東成立20年,院方表示,屏東縣大腸癌死亡率排名全台第5,近期完成17例腹腔鏡微創大腸直腸切除手術,減少病人體力與精神負擔。副院長丘文斌表示,屏東鄉親仍較保守,要多鼓勵定時篩檢,接受治療,該醫院擁有治療癌症的設備及團隊,定期討論個案,提升照護品質。

 
珣珣人體試驗 食藥署再研議
記者謝恩得、黃文彥/連線報導/聯合報
嘉義4歲女童珣珣去年車禍癱瘓,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日前申請幹細胞人體試驗,期望帶來一線生機,但食品藥物管理署昨天仍以人體試驗計畫太過簡略,要求補正後再討論。珣媽不滿說「請衛福部專家來我家自己跟珣說『你們不給她好起來的機會』」。

珣媽昨深夜在臉書貼文回應說「珣目前狀況良好,但繞了一圈,結果還是如此,衛福部專家們,請你們自己來我們家,對著這個每天微笑的孩子,親自告訴她,你們不給她好起來、下去的機會,說好的慈悲為懷呢?」

珣珣車禍後脊髓重創,僅眼睛、嘴巴能動,治療後年初已可搖頭,日前出院返家;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則希望透過幹細胞人體試驗,讓珣珣恢復健康。

只是這項申請案,食藥署昨以審查後預期療效不明、缺乏安全性評估,也未充分告知試驗副作用為由,再度要求補件。之前院方也曾送過以臍帶血治療脊髓損傷的人體試驗計畫,當時也因相同理由未獲通過;這次改以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沒想到結果還是相同。

對於珣珣的人體試驗計畫再度未通過,戴雪詠表示,全球對於細胞用於臨床治療,都仍在初期研究階段,食藥署必須考量保障受試者權益。

 
健康焦點
 
子宮肌瘤 九成可只切肌瘤
整理/記者楊欣潔/聯合報
子宮肌瘤是婦女常見良性腫瘤,症狀包括子宮異常出血、經痛、頻尿以及不孕。九成以上子宮肌瘤為良性,一般來說,若肌瘤有惡性復發的跡象,才建議摘除子宮。

若肌瘤不大、症狀不明顯,可用藥物控制症狀,如果症狀嚴重、藥物治療也不理想,可考慮開刀治療,肌瘤治療除摘除子宮,九成患者可只切除肌瘤,保留子宮。

子宮摘除雖不算是大手術,摘除之前也需考慮手術和麻醉風險,子宮摘除後無法生育、月經中止也較不容易得知更年期,不少女性心理也會承受壓力,部分研究指出,子宮摘除可能造成女性性功能障礙。

不過,子宮摘除後副作用不多,有人擔心切除子宮後容易進入更年期,導致快速老化,但子宮並無分泌荷爾蒙作用,除非手術一併將卵巢摘除,才會加速更年期到來;另外,子宮並無支撐胃、膀胱的作用,通常是子宮內腫瘤過大,可能頂到膀胱影響其功能。

讀者提到子宮摘除後出現陰道萎縮、漏尿等症狀,其實並非子宮摘除的副作用,可能與更年期有關。

更年期好發45至55歲,隨著個人體質不同,也有40出頭就出現更年期的情況,常見症狀有潮紅、心悸、失眠、盜汗、情緒不穩、易感到疲勞、頻尿、尿失禁、陰道萎縮等。

子宮摘除後,無法透過停經當作更年期指標,建議讀者可抽血檢測荷爾蒙是否低下。很多人認為更年期就是老化的開始,其實所謂老化,從人一出生就不斷進行,更年期只是人生旅途的一個階段。

面對更年期不適,可多做有氧運動、靜坐、瑜伽、太極拳等靜態活動,注意營養均衡,補充山藥、豆類製品等富含大豆異黃酮食物,可減緩不適。

諮詢/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郭安妮、婦產科診所院長李茂盛

 
44歲摘除子宮 噩夢的開始
江燕/新北市/聯合報
聽到討論女人幾歲摘除子宮與請領給付的議題,心裡很感傷。44歲那年,身體不適,經檢查,確定為子宮肌瘤增生。我詢問後續醫療,醫師開口就說:「反正妳也不生了,把子宮拿掉,一切問題就解決了!」我是勞動婦女,對於醫療健康等知識並不清楚,憑著對醫師的信任,當然說好。

沒想到,拿掉子宮以後的日子,才是噩夢開始。以往每逢經期出血量大的困擾,因子宮切除,確實不復存在。可是相繼而來的問題不少,除了陰道萎縮,只要稍微咳嗽或打噴嚏,就會漏尿。

為此,我只好天天穿緊身褲或用束帶束住腹部,否則無時無刻都很想上廁所。有天看了衛教節目,才知道子宮除了生育孩子之外,其實還有頂住胃、膀胱的作用。我恍然大悟,經常覺得膀胱有下墜感,原來肇因於此。

更嚴重的,我自恃體能不錯,以往到賣場提個9公斤的米,再走10分鐘的路回家,從來不是問題。術後生理機能急速下降,此後到賣場採購商品,回到家竟像生了一場大病般虛弱,整個人十分不舒服,連帶工作狀況也大受影響。

我趕緊回診向醫師詢問,結果卻得到:「那是跟妳年紀大有關係」的答覆。我當時才44歲,我真的很老嗎?心裡覺得很痛苦也很不堪。

後來換了一位醫師,他委婉告知,照當時病程,只要切除肌瘤就好,摘除整個子宮,後續影響反而更大。錯愕之餘,我真的很後悔。

我真心希望關於女人的病痛,醫師要告知病患術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現今醫療資訊發達,希望有這種症狀的病人,也要勤於發問,了解哪一種方式對自己是最好的,以免造成日後的身心傷害。

 
背痛半年不就醫 脊椎炎險癱
記者廖珮妤/台北報導/聯合報
何姓婦人背痛超過半年卻未就醫,常自行服用止痛藥,最近她因背痛到無法站立,加上高燒不退,至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求診,才發現罹患「結核菌性脊椎炎」,如果不及時治療,恐怕終身癱瘓。

骨科主治醫師陳信彰表示,實行微創傷口脊椎鋼釘固定術,為何婦身體坐起及站立提供支點後,她的狀況改善許多。由於傷口不大,出血量少且組織破壞少,病患術後的第二天即可坐起及站立。

這名何姓婦人已經連續半年感到背部疼痛,長期服用止痛藥,近一個月來甚至痛到無法站立與行走,只能平躺在床上。

陳信彰說,患者因結核菌入侵脊椎,感染結核菌性脊椎炎,腰部第二、第三及第四節脊椎骨已被結核菌侵蝕掏空,脊椎缺乏支點,即使腿部有力量,也無法站立或行走。

何婦的脊椎受感染侵蝕嚴重,陳信彰說,她需進行脊椎固定術,並利用引流管排膿,才能做後續的抗生素藥物治療。

陳信彰提醒,民眾如果有高燒及背痛狀況,應盡早就醫,避免自行服藥增加治療困難度,或延誤治療的黃金期。

 
醫師義助房舍 牡丹日照中心成立
記者潘欣中/牡丹報導/聯合報
屏東縣原住民鄉第1個成立的牡丹鄉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在牡丹鄉退休醫師華順義夫婦義助房舍下,昨天揭牌啟用,提供在地輕、中度失能長者全方位的日間照顧服務,也讓家庭照顧者有「喘息」機會。

縣府衛生局長李建廷說,因應高齡化腳步的加快,縣府配合衛生福利部在縣內偏遠地區增設9個長期照護服務據點,提供偏遠地區長者在地化、可近性高的長期照顧服務,縣府以「1鄉1日照」為目標,期待長者能在熟悉的社區環境接受妥適照顧,落實「在地老化」概念。

恆春旅遊醫院長曾孔彥說,原鄉普遍存在青壯人口外流、人口嚴重老化,原有家庭照顧支持系統缺乏的問題,院方透過衛生福利部補助和地方政府支持,前年在牡丹鄉成立社區長照服務據點後,發現鄉民除了居家、送餐和復健服務外,更期盼設立全方位的老人日照中心。

「籌設老人日照中心,最頭痛的是找不到閒置的公共空間」,他說,牡丹鄉資深退休醫師華義順夫婦得知後,主動提供位於鄉公所旁的祖厝和庭院,僅收取象徵性租金,讓問題迎刃而解。

中信造船集團捐贈醫療服務車、百岳登山體育用品公司長期資助點心費,讓人感受社會的溫暖。

81歲陳姓老翁的兒子和媳婦白天出外工作,他因雙腿無力,每天坐在客廳沙發看電視,因行動不便,想要到鄰家串門子都很難。

雖有送午餐服務,但偶會想起身進廚房煮傳統料理,卻常跌倒或忘了關爐火,讓家人擔心;他的兒子說,日照中心可以幫家屬分憂解勞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