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40年來首度嘗試出口原油,卻在亞洲遇上意想不到的難纏對手─伊朗。受西方國家制裁導致原油出口減半的伊朗,正向中國出售品質更好且更便宜的原油,大大排擠了美國原油出口至中國這個全球最大能源消耗國的空間。
儘管日本與韓國的買主都願意嘗試購買美國的超輕質原油,即冷凝油(condensate),中國卻已經與伊朗簽下年度合約,預料短期內不會購買任何美國原油。
美國原油生產商無不希望拓展貿易路線,以便出售頁岩油榮景帶來的過剩冷凝油,但除了品質與法律的問題外,他們還需擔心亞洲其他國家的胃納有多大。
一名駐新加坡的交易員說:「中國向伊朗購買冷凝油,比美國的油便宜許多。」
美國官方6月批准冷凝油出口後,日、韓已向美國訂購第一批。但亞洲買主正等著觀察美國的原油是否合適,而且出口價格能否與卡達和澳洲等供應龍頭競爭,原因是美國原油要運抵亞洲的路途更遙遠。
歐美去年放寬對伊朗的制裁後,伊朗的原油出口已提高約30%至每日125萬桶至130萬桶,多數南帕斯產的原油都出口至中國。
伊朗部分冷凝油的每桶售價最低可比杜拜的報價低5美元,或比卡達的報價便宜約8美元。
交易員指出,美國冷凝油價格必須與卡達等級的原油還低,才能吸引買主。
儘管利比亞和伊拉克緊張情勢升高,但並未影響中東地區石油供給,使國際油價28日盤中雙雙下滑。
倫敦布侖特原油9月期貨盤中最深跌1.3%至每桶107.01美元,西德州輕原油9月期貨也跌1.2%至每桶100.9美元,是五個交易日來第四度挫跌。
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雖爆發內戰,但並未波及石油出口區,伊拉克武裝衝突也沒有危害到主要的產油地帶。上周美國政府報告顯示,原油庫存增至四個月新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