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

無痛血尿不理 罹癌賠掉腎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NEO數位行銷學習報】提供最新社群行銷、行動行銷等數位趨勢,加入我們一同探索更多數位創意的可能!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4/12/08 第413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健康焦點 無痛血尿不理 罹癌賠掉腎
保健優概念 氣溫驟降 37歲急性中風
張寶鏈鼓勵癌症篩檢 送油、管接送
癌症7度上門 她抗病13年不氣餒
減重不靠藥 他2年瘦20公斤
器捐感恩會…走1個兒子 換來5個
中國醫大 中醫義診學活用

健康焦點
 
無痛血尿不理 罹癌賠掉腎
記者王柔婷/新店報導/聯合報
53歲的郭先生,日前上廁所時發現尿液出現鮮血,因無伴隨其他症狀,當時並不以為意,直到血尿狀況嚴重,才檢查出竟罹患多發性尿路上皮癌,經手術摘除右邊腎臟及輸尿管,目前持續追蹤。

郭先生今年年中在如廁時發現尿液後段出現鮮血,因無伴隨其他症狀,當時並不以為意,後經太太催促至診所就醫,吃了三天抗生素後再次出現血尿,轉診後才發現罹患多發性尿路上皮癌。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林佳達醫師說,若中老年男性出現血尿,須思考攝護腺肥大可能性。另外則要排除是否因外傷或食物引起,在門診中就曾發現有民眾因吃了許多紅龍果,導致尿液鮮紅前來就診的情形。狀況排除後,就會朝泌尿道感染發炎、尿路結石、或尿路腫瘤三個方向去診斷。

尿路上皮癌引發原因,林佳達說,抽菸或吸二手菸是最重要致病因子。此外,長期或過量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從事化學染料、橡膠、皮革等事業者,危險性也較高,民眾要多加留意。

林佳達說,平日多喝水、少憋尿,是泌尿道保健基本之道,發現血尿別慌張,就醫檢查找出病因,才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保健優概念
 
氣溫驟降 37歲急性中風
記者黃宣翰/台南報導/聯合報
氣溫驟降,腦血管病患增加,兩天來已有4人因急性腦中風到安南醫院急診,其中一名是年僅37歲的高血壓病患,神經內科主任蔡銘駿提醒民眾,早晚溫差大,應注意保暖,有慢性病三高的病人更要提高警覺。

近兩天來,已有4名病人因腦中風到安南醫院急診室報到,一名67歲女病人右手右腳沒力,講話不清楚,家人在她中風3小時內即送急診。另一名100多公斤的37歲男性,有高血壓、高血脂,因右側肢體無力求診,知腦中風,與太太抱頭痛哭,幸經急救後復原。

急診醫學部醫師呂玉慧說,醫治急性腦中風很重要的觀念是在發作3小時內立即送醫,才有機會注射血栓溶解劑,打通血管。蔡銘駿說,天冷造成腦中風病人增加重要因素,是自主神經功能不良,常見症狀為頭暈、腹脹、眼乾、心悸、四肢冰冷或黑矇症等,很容易被病人忽略,常常暈倒才被發現有自主神經功能不良。心血管疾病、65歲年長者、糖尿病、巴金森氏症候群等,都是自主神經功能不良的高危險群。

 
張寶鏈鼓勵癌症篩檢 送油、管接送
記者林敬家/彰化報導/聯合報
彰化縣芬園鄉衛生所護理長張寶鏈是「追篩達人」,過去偏鄉風氣保守,要婦女做乳癌及子宮頸抹片檢查相當困難,張寶鏈募款買來沙拉油、醬油吸引婆婆媽媽,為了配合婦女煮飯、顧小孩的時間,她加班到晚上幫忙檢查。近5年,鄉內約有8名乳癌患者,因早期篩檢出罹癌,經治療已能正常生活。

「工作很快樂,救了許多家庭」,張寶鏈過去在急診室工作,10年前到芬園衛生所,發現鄉民預防疾病觀念不足,邀他們做乳癌及子宮頸抹片檢查,卻被認為「觸霉頭」不願配合。

早期鄉內民眾想法保守,為說服他們做乳癌篩檢,張寶鏈自行募款買沙拉油、醬油,婆婆媽媽為了一罐油甘願檢查,她和志工還親自陪同,一前一後先後檢查,消除婦女們的恐懼。

老人家不識字,交通沒人接送,不少婦女必須煮晚餐、安頓小孩,張寶鏈便加班等她們來檢查,也提供晚間接駁車送他們去醫院,甚至陪同前往,協助填表格、解釋疾病。

曾有婦女好不容易被說服做乳癌X光片檢查,卻因疼痛難耐做到一半就跑掉,張寶鏈追到對方家中相勸並陪對方繼續檢查,最後果真檢驗出罹癌,幸好及早發現已恢復健康。

張寶鏈指出,現在找鄉民做癌症篩檢已不是難事,大家越來越有保健觀念,她相當有就感。

 
癌症7度上門 她抗病13年不氣餒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聯合報
廖周玉惠13年前因咳嗽就醫,意外發現乳癌,之後癌細胞轉移,癌症雖7度上門她從不放棄,自嘲為「打不死的小強(蟑螂)」,昨天獲選為第八屆抗癌鬥士。

台灣癌症基金會昨天舉辦第八屆抗癌鬥士頒獎典禮,獲選的廖周玉惠和陳丹霞,鼓勵癌友積極治療、勇敢抗癌。

「以為只是感冒,沒想到是乳癌」,66歲的廖周玉惠過去在科技公司擔任行政工作,一開始因咳嗽到胸腔內科就醫,意外發現乳癌第三期。

她說,聽到消息時整個人癱軟,不解「老天爺為何這般待我?」好不容易度過乳房切除手術、6次化療、33次放療、服用抗荷爾蒙藥物,病情似乎得到控制,她也重回職場。

沒想到4年後,廖周玉惠又發現子宮內膜癌,乳癌又轉移到肺、肝及骨頭,靠著家人支持和志工陪伴,她決定與癌共存。

來自南投、60歲的陳丹霞,6年前發現頸部腫塊,診斷為鼻咽癌第三期。身為未婚媽媽,帶著一位國三的孩子,住院時只能靠80多歲的母親照顧,生活壓力加上治療痛苦讓她一度想「帶孩子一起走」。

陳丹霞說,電療造成脖子皮膚像煙囪一般變黑,聽力、視力都減退,牙齒也僅剩3顆,但透過牧師禱告祝福、志工陪伴,才能打起精神,樂觀抗癌。

「在外面,我不會讓你操心;在家裡,您也不可以讓我擔心。」當年還是國中生的兒子對陳丹霞這樣說,讓她更努力照顧好自己。母子二人堅強生活,今年她獲頒南投縣「自強母親」殊榮。

 
減重不靠藥 他2年瘦20公斤
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聯合報
台中市中醫師詹子昇因骨科工作爆肝、暴肥,健康亮紅燈,轉換跑道改看中醫婦科,被嗆沒說服力,透過飲食控制、運動和埋線,減重20公斤,腰圍也縮小近10吋。

詹子昇說,很多患者靠吃藥減重,但不吃藥又復胖,也有的靠運動,結果愈來愈胖!他研究出健康減重需要養成好的飲食、運動習慣,不必靠藥物,一樣可以健康瘦、不復胖。

37歲詹子昇說,他原本是骨科醫師,要開刀、輪班,熬夜、爆肝、壓力大,下班大吃大喝減壓,體重飆破90公斤,連走路都會喘、健康檢查「滿江紅」,加上有高血壓、糖尿病家族史,2年前轉換跑道改看中醫婦科。

詹子昇說,他減重初期首重飲食控制,運動為輔,1周運動1次,瘦了10公斤,但腰圍沒變,他以埋線刺激穴道,腰圍從38吋縮小到29吋,直到體重降到70公斤、理想體重後,他改以運動為主,1運動超過3次、每次超過30分鐘,維持理想體重。

 
器捐感恩會…走1個兒子 換來5個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聯合報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推動器捐者的三等親可優先受贈器官,看到成效,中心董事長李伯璋昨天表示,過去每個月捐贈者大約20人,推動新政策後,上個月已增加到33人,目前衛福部拍攝新的宣傳帶,期待能帶動器捐的另一波高峰。

成大醫院昨天舉辦器官捐贈追思活動,有上百名器捐者家屬及受贈者到場,場面感人溫馨。

李伯璋在中心董事長任內積極推動新政策,昨天也到現場,主辦單位播放由他拍攝的宣傳影片,衛福部計畫在媒體上推出,讓更多人了解器官捐贈移植新制。

他表示,台灣器捐風氣不盛,過去每個月器捐人數約15人,後來上升到20人,但難以突破,新制在10月上路後,11月單月已達到33人,是近年人數最多的一個月,期待更多人能認同器捐,讓等待移植器官的病患,再展第二個人生。

昨天捐贈者家屬與受贈者上台分享心情,捐贈者並唱出對家人的不捨,最後讓受贈者獻花給捐贈者家屬,表達衷心感謝,許多人在場憶及逝去的家人,都忍不住落淚。

其中44歲的鄭姓男子車禍過世,家屬萬般不捨,仍同意捐出心、肝、腎、肺,移植給5名患者,他的媽媽與妹妹昨天出席活動懷念他,當初獲贈器官的多名患者也在場,主辦單位表示,不會提供捐贈者與受贈者資料給彼此,但只要核對去世與重生的時間,心裡大多有數,鄭媽媽說「走了1個兒子,換來5個兒子(受贈者皆男性),夠了」,受贈者都感念於心。

「我知道你放心不下我,但我會好好過」,49歲的黃先生生前是小兒痲痺患者,但每天開17個小時計程車照顧一家人,同樣也是小兒痲痺患者的太太,昨天在台上表示,過去都靠先生照顧,先生雖然身體不便,但喜歡助人,家屬依照生前心願捐出器官,也努力生活,希望往者心安。

受贈者陳小姐說,國三時發現罹患紅斑性狼瘡,兩年後開始洗腎,洗了16年終於等到換腎,她說生病後兒時的夢想只能放棄,如今能正常生活,最近還去爬合歡山,「重生後一直懷抱感激,希望代替已逝的人努力活下去。」

 
中國醫大 中醫義診學活用
記者凌筠婷/溪州報導/聯合報

「雖然書念了很多,但碰到病患腦中卻一片空白」中國醫藥大學國際志工中醫醫療服務隊昨天到彰化縣義診,這群準中醫師們小心問診、耐心服務,他們說,比考試還緊張。

「病人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社長洪裕惟是學士後中醫三年級學生,雖然在學校讀了很多理論,但從未接觸過病人,「第一次面對病患,我連問問題都不會!」驚覺理論和實務的差距,讓他深感惶恐,因此創立社團,和同學、學弟妹到偏鄉義診。

經驗不足的低年級學生負責掛號、填基本資料、衛生教育;高年級學生負責初診,把脈、問診,開出基本診斷單後,再由配合的正式中醫師複診,給予真正的藥單或針灸治療。

公關組長劉夢薇說:「我們開出的診斷單,常常和中醫師完全不一樣」,對他們來說是場震撼教育。

洪裕惟說:「知識是死的,治療是活的」,即使課本上寫明各種疾病處方,但每個病人適用的不同,中醫師必須活用。藉著義診觀察中醫師問診、處方方式,學到許多課堂沒教的事。

中醫後大二學生李崗樺說,每年他們還會到馬來西亞義診,資源匱乏的地方更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用一卷塑膠袋和繩子,就能搭出簡易診間。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