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0多年中國的國際貿易規模快速擴張,說明改革以來新成長起來的產業符合比較優勢,在國內外市場中具有競爭優勢。中國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不僅帶來經濟總量快速擴張,和按人均GNI計算的經濟發展階段的躍遷,而且穩定地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逐步逼近。中國學者按照歐美反傾銷領域中市場經濟地位標準、測度體系以及中國市場經濟狀況,確定了33項市場化測度指標。測度的結果表明,2002年中國市場化指數為72.8%,2003年為73.8%,遠遠超過60%的臨界值,中國已經從總體上成為一個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國家。
從長遠看,雖然市場經濟發展在不同領域尚不平衡,極個別子因素的市場化程度變化不大,但中國市場化測度的各個子因素和類因素的評分走向是正向的,總體市場化程度趨於上升。
雙軌漸進式的改革固然帶來大陸過去30多年的發展奇跡,但是,國民經濟中也出現反對漸進改革者所詬病的收入分配惡化和腐敗等影響社會穩定的現象。在《中國的奇跡》這本書中我們已經指出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由雙軌制改革所遺留下來的一些扭曲所致。
雙軌制的轉型過程中,為了保護、補貼沒有自生能力的大型企業,我們保留了一些價格信號的扭曲,比如通過金融抑制人為壓低資金價格,將金融資源主要分配給國有和少數非國有的大型企業。這相當於給大型國有企業和這些比較富裕的群體提供了補貼,而補貼這些大企業的是把錢存入金融體系,得不到金融服務而且相對比較窮的中小企業、農戶和一般家庭。
對於能拿到資金的企業來說,因為資金價格相對便宜,所以投資的是資本相當密集的產業,這樣的產業創造的就業機會相對少,從而也會抑制勞動需求和工資,進一步惡化收入分配。此外,資源價格也偏低,誰能拿到資源開採權誰就能馬上致富。這些扭曲都創造了制度租金,有了制度租金就有了尋租的行為,導致腐敗貪污。
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是一個極端貧窮的國家,資本十分匱乏。當時以對市場的干預、扭曲給這些資本密集型大型企業保留一些保護、補貼,是維持經濟和社會穩定的必要,屬於雪中送炭。經過35年高速發展,我們現在已經是中等偏上收入的國家,資本已經不再那麼短缺,很多原來不符合比較優勢的資本密集型重工業現在已經符合比較優勢,在國內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
在這種狀況下,繼續保留那些保護補貼就從雪中送炭變為了錦上添花,導致的結果只能是收入分配惡化和腐敗蔓延。
18屆三中全會與時俱進地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意味著需要消除對市場所遺留的一些干預、扭曲,讓資源由市場進行配置,這樣一方面能夠讓經濟更好地按比較優勢發展,另一方面可以解決改革開放以來遺留的社會、經濟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還應該發揮好的作用,保護產權,維持宏觀穩定,克服市場失靈,因勢利導地推動技術、產業、技術、制度等結構的變遷。
如果能這樣做,中國經濟還可以持續、穩定、健康而且比較快速的發展,到2020年左右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水準上翻一番,加上人民幣升值,很可能會跨過高收入國家的門檻,達到人均收入1萬2,476美元,成為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第三個從低收入變成中等收入,再進入到高收入的經濟體。
(作者是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本文摘錄自新浪財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