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台積 二年內扳倒英特爾


電影、日劇、韓劇…選擇那麼多,要選哪一部?聽部落客怎麼說─最精選的部落客影劇評論就在【影劇大好評】! 沒有Magic,只有Basic!【經理人月刊電子報】以實用易學滿足經理人的管理需求,讓你提升管理能力無負擔!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1/24 第336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資訊科技頭條 台積 二年內扳倒英特爾
通訊產業 台灣大看4G 短痛長多
半導體業 搶食蘋果A9失利 三星多餘產能恐轉進DRAM
台積資本支出 衝百億美元
資訊產業 林憲銘:緯創進化工業品牌
高畫質風潮 吹向智慧機
華碩融合新舊智慧 再進化
台系軟板鏈 獨吃Apple Watch大單
台系軟板 提防「紅色勢力」小亂流
雙A海外機戰 供應鏈high

今日財經頭條
台積 二年內扳倒英特爾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蘋果下世代A9處理器大單,台積電確定入袋,明年元月開始於南科Fab 14 P7廠裝機,預計7月量產。市場看好,台積電以技術實力壓倒三星,拿下近八成A9訂單,明年營運持續大補。

台積電乘勝追擊,左右開弓,預定在12月4日召開的供應商大會上,宣示加快10奈米研發及量產腳步,預定二年內,再扳倒另一隻「大猩猩」英特爾。

台積電與三星爭奪蘋果下世代A9處理器,劍拔弩張,尤其在南韓媒體引述三星內部不具名人士,指出三星的14奈米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拿下蘋果A9近八成訂單的消息後,引起極大震撼。

不過,台積電供應鏈表示,這場16奈米與14奈米的競爭,確定由台積電取得壓倒性勝利。由於三星的14奈米製程始終無法獲得有效改善,相較台積電強化版16 FinFET+日前試產成功,蘋果不願將大量訂單押在不確定性高的三星14奈米製程上,近八成訂單確定由台積電承攬。

台積電供應鏈透露,台積電已決定在明年6月底前,備足高達月產能5萬片的16奈米FinFET+,其中,約1.7萬片將由目前的20奈米設備轉換,另3.3萬片購買全新機台,相關採購作業隨著董事會批准1,672億元的資本支出預算後,正緊鑼密鼓進行。

設備廠推估,以台積電為蘋果A8處理器備置每月約6.5萬片產能推估,台積電這次取得蘋果A9訂單,至少占蘋果總代工需求量近八成,堪稱壓倒性勝利。

明年元月起,台積電南科Fab 17 P7廠將密集裝機,預料P7及未來將擴充的P8,將成為台積電16奈米生產重鎮。

台積電日前宣布,已完成16FinFET+全球首顆網通晶片及手機應用處理器試產,預定本月完成所有可靠性試驗,明年7月正式量產。

此外,16奈米製程也建構完整設計生態環境,同時支援已通過矽晶驗證的各式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數百項製程設計套件,以及超過100件的矽智財,明年7月導入量產後,成為台積電另一股新的成長動力。

 
國際財經要聞
台灣大看4G 短痛長多
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iPhone 6/6 Plus熱銷帶動,台灣大哥大(3045)總經理鄭俊卿昨(23)日表示,台灣大哥大的第四代行動通訊(4G)用戶年底突破百萬戶沒問題,整體台灣4G用戶將挑戰340萬戶。由於4G用戶的ARPU值較3G高了12%到20%,對電信業者來說,將是「短痛長多」。

鄭俊卿同時看好亞太電信年底開台後,挾鴻海集團資源,將推出包括物聯網等差異化服務,吸引企業或政府用戶,將可與台灣大互補。

鄭俊卿昨天在參加第八屆「myfone行動創作獎」後,接受媒體訪問表示,新iPhone目前還在缺貨中,預料到明年農曆年前不一定能完全消化預購訂單。

估計電信三雄加起來,到年底的4G用戶會超過300萬戶,另外還有台灣之星,如果亞太電信12月初開台,整體4G用戶可力拚340萬戶。

由於電信三雄10月的每股稅後純益(EPS)已較去年同期衰退,持續的吃到飽方案,恐將拖累電信業者獲利。鄭俊卿指出,由於手機的補貼及設備折舊攤提高,甚至到明年上半年可能還持續在補貼高階手機,EPS不會太亮眼。

不過,鄭俊卿認為,這是短痛長多,因為4G的每戶平均貢獻(ARPU)增幅約12%,尤其新iPhone的用戶,資費都跳了一級到兩級,可望有12%到20%的增幅。

台灣大哥大基金會昨天舉行「myfone行動創作獎」頒獎,鼓勵民眾善用手機創作,其中,單向簡訊文學組首獎的作品是「我已讀你的已讀」,闡述對訊息的期盼與悵然回應,7個字抱走7萬元獎金,可說是一字萬金。

 
半導體業
搶食蘋果A9失利 三星多餘產能恐轉進DRAM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三星爭奪蘋果新世代處理器訂單失利,半導體設備廠分析,將迫使三星將多餘產能轉向DRAM或快閃記憶體,恐對明年下半年記憶體產業形成新的隱憂。

三星日前一再表示,未來會節制性推升產能,但市場持續關注三星是否會重新拿回大部分蘋果新世代處理器訂單,因為若三星與蘋果重修舊好,將可抵銷手機銷售的不利,同時減緩將產能轉為生產DRAM或快閃記憶體的壓力。

法人分析,三星因蘋果處理器代工訂單流失,加上自家手機銷售不佳,導致獲利主軸重回記憶體,今年首季記憶體占總獲利僅14%,但第3季占比已竄升至近六成,其中,12%為快閃記憶體,足見DRAM已撐起三星獲利半邊天。

不過,蘋果下世代處理器大部分訂單落入台積電之手後,三星不可能坐以待斃,將會再加強自己最有把握的記憶體市場。

全球DRAM三雄之一的美光,也認為三星會持續增加目前毛利率最好的DRAM比重;已宣布砸下逾700億元於日本廣島廠及台灣轉投資的華亞科,則同步導入20奈米製程升級,發動新一波資本戰。

根據集邦科技最新調查,三星為了彌補在自家手機及相關晶片失利,DRAM戰略已重回擴充市占。

 
台積資本支出 衝百億美元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在16奈米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取得壓倒性勝利,明年決定將重心全押注在10奈米研發和布局產能,市場預期,台積電明年資本支出將超越今年,突破百億美元大關,創下新高,並首度超越三星及英特爾。

業界分析,相較於三星,另一隻700磅的「大猩猩」英特爾更兇猛,台積電除備妥銀彈外,還是得靠龐大的研發陣容及供應商作後盾。

因此,12月4日供應商大會,台積電將向旗下供應商宣示挑戰超越英特爾決心,預料大會將由推動先進製程的共同執行長之一的劉德音主持,會中同時表揚對台積電製程有功的供應商。

劉德音稍早表示,台積電10奈米製程已與超過十家客戶合作進行產品設計,包括手機基頻、繪圖晶片、伺服器、遊戲機及可編程邏輯閘陣列(FPGA)等領域,規劃明年底試產,預計2016年底可望量產。

台積電目前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英特爾則是全球半導體龍頭。和英特爾不同,台積電專注IC製程及晶圓代工生產,但近幾年,隨著客戶愈來愈集中,且IC整合度愈來愈高,台積電已逐漸由原本的晶圓代工,改打同盟戰,結盟成員從上游矽智財(IP)到後段的IC封測,構成一個完整供應鏈。

 
資訊產業
林憲銘:緯創進化工業品牌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表示,資訊科技(IT)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在於「價值」二字,唯有了解自己的價值,才能找出未來的方向。他不迷信消費品牌,唯有像台積電這樣強調品質和技術的「工業品牌」,才是緯創追求的目標。

外界常對台灣長年鑽研代工業抱持負面看法,林憲銘認為,只要能持續提供客戶更好的價值,代工業也值得深耕。

談到兩岸市場,林憲銘表示,台灣可以用工業品牌和技術服務的方式與大陸企業合作,利用這個機會進入大陸市場。未來緯創也有可能去大陸做垂直併購。

以下為林憲銘和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日燦的對談紀要:

問:緯創很早開始從硬體轉型至軟體,談談對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看法?

答:要談IT產業的轉型升級,就要談到「價值」這個關鍵詞。過去我們做很多產品提供的價值相對不高,因為主要的核心價值都來自於微軟和英特爾。

我們在Layout(電路布線)、Logistic(物流)和Supply Chain(供應鏈)管理方面,當然也有價值存在,但這跟微軟和英特爾的核心價值相差很多。

IT業升級 創造價值

蘋果從推出iPod、iPhone到iPad,帶給PC產業最大的教訓,就是「要傾聽客戶的聲音、解決客戶使用上的困難」。蘋果就是依照消費者的需求,做出讓使用者沒有障礙的產品,然後利用這個機會建立起一套生態體系,涵蓋軟、硬體及服務。

這套邏輯一開始把PC產業始打得落花流水,因為沒有人知道蘋果下一次要推出什麼產品。可是到iPad推出之後,大家慢慢開始有能力預測蘋果的下一個產品。

就像打拳擊一樣,原本很多人幾乎要被擊倒(Knock out),但後來裁判數到8的時候,突然就醒過來了。

蘋果引發產業巨大變化後,緯創這幾年已逐步轉型,不像以前只考慮技術,而是要反映客戶的需求。但其實在轉型以前,緯創在2007、2008年已接連併購台達電的背投影電視部門和光寶數位顯示事業部。

透過併購,為顯示器產品找到更多出海口後,之後又開始做模組(Module)、觸控(Touch),這就是垂直整合,也是一直想提供更高價值的邏輯。

緯創在光電產業是新手,原本有電視、螢幕,後來慢慢補足上面的元件,然後新的人進來,設立新的組織,現在慢慢都開始上軌道了。

問:代工業是台灣產業重要一環,現在台灣社會對代工業似乎有負面的看法,如何看此現象?

代工轉型 揮別慘業

答:常會聽到有人形容台灣代工業是「慘」業。很多分析都會說,蘋果做一支iPhone賺多少錢,台灣代工產業才賺幾角,好像我們做這個(代工)是有罪。我覺得這種氛圍並不對。

今天的代工業其實是寡占市場,當我們專注在提升效率、營運情況下,失敗率相對較低,這對投資者來說也是一種保障。

其實規模也是一種力量,像蘋果突然要衝那麼大的量,全世界大概也只有一、二家有能力可以在一個月內從零出貨到出貨上百萬台,也因此,這一、二家代工業者就有一點議價能力,投資回收比率就會稍微高一點。由此看來,規模經濟也可以是一種競爭優勢,只不過我們不能一直仰賴規模經濟。

大家在批評代工業的時候,往往又陷入「我們一定要做品牌才會成功」的迷思。全世界像台灣這種小國寡民的國家,能有一、二個品牌在全世界稱霸,就已經是不得了的事。

問:宏�與緯創2000年分割後,一開始緯創代工不被看好,宏�品牌卻一度攀升到全球第一,當時讓人覺得宏�轉型轉得好,結果碰到蘋果,局勢又全然不同。假如能夠重新來過,宏�與緯創分割有無何處需要調整?

答:如果是重新來過,應該早兩年做。因為1998、1999那兩年、整個資訊科技產業需求很大,那時候只要有一定程度的產品力,品牌擴張的速度相對較快。

另一方面,當時ODM剛剛萌芽,到2000、2001年已有幾家大咖占領山頭。因此,如果早兩年分割,宏�和緯創的經濟規模都可以更早拉大,也有機會更早轉型。

脫下宏�帽子 向台積看齊

問:現在有些代工廠也開始發展一些品牌,你的看法?

答:這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純粹看你怎麼調節自有品牌和代工客戶之間的衝突。我當時是執著一個夢想,但是難度確實很高。

2000年,我們就碰到一個很大的阻礙。1998年到2000年間,品牌快速成長,ODM也在成長,其他幾家ODM漸漸壯大,客戶開始有更多選擇,很多客戶對我說:「Simon(林憲銘英文名),只要你還戴著Acer的帽子,我就不可能跟你做生意。」

如果我可以重來,我覺得宏�與緯創分割應該要提早一點,但歷史是不能重來。

再來談品牌,其實我們現在多半談的是消費品牌,後來我一直在研究「工業品牌」的概念,像台積電就是一個工業品牌。

工業品牌要具備的核心能力和消費品牌不一樣,我可能不需要花大錢去對終端消費者做行銷,但要品質穩定、技術領先,而且要能幫客戶解決問題,一方面提升客戶的價值,同時也提升我們自己的價值。現在緯創的「教育雲」系統就是這概念下的產物。

工業品牌講起來好像很容易,但跟我們做ODM、做代工相比較,還是有所謂「Last Mile(最後一哩)」的距離。

做ODM很簡單,客戶都會將他們要的產品規格寫很清楚,甚至連測試標準都訂的一清二楚,你只要照著這些原則做;可是當我們開始提供客戶整套的解決方案時,他只會給一個抽象的需求,例如他要產品好用一點、簡單一點,我們就要想辦法落實為具體的規格和模式。

以前我們常常做一些自以為有用的功能要提供給客戶,但除非免費,否則對方並不領情,因為他在市場上要面對激烈的價格競爭。我慢慢體會到,不能只是做技術性的突破,更要從使用者的角度去想這個突破。這不是以量取勝的事情,重要的是,只要有機會突破一、兩個關鍵點,結果就很不一樣。

陸廠狼式壯大 戰力很可怕

問:你們原來做代工時,產品線又多又廣,是否可以延伸出來很多東西?

答:對,工業品牌利潤雖然比消費品牌低,但前者可以應用到的產業是比較廣,不會限縮在資訊科技產業內。但反過來看,消費品牌要轉型就非常困難,像Sony要從消費品牌轉到資訊科技,這幾年來走的很崎嶇。

台灣幾家消費品牌要轉型做智慧型裝置,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不能低估消費品牌以後所面臨的壓力。應該要讓政府重視這樣的事情,能夠平衡發展工業品牌與消費品牌,讓兩者有不同程度的發展路徑。

問:你覺得政府可做些甚麼?

答:政府在法令方面,可以參照全世界較先進的市場思考產業變革可行性,不能只站在台灣立場來看,要用全球格局思考,因為台灣資訊科技產業基本上已具有全球競爭力。

我們也不要忘記,台灣還是一個相當有吸引力的中型市場,政府需要提供這些產業主場優勢。大陸市場很大,有主場優勢,美國和日本也有。

問:以前業者將大陸當生產基地,但現在對岸已經長大,台灣還能夠視為市場優勢嗎?如何看兩岸未來五年、十年發展?

答:台灣在PC和資訊科技相關產業是贏家,可是某些消費產品和手機、平板等智慧型裝置,已和大陸在伯仲之間,打正規戰也許我們還稍微領先一點,但打野戰他們已經比我們強。

大陸市場不容忽略,相較之下,台灣ODM和工業品牌較有機會切入,消費品牌反而有較多的障礙。

大陸一些真正想永續經營的品牌對品質要求比較高,台灣可以用工業品牌和技術服務的方式跟這些企業聯合,變成合作夥伴,利用這機會進入大陸市場。

 
高畫質風潮 吹向智慧機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蘋果與三星帶動高解析度智慧手機螢幕風潮,DisplaySearch預估,HD螢幕的市占率,將由2014年的28%,升至33%。FHD以上螢幕成長更快,明年將達34%。

DisplaySearch表示,在iPhone 6需求熱絡的帶動下,HD與FHD螢幕搭載內嵌觸控的價格正大幅下降,刺激高解析度螢幕智慧手機的興起,反觀,HD以下的螢幕市占率,將由今年47%,降至明年的34%。該市調機構預估,第四代行動通訊(4G)智慧手機,價格介於100至150美元,將採用HD螢幕,尺寸介於5吋至5.5吋,並採用非晶矽(a-Si)技術,比較有價格競爭力。

 
華碩融合新舊智慧 再進化
記者 尹慧中/經濟日報
品牌大廠華碩今年歡度25歲生日。這家2013年營業額逾140億美元的公司,以蘋果為標竿,在每分、每小時展開競速,在個人電腦(PC)銷售穩步成長基礎上,以巨獅計畫拉高行動市場滲透率,目標在2017年行動產品營收超越PC。

華碩創立於1989年4月,由童子賢(和碩董事長)、徐世昌(和碩副董事長)、謝偉琦、廖敏雄等四位來自宏�的資深工程師聯合創立,草創前,四人與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亦師亦友。

從華碩開張的第一天,華碩即是將工程師務實與技術、設計的DNA融入骨髓,從創業啟動資金1,000萬元,到營業額超過新台幣4,600億元。

華碩當年以開發高品質電腦主機板發跡,堅持「不求大,先求好」,以對品質的追求建立品牌知名度。當時在486主機板開發後,華碩面對大客戶千片主機板的急單,為了品質保證,營運團隊甚至集體決議拒接訂單。

這樣一路走來,追求品質的精神與技術始終如一,在品質上「好還要更好」,持續「追求極致」與自我超越。

華碩今年內部目標在個人電腦出貨成長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創新的「打擊率」,華碩目前在行動與穿戴新市場,已經歷經三年練兵與蹲馬步過程。

巨獅出擊 拉大領先優勢

華碩在董事長施崇棠選擇「難行門」挑戰的指導原則下,以巨獅策略前進,由執行長沈振來實現細節,完成三大不可能任務。

華碩在1990年代拿下主機板龍頭地位,2000年,面對競爭者挑戰,迅速訂下巨獅策略,在三年內,實現快速拉大與競爭者差距、出貨增逾250%目標。

2006至2007年,華碩思考跳脫傳統PC架構。在施崇棠與沈振來反覆討論後,訂下Eee PC的「easy to learn、easy to play、easy to work」設計理念,並由沈振來實現成本較競爭者大幅減少七成、六個月快速量產等目標。

華碩面對金融海嘯的挑戰,沈振來加速執行新品專案開發、以K系列等殺手級產品推出,半年內,讓華碩實現「脫離加護病房」的硬指標。

華碩執行長沈振來表示,這些過程是「幸運」,但實際上,背後都是一點一滴技術與基本功的累積,將做出創意與完美產品為榮的精神,從核心團隊一層層擴散,並深植所有員工身上,才讓不可能化為可能。

兄弟分家 落實專業分工

2008年初,華碩對外宣布將品牌與代工分割,品牌歸納於華碩,代工業務則分拆為和碩及永碩,分別負責個人電腦製造服務、非電腦產品線製造等。

華碩在宣布分割後,強化品牌經營,在全球與英特爾、Google等巨擘的大型合作案上,感受到位階的改變,同時啟用「追尋無與倫比」(In Search of Incredible)的新標語。

2013年,華碩降低和碩持股至19.59%後,兄弟徹底分家,也實現雙方對客戶的承諾,以及垂直分工策略。

沈振來定義,華碩品牌的進化,是持續融合「新舊智慧」與以人為本的創意價值。華碩以舊智慧為基礎,從主機板發跡時代迄今,客戶快樂與滿意度永遠是最重要的,在以創新為本下,進一步延展在互聯網、物聯網的新智慧領域。

華碩目前內部目標,在個人電腦(PC)的三合一市場要保持前三,同時開發智慧表以及智慧機新品。在競爭最激烈與最困難的智慧機領域,華碩已從「小聯盟」進入「大聯盟」的關鍵時刻,亦是最具爆發力的產品線。面對下一個25年,華碩秉持「追尋無與倫比」的決心,把握雲端與物聯網時代的新機會,朝「世界最受尊崇的領導企業」目標邁進。

華碩在主機板時代成為巨獅的精髓,正是「技術」與「速度」,現在,更要提升產品的「打擊率」-產品不再多,而在於它是不是英雄。隨著行動市場版圖擴張,華碩預計在PC事業的基礎上,讓行動裝置營收,在2017年時超越PC。

充實設計力、技術力與管理力…

冶煉三力 追求完美

華碩執行長沈振來表示,華碩品牌以蘋果為標竿,持續追求極致與超越,並以「雲」和「端」為發展核心持續推進。

終端方面,訂定個人電腦運算、行動運算、物聯網及機器人運算等四大發展領域目標,今年在T100等筆記型電腦的銷售挑戰年成長兩位數;平板及手機的成長動能相當強勁。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華碩進入行動領域初期的策略目標?

答:華碩今年在智慧機的銷售高標是800萬支,現在華碩在全球智慧機銷售,天天都在追蹤開機率、確保每一支手機確實到達消費者手中。

策略上,華碩智慧型手機以Premium(高階)、Empowering Luxury(平價奢華)雙主軸前進,謹慎因應當地市場需求開發,同時為解決華碩智慧機在全球供應量短缺問題,持續尋求所有供應鏈夥伴支持。

問:能否談談華碩走出金融海嘯的心路歷程?

答:當時金融海嘯發生後,對華碩是個更有決心改變的機會,做筆電(NB)來說,也體認到,不只是技術上要強,更要靜下心來全盤檢討研發。

當時華碩在金融風暴前,已有產品開發案在進行,我們在金融危機發生後加速推動,更讓K系列產品成為華碩半年「脫離加護病房」的銷售主角之一。

我印象很深,當時風暴期間2009年3月前,原本業務接單士氣非常低迷,接單非常少,後來新機一出,兩個模型每單位接單量都衝到30到40萬台,後來更從一季72萬台,快速拉高到140萬台以上,甚至大缺貨。

這段從沒信心到信心回籠的過程,讓我們學習到相當多,也體悟到產品開發的時間與時效性,以及設計追求完美的重要,從「動完大手術」到「脫離加護病房」,讓華碩的體質更加強健。

問:如何將經營策略量化並具體實現?

答:近年來,華碩事業團隊對「先追求完美體驗、再談成本」的方向都有共識,這是品牌有信心的表現與正向循環。

在量化與機制建立,我認為,是以三力(設計力、技術力與管理力)作為設計思維總結,原則上,先追求完美再談成本。

設計力以人為本、技術力則確定想法能化為產品,上市後可以是完美體驗,開發的行程表也把握節奏,絕不拖到一、兩年後。

管理力上,我認為,創意產生的價值與成本都有相關對應指標,創意產生價值與成本主要體現在「3M」上,對消費者的心占率、對市場的占有率,以及毛利率。

 
台系軟板鏈 獨吃Apple Watch大單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蘋果智慧表(Apple Watch)明年首季將大量上市,據指出,蘋果評估穿戴新品的設計複雜度、交期等指標後,台系三大廠商嘉聯益、F-臻鼎、台郡已擠下日韓勁敵,獨享蘋果智慧表的軟板訂單。

機構法人預期,蘋果iPhone 6上市後供不應求,加上新iPad、智慧表開始為明年出貨衝刺3,000萬支準備,隨著殺手級產品接連推出,帶動全球軟板出貨一路旺到明年第1季,推升明年全球軟板需求跨越12億片大關,再創天量。業內人士樂觀預期,明年首季可望迎接最旺的淡季。

遭市場點名的相關台系軟板商,基於保密協議(NDA),不評論單一客戶的訊息與接單情況。

業內人士昨(23)日透露,蘋果智慧表將在明年第1季期間大量上市,已要求符合生產條件的相關供應商全力備貨。

據了解,由於蘋果智慧表是全新產品,軟板供應門檻相當高,產品設計困難與製程良率出現「天險」,讓日、韓廠在試產期即遭淘汰,激勵平均單價(ASP)高於市面一般智慧機兩倍。

業內人士指出,部分相關廠商已開始少量出貨。以產品設計的高規格(架構上採3D堆疊設計、防水與強化續航力)對照軟板所需片數來看,每支高於一般穿戴裝置的五片,平均達六至七片。

台系蘋果軟板供應廠的出貨火力不斷,推升本季上游材料供應商台光電、台虹、達邁、亞電等,淡季不淡。

依據近期供應鏈消息,蘋果iPhone 6在徹底排除中國大陸10月底以來部分「假性需求」後,軟板供應商的高階產能稼動率在近三周皆維持滿載。

 
台系軟板 提防「紅色勢力」小亂流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系軟板供應鏈獲蘋果等一線品牌青睞,競爭力已領先日、韓。但業內人士也擔憂中國大陸軟板勢力崛起,尤其2015年在華南地區恐有「小亂流」出現。

業內人士指出,正密切觀察大陸華南軟板廠的兩股勢力變化。廈門弘信、廣東AKM (安捷利)近年憑藉大陸智慧手機高速成長崛起,二家明年都有新廠擴建或大型籌資採購雷射鑽孔機台的布局。

台系軟板廠一方面警覺中國大陸軟板勢力的崛起,因應總體客戶需求強勁,也已擬定明年產能開出或去瓶頸新計畫,為區隔競爭者、提高「含金量」預先鋪路。

業內人士指出,觀察韓系Interflex、日系藤倉、住友、日東等軟板競爭者,並無擴充產能規畫,台廠則因組裝體系結合EMS廠供應鏈效應,身價水漲船高,並以擴大產能來卡位。業內人士認為,日圓貶值等因素對台系軟板廠影響不大,主要是日系廠商生產基地已移轉海外,不見得占有優勢。

 
雙A海外機戰 供應鏈high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個人電腦(PC)品牌大廠宏�(2353)、華碩海外機戰升溫。為搶攻年底換機潮,雙A除推出逾10款筆記型電腦新品,在行動市場布局也分別在泛歐、東南亞等區域市場以新機種搶市。

法人預期,在雙A策略積極帶動第4季出貨較第3季成長逾3%,相關供應鏈業者包含台達電、英業達、緯創、金像電、瀚宇博、新普、群聯等皆沾光。

華碩智慧機在獲利軌道上,本季出貨量目標400萬支,將實現連續兩季超越平板電腦出貨量;主要在拉高東南亞四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與泰國)等滲透率,區域市場出貨量挑戰逾150萬支。

不讓華碩專美於前,宏�高階智慧機種Liquid 系列X1、超薄Jade 以及Z500從菲律賓、泰國通路布建大型電信商合作渠道,也新增在馬來西亞開賣。

宏�今年智慧機出貨500萬支目標即將實現,也有助擴張宏�BYOC自建雲在B2C市場的客戶數。

宏�為提升智慧機產品價值與區隔競爭者,已與TomTom簽屬合作協議。透過雙方合作,除讓AcerNAV應用程式升級,TomTom更將導航技術內嵌於宏�智慧型手機之中,支援離線瀏覽,相關產品預計最快在本季於泛歐地區開始銷售,為營運更添動能。

據指出,宏�搭載聯發科八核心的5.7吋智慧機「Liquid X1」在東南亞市場供不應求;華碩為滿足當地市場需求,明年擬在區域市場推出搭載八核心處理器的Zenfone 2。

知情人士指出,雙A在全球智慧機布局上,並不仰賴英特爾補貼來降低價格,換取出貨成長,在核心處理器採用多平台管道;英特爾補貼主要流向,逾六成由中國大陸廠商吸納。

另一方面,宏�、華碩穿戴裝置結合智慧機銷售採取差異策略。華碩智慧表在東北亞銷售策略上,採與Zenfone搭配銷售的專案。

 
中韓談成FTA 我們沒時間內耗了
臺灣主要是藍綠對立問題嚴重,使國會成為政黨角力的競技場,像攸關經濟發展的ECFA法案就成為鬥爭下祭品。如今最大競爭對手韓國FTA覆蓋率遠遠超過臺灣,許多業者一再感到「沉痛、憤怒、憂慮」。

一代大師的童年故事
許多人怎麼也猜不到,一個不愛念書、不愛運動,騎著腳踏車四處鬼混、整天塗鴉的小男孩,竟然會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這就是泰德(蘇斯博士小名)的童年生活寫照。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