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麗華球場釋出約40張新球證,消息傳出後,不到2個月就被搶購一空,「動作不夠快,根本搶不到。」熱愛高爾夫的順天堂執行長張立秋說;而新北市林口區的東方球場總經理郭秋琳也透露,自己手上隨時都有10、20組的客戶等著要買自家高球證,高球證幾乎是一釋出就會立刻被買走。就連近來在土地開發上十分活躍的台開董事長邱復生,也敏銳地嗅到市場回溫的趨勢,正想買高球證的他還開玩笑地說:「等我買到再寫(報導),不然又漲了就不好買!」 近來台股逼近萬點大關,當外界都聚焦在指數何時破萬點時,另一項沉寂已久的景氣觀察指標 - 高爾夫球證,卻已經悄悄回到20多年前的高點。 重返九○年高峰 一張球證 逼近九百萬元 回顧台股歷史,過去台股僅在1990年2月、1997年8月、2000年4月三度跨越萬點門檻,當中,首次突破時創下1萬2682點,更是台股史上最高行情指數。巧合的是,雖然股民期待的第四次股市上萬點歷史時刻還未出現,但24年前與台股同步創下歷史最高行情的高球證,此時卻已重返顛峰,再度成為奇貨可居的人氣商品。 根據銘流高爾夫官網上的高球證歷史交易資訊,以今年1到7月的成交行情來看,全台最貴的十大高球證球場中,個人球證行情突破每張500萬元的4家球場,全都集中在高球場一級戰區的新北市林口;其中,屬於股權式的林口高球場個人球證,1張甚至逼近900萬元,是價值最高的一張高球證,其次依價格高低為美麗華、東方與長庚三球場的使用權高球證。而且無論哪一家市場行情,都已經重回九○年時的高峰。 不僅如此,不少過去積弱不振的中南部球場也明顯有起色,高球證價值跟著水漲船高,尤其彰化、台中國際、信誼三大高球場表現最好,近期行情都已突破250萬元,紛紛擠進前10名。 根據資料,上一波高球證行情高峰時,1987年林口個人高球證最高成交價還只有250萬元,但短短3年時間就飆漲約2.5倍,出現890萬元的成交價,當時支撐行情的主力,其實是投機買盤,因此漲得凶、跌得也狠。 九○年高峰後,高球證行情跟著股市回檔而快速泡沫化,甚至因為產業體質不良,原本與台股一致的市場走勢也開始脫鉤,到了之後兩度股市上攻萬點前後,全台高球證行情仍處於探底階段;林口個人高球證價值甚至腰斬一半以上,2001年一度跌到365萬元以下,眾多高球場高球證發展走勢,也都與林口球場如出一轍。 張立秋回憶指出,當時正值李登輝擔任總統時代,不僅總統自己愛打高爾夫,也廣發高爾夫球場的建照,因此全台高球場從早期十多座,一路廣建到(包含違法球場)合計70、80座。 不再超量供給 嚴格把關 新球場申請難 只不過,由於發行高球證的吸金效益驚人,部分球場濫發高球證,導致市場供給量大增,需求卻因為當時的高爾夫運動人口還很有限,其後又有產業外移、台商出走等狀況,造成供需嚴重失衡,不僅靠著資金堆疊支撐的高球證炒作風氣無法維持下去,高球產業的體質也明顯惡化,陷入困境,高球證價值自然全面性地泡沫化。 面對這次高球證的漲聲響起,不少投資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過去炒作高球證投資歪風是否會再次重演?中華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理事長、全國花園鄉村俱樂部總經理吳憲紘直言,雖然這兩波高球證都同樣在漲,但背後內容可說完全不同,市場也走向兩極化,他研判「只要選對標的,這次泡沫風險相對低!」 主要理由有三,首先,高球場與高球證不再超量供給,市場相對健康。當年廣發高球場建照的時空背景已不復存,隨著環保意識高漲、開發規範與把關更加嚴格下,近10多年來已經沒有新球場落成啟用。 原本是18洞規模的台中太平球場,因為九二一大地震破壞,變成9洞的球場,近年聚合發建設董事長陳世坤兄弟入主經營後積極申請,希望重啟開發,復原球場規模,但至今仍難以如願;再加上,鴻禧高球場一度不堪虧損關門,藍鷹、東華兩球場也因經營不善在一二年接連面臨法拍,所以能穩定打球的場地選擇反而變少。 高球證方面,除了少數嚴控高球證數量的頂級球場,近年還有空間能有數年一次的少額發證空間外,其他多數球場都因為高球證數量早已接近飽和,或是超量而無力再發行新球證;甚至還有像是揚昇建設董事長許典雅經營的揚昇高爾夫球場、或是裕鐵董事長林高煌接手經營的山湖觀高球場(原台鳳)等業者,則是全面擺脫高球證的經營模式,改為經營散客市場,這都讓在市場流通的既有高球證數量,相對不易失衡。 其次,近年來在台灣高球明星與賽事帶動下,高球場賴以為生的擊球人口開始穩定增加。 早年高球場發行高球證的一大理由,在於攤平高球場開發所需的龐大投資,而其後維持高球場長期生存的營收來源,則有高達9成5全仰賴擊球費收入;但是,過去高球證的持有者多半只是看好增值潛力,並非真的要進場打球,台灣真正的高爾夫運動人口,只有少數的中高端商業人士,因此當年炒作風氣退潮後,許多球場陸續陷入長年虧損的經營困境…詳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