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

登革熱高市趨緩 麻疹群聚感染五年最大


【Live 互動英語報】內容生動且生活化,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最好的學習教材,並讓你輕鬆開口說英語! 【bobo小天才.輕鬆玩教養】針對家長頭痛的學齡前教養問題開闢解決方案,讓家長輕鬆地教導孩子。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4/11/05 第411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登革熱高市趨緩 麻疹群聚感染五年最大
羊膜穿刺補助 偏鄉最高8500元
肝病篩檢登澎湖西嶼 逾1千民眾受惠
足底筋膜炎戴支架 睡著復健
打疫苗抗流感 桃縣60歲以上免費
健康焦點 中風別當感冒 黃金4口訣救命
後天立冬手腳冷? 進補別吃錯!
心因性猝死 「沒徵兆,他突然就倒下…」
家族有人猝死 莫忘定期健檢
怕頻尿喝水少 嬤泌尿道發炎

醫藥新知
 
登革熱高市趨緩 麻疹群聚感染五年最大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聯合報
登革熱疫情持續延燒,今年累積本土病例數達九千零六十二例,預計下周恐破萬例。上周新增一千四百廿例,病例數雖較前周略降,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另外,上周出現的麻疹家庭群聚感染,疫情擴大,從第一位發病的廿四歲男大生,他的姊姊、表姊、表弟接連發病,群聚感染案例增至四人,為近五年群聚感染規模最大,後三名個案接觸者共五百一十四人,預計追蹤觀察至十五日。

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高雄上周新增一千三百七十九例登革熱病例,三民、鳳山、前鎮等區仍是病例數最高的地區。其餘縣市出現零星病例,如屏東縣廿例,台南市八例,台北市三例,澎湖縣馬公市三例。

整體而言,高雄市登革熱病例增幅趨緩,但屏東縣疫情上升,尤其東港鎮持續出現疫情,且擴散到鄰近的新園鄉及佳冬鄉,台南市、澎湖馬公市也都出現疫情。高雄市上周新增五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其中一例死亡。

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麻疹群聚事件中,指標個案的感染來源還不清楚,但檢驗病毒的基因型別,與和菲律賓的麻疹病毒相似,推測可能是接觸到自該國移入的民眾而感染。

劉定萍表示,今年大陸、菲律賓、越南麻疹疫情嚴重,上周我國一名十個月大的男嬰,於十月一日隨母親至越南探親,廿五日發燒,廿八日出疹,廿九日返台時於機場發燒篩檢站被攔下,經檢驗確認感染麻疹,目前已掌握十九名接觸者,預計追蹤觀察至十九日。

台大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指出,麻疹死亡率雖低,但病毒傳染力極強,目前廿至四十歲年輕族群體內多數測不到麻疹病毒抗體,建議欲前往高風險地區,可自費補打疫苗。

 
羊膜穿刺補助 偏鄉最高8500元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聯合報
為減輕孕婦接受羊膜穿刺的經濟負擔,國民健康署昨天宣布,將提高補助高齡或高風險懷孕婦女產前「羊膜穿刺」的檢驗費,從最高2千元提升到最高5千元,另增加24個鄉鎮區採檢費補助,新補助方案回溯自今年初,預計每年將有4.6萬名孕婦及其家庭受惠。

國健署表示,為了加強婦幼健康照護,凡是34歲以上的高齡孕婦、本人或配偶或家族有罹患遺傳性疾病、曾生育過異常兒、孕婦血清篩檢疑似染色體異常危險機率大於1/270、超音波篩檢胎兒可能有異常、或懷有疑似基因疾病胎兒等孕婦,今年在婦產科醫療院所接受羊膜穿刺檢驗者,皆可依照新的補助規定及金額予以補助。

另外,考量醫療資源分布,國健署除了原有56個鄉鎮區補助採檢費3500元外,新增24個鄉鎮區醫療資源不足地區也可獲採檢費補助,也就是說,高齡或高風險且住在上述80個鄉鎮區的孕婦,最高可補助到8500元。

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張芳維表示,羊膜穿刺檢查可了解胎兒染色體是否異常、是否有遺傳疾病,建議高齡或高風險孕婦在懷孕15至20周前往醫院做產前遺傳篩檢;但也要注意該項檢查有一定的風險,有5%的人可能流產、0.05%的人可能陰道少量出血或早期破水,所以要跟醫師討論,了解風險再決定是否接受檢查。張芳維提醒,剛做完穿刺可能會有子宮收縮和傷口刺痛情形,通常休息一天就會恢復,避免劇烈運動或性行為,如果有出血、出水、發燒等現象,要回診檢查。

國健署表示,今年1月1日至11月3日期間,依照舊的補助方案接受產前遺傳診斷檢驗費用的孕婦,將依補助名冊退費,明年1月底前會陸續以雙掛號將「禁止背書轉讓」差額支票寄到民眾現住地址。若於104年2月尚未收到支票,或收到支票有兌領相關問題,可撥打土地銀行諮詢專線04-2228-6115楊先生、04-2228-6141劉小姐,或洽國健署04-2217-2413黃小姐、04-2217-2441伍小姐。

 
肝病篩檢登澎湖西嶼 逾1千民眾受惠
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聯合報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與7-ELEVEn超商合作「救救肝苦人」肝病篩檢計畫,七年來走過逾百偏鄉,今年首次赴澎湖西嶼鄉提供服務,超過1000名民眾受惠,其中還發現一名疑似肝癌患者,經過治療後已順利康復。

今年8月,68歲的江伯伯在澎湖超商門市舉辦免費肝炎肝癌篩檢中,發現疑似罹患肝癌,不但肝功能指數(GOT、GPT)異常,胎兒蛋白(AFP)也超出正常值,經肝基會緊急通知,在9月底從澎湖飛來台灣,接受進一步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右葉有一顆2.5公分的肝腫瘤,卻毫無症狀,經手術治療後,目前身體逐漸復原中。

肝基會表示,目前全台約有200餘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是全世界B肝帶原率最高的地方之一,且肝癌及慢性肝病與肝硬化仍居45歲至64歲民眾前三大主要死因,平均每40分鐘就有一個人死於肝病。

救救肝苦人肝病篩檢計畫今年結合偏鄉的22家7-ELEVEn門市推動免費肝病篩檢,除了6項肝篩服務,包括:B型肝炎表面抗原、B型肝炎表面抗體、C型肝炎、甲種胎兒蛋白(AFP)、肝功能指數(GOT、GPT)。另對B、C肝帶原者做病毒量檢查,也因應高齡化社會,針對55歲以上長者增加膽固醇、腎功能、血液檢查等12項基礎健檢項目。

肝基會免費諮詢專線:0800-000-583

 
足底筋膜炎戴支架 睡著復健
記者凌筠婷/二林報導/聯合報
足底筋膜炎是很常見的足部病症,必須久站和久走的人容易發生,患者的足底筋膜因腫脹而緊張,一踩到地面就會有撕裂般刺痛感,除了藥物緩解和到院復健之外,醫院也將利用夜間牽拉支架,讓病患睡覺時戴著,以達到更好的復健效果。

50歲的陳太太是家庭主婦,喜歡健走運動,但4個月前突然覺得只要走久一點腳底就刺痛,於是醫院以超音波檢查,二林基督教醫院復健科主任楊照彬發現,她的足跟脂肪墊萎縮,足底筋膜腫大,太過緊張的足底筋膜讓陳婦幾乎寸步難行,服用藥物和復健之後,才減緩發作頻率。

楊照彬說,BMI值超過30的肥胖成年人,與扁平足、高弓足、長短腳的人較容易發作,原因都是足底筋膜被過度使用,使筋膜發炎。有許多人以為是骨刺,但其實與骨刺沒有關聯。

楊照彬表示,穿適合的鞋墊可以減少足底疼痛並釋放足底壓力,他說,症狀發生時,可以泡溫水或拉筋來舒緩疼痛。

楊照彬從國外研究中發現夜間穿戴型護木,可在睡覺時保持足底在自然垂直角度,對疼痛的減緩也證實有效,目前楊照彬正在嘗試利用低溫熱塑性材質為病患製作客製化護木,希望造福更多為足底筋膜炎所苦的病患。

 
打疫苗抗流感 桃縣60歲以上免費
記者郭逸君/桃園報導/聯合報
近日氣溫明顯降低,根據桃園衛生局統計,歷年來流感疫情從11月下旬開始升溫至年底達高峰,醫院耳鼻喉科門診近日因流感前來求診的病患數也增加約兩成,疾病管制科長林國甯表示,即日起擴大開放自購流感疫苗接種對象。

林國甯說,原本免費疫苗接種資格是65歲以上的年長者,從11月起擴大範圍,只要是設籍桃園縣,60歲至64歲的年長者,持身分證明文件及健保卡,到合約醫療院所或地方衛生所,就可以費接種流感疫苗。

衛生局表示,防範流行性感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流感疫苗,而接種後約需14天才能產生最佳免疫力,呼籲民眾儘快接種疫苗,接種前可先以電話詢問合約院所疫苗剩餘量,以免白跑一趟。

衛生局同時提醒,年滿65歲以上的年長者、安養護機構對象、重大傷病及罕見疾病患者、年滿6個月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童、醫事及防疫人員、禽畜養殖及動物防疫人員、50至64歲高危險慢性病患者及孕婦等,符合公費疫苗接種對象,也可以盡早接種疫苗,如有疑問可撥打1999縣民諮詢服務熱線洽詢。

 
健康焦點
 
中風別當感冒 黃金4口訣救命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聯合報
根據統計,腦中風患者發病時,只有兩成多會主動打119叫救護車就醫,其餘患者常因病識感不足,錯失黃金三小時搶救時間。高屏整合醫療網昨天舉辦成果發表,各醫學中心各自分工,包括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腦中風及主動脈剝離等急重症,透過社區衛教,縮短民眾從發病至到院前的時間,有效降低死亡率。

高屏醫療區昨天舉辦「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成果發表,包括「建立腦中風、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及重大外傷等轉診網路」,「提升呼吸照護病房作業品質」,以及「提供老人整合性醫療服務」等三大計畫。由高雄長庚、高醫及高雄榮總合作,依各自專長轉診分工,有效提升急重症資源整合與效率。

高雄長庚急診醫學科醫師洪士強指出,許多腦中風或心肌梗塞患者發病時,因不瞭解「FAST(微笑、舉手、說話、時間)」等四大測試指標,常以為只是感冒、身體不適,延誤就醫時機,即便到院後已將搶救時間壓縮至半小時內,但因到院前拖延過久,甚至只有兩成多的腦中風患者會主動打119諮詢,往往錯失黃金三小時搶救時機。

衛生局表示,醫學中心共同執行整合計畫,除在社區舉辦衛教以提升民眾疾病意識及預警能力,也發展到院前心電圖傳輸、腦中風預警、外傷現場檢傷,及時向緊急醫療系統求救,縮短發病至治療的時間。

此外,因應高屏區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高達12.7%,投入高齡醫學領域的高雄榮總已輔導高、屏、澎三區11家醫院提供高齡整合門診,7家醫院提供高齡住院整合性照護,9家醫院通過國民健康署「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針對高齡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防失能。

 
後天立冬手腳冷? 進補別吃錯!
記者林佩均/台中報導/聯合報
後天(7日)是立冬,張小姐手腳冰冷,認為立冬要吃「麻油」等補品,反而愈吃愈燥熱、睡不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江昱寬指出,手腳冰冷不全代表體質虛寒,像張小姐的體質可能偏燥,應該多吃滋潤的食物,像銀耳蓮子湯、花生與黑白木耳,還有深色蔬菜與桑椹這類食物,適量黃耆可讓身體不那麼虛。

中國傳統習俗過完「立冬」象徵進入冬季,張小姐平日手腳冰冷,自以為體質虛寒,多吃麻油的補品,結果睡不著,「好像愈補愈大洞」。江昱寬指出,手腳冰冷不全代表體質虛寒,像張小姐體質那陣子可能偏燥,再吃燥性食物不良反應更明顯。反而要多吃滋潤食物,像銀耳蓮子湯、花生與黑白木耳,還有深色蔬菜與桑椹等,適量的黃耆可以讓身體補氣,煮時加點桂枝、肉桂,香氣又活血。

江昱寬建議,合適的食材與中藥包括薑、木耳、山藥、百合、黨蔘與紫蘇葉、防風等,因為秋冬季節最怕感冒受涼,保暖防寒是重點,建議食材以提升免疫力為主,身體有抵抗力,生病機會自然少。

如四肢寒冷多為抵抗力較不夠、氣血循環較差,如果加上感冒偏咳、痰白清稀,吃寒性食物症狀就加重,屬於偏虛寒體質。

若感冒後發熱、發燒,身體發炎明顯且口乾舌燥,還會頭暈、頭重,血壓高起來,那麼就屬於偏熱體質。江昱寬補充,有很多人屬於冷熱夾雜體質,隨著季節、身體狀況改變而不同,建議由專業醫師來判斷。

 
心因性猝死 「沒徵兆,他突然就倒下…」
記者鄧桂芬/專題報導/聯合報
新北市警察局連續2年發生刑警猝死意外,心臟疾病成為隱形殺手。醫師表示,雖然心因性猝死者大部分都有心臟病史,但也有無任何徵兆而猝死的人,提醒除了定期健檢,也應保持生活作息正常。

去年8月7日,樹林警分局王姓偵查佐休假在家,因心肌梗塞猝死在床上;前陣子土城警分局吳姓小隊長在偵查隊辦公室加班,前一秒還在跟同事聊天,下一秒卻因主動脈剝離猝死。兩人共同點是沒有心臟病史,且發作前毫無徵兆。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隆說,無徵兆而心臟病發作的人,通常多是未發現自己健康出了問題;且平時也沒有運動習慣,或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慢性病,這些都是心臟疾病的高危險群。

黃建隆指出,因心疾猝死者,常見死因是心肌梗塞及主動脈剝離,尤其是嚴重的主動脈剝離,患者死亡率高達9成以上,即使進行緊急手術,患者仍可能因大量失血而死亡。過去有主動脈剝離病患曾自願放棄急救,直接在手術檯上向家人交代後事。

如果主動脈剝離不嚴重,醫師可爭取時間動手術,利用人工血管代替破裂的血管或裝設支架,將剝離的血管貼回原位。

至於心肌梗塞,黃建隆表示,發作後的12小時內是所謂黃金救援時間,患者必須就醫並接受血管擴張手術,必要時還需裝設血管支架等。

由於心肌梗塞常會出現心絞痛,黃建隆叮嚀,若心絞痛在休息後仍無改善,可吞舌下含片救急。舌下含片主要功能是讓心臟血管擴張,減緩胸悶狀況,若一顆無效,就再含一顆;若無法確認心臟血管到底是部分阻塞或完全阻塞,建議須就醫檢查。

 
家族有人猝死 莫忘定期健檢
記者鄧桂芬/專題報導/聯合報
知名歌手馬兆駿7年前在商場購物時,突然昏迷,經急救仍宣告不治;前內政部長廖風德數年前登山,也因突發心肌梗塞猝逝。這些突如其來的不幸,讓家人哀痛不捨。心因性猝死,到底可不可以預防?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張鴻猷表示,除了先天性心臟病,心臟血管也會隨年齡增長而硬化、失去彈性,尤其抽菸、平時缺乏運動及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慢性病,都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

另外,家族成員若曾有人猝死或不明原因昏倒,更應積極定期健康檢查。一名26歲研究所男學生,因為哥哥打籃球時猝死,接受護理師友人建議到醫院檢查;沒想到他血管栓塞嚴重,像70歲老人的血管,必須做心血管繞道手術或裝置心臟支架,改善症狀。

收治這名男學生的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隆說,男學生不抽菸也不喝酒,但因家族性遺傳,血管栓塞嚴重,幸好他平日忙於讀書做研究,沒有劇烈運動,否則心臟血管恐怕無法負荷。

根據統計,運動員心因性猝死的比率,比平常人高出3到6倍。黃建隆解釋,運動員為追求好成績而大量運動,過度使用心臟;雖然運動員有定期健檢,但多數人認為天天運動,身體一定健康,反而容易忽略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不過,臨床也有患者前一天才做完健康檢查,檢查沒太大問題,隔天卻發生心肌梗塞急救。

黃建隆表示,心因性猝死對臨床醫師而言,仍存有謎團待解,就算曾經突然昏厥,有可能是腦神經異常,不一定全跟心臟病有關。

醫師提醒,無論如何,控制危險因子、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做定期健康檢查,皆是預防心因性猝死的第一步。

 
怕頻尿喝水少 嬤泌尿道發炎
記者蕭雅娟/屏東報導/聯合報
屏東縣1位行動不便的陳阿嬤,如廁需人協助,為此感到不便,她因此少喝水,避免一直上廁所,卻導致泌尿道發炎,醫師呼籲民眾須時常補充水分,尤其長輩更應該適時補充水分。

屏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張玉立說,泌尿道發炎有結構異常、結石、衛生習慣不良等原因,但水喝太少,也容易泌尿道感染。

張玉立指出,老年人控管口腔的中樞神經較不敏感,若想喝水時,其實已有脫水、缺水危機,尤其失智症患者,不知口渴找水喝,她建議家屬在家放置1瓶水壺,觀察長輩喝水量。

她表示,家屬可用保特瓶裝水,以計算家中長輩每天的喝水量,勸長輩白天多喝水,晚上6、7點後不要喝,茶葉、咖啡等利尿飲品,老年人晚上儘量別攝取。

她說,一般人以體重一公斤需要30CC水量,50公斤的人每天要喝1500CC白開水;若有慢性腎衰竭、心臟衰竭的病人,可請醫師先評估身體狀況,建議飲水量,避免喝太多水導致肺水腫、易喘等症狀。

另外,張玉立也曾治療過1位阿公因每天喝下4、5千CC的水,導致低血鈉住院;他說,喝適當水量,缺少和過多都不適當。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