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印度曾發生一則新聞事件:一位富商偷渡14盎司的金條,要設法躲過海關的稽查,情急之下,他想到的辦法是:把金條吞下肚來闖闖看。不料卻是落得緊急送醫開刀的下場。這位富商顯然缺少數位化的概念,隨著數位金融時代到來,金融資產不再只是有形物體。最新的趨勢,只要透過一組序號、一串數字,就可以交易各種虛擬貨幣。
貨幣新形式 80種流通全球
虛擬貨幣中最知名的大概就是比特幣了。這種看不到、摸不著的貨幣新形式,隨著各國央行的口誅筆伐,對大眾而言,已不再陌生。
但比特幣之外,目前在世界各國流通的虛擬貨幣,約有80種之多,其中流通量較大的約有十種。
各國法律對虛擬貨幣的流通功能,目前並沒有共識。
德國是第一個承認比特幣買賣效力的國家,我國中央銀行則認定比特幣只是一種「商品」,並沒有實質的貨幣功能。
比特幣登陸 咖啡廳設ATM
一般民眾對於這些看不到、摸不著的交易貨幣,還是抱持著觀望的心態。
但在美國,已經設有各種虛擬貨幣交易網站,如同股票買賣一般,交易者註冊帳戶後,可透過商業銀行帳戶進行貨幣交割。目前美國本土最大的商業銀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就承做了最大量的比特幣資金移轉。
在中國大陸,人民銀行日前要求停止比特幣帳戶,但民間熱潮方興未艾。
4月16日,大陸比特幣中國交易平台在上海浦東某家咖啡廳內,設立大陸第一台「比特幣ATM」,在「比特幣中國」(大陸交易網站)上設有帳戶的投資人,可以用現金轉帳的方式購買比特幣,但在這台ATM上面無法提出現金。
我態度保守 未設交易平台
面對全球風行的虛擬貨幣浪潮,我國央行仍謹慎以對,不打算賦予比特幣法償效力;財政部則準備在交易比特幣時,課徵所得稅,也就是將比特幣當作一般財產買賣。
銀行主管指出,台灣金融業對虛擬貨幣的接受度,仍處於觀望,主要正是因為主管機關嚴格管制,交易人數少,不像美國和中國大陸,已經設有交易平台。
基於風險管理、法規和成本考量,台灣少有銀行承做虛擬貨幣買賣的相關業務。
之初創投合夥人林之晨(Mr. Jamie)曾在個人部落格指出,「 Bitcoin 與它將帶來的虛擬貨幣狂潮是傳統國家無法抵擋的,在這個巨大 Paradigm Shift(典範轉移) 中,台灣應該要勇敢的站起來,擁抱虛擬貨幣,利用我們堅強的IT實力,成為它重要的交易重鎮。」
目前台灣處理虛擬貨幣的速度,仍遠遠落後。
林之晨的文中認為,政府連蓋個網站的態度,都遭人貽笑大方,要領悟到Bitcoin 背後代表的時代意義與崛起機會,以及擬定台灣如何能乘著這個大浪,躍升國際金融舞台的策略,看來難度甚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