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蒐集聲音的吳金黛


【青林愛閱家分享報】提供生活、親子、知識各方面的最新閱讀趨勢,幫助大小朋友們優遊在童書的繽紛世界裡! 想知道國內外財經重要議題及影響力人物的經營思維?快跟著【遠見電子報】一起掌握知識與延伸全球視野!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1/03/07 第381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幸福講義 祭樹
講義人物 蒐集聲音的吳金黛
 
幸福講義

祭樹
文/鄭治平
數十年前旅遊阿里山時,曾在慈雲寺旁發現有座日治時代建立的「樹靈塔」,碑牌年代久遠且長滿青苔,周遭被高聳柏樹圍繞,當下感覺情境氛圍有些詭異陰森,路過的遊客偶會向樹碑祭拜,並在碑旁放置錢幣銅板。

傳說樹靈塔的由來,是當年日本人大量砍伐阿里山千年神木,不少伐木工人罹患怪病死亡或被巨樹壓傷,煮出來的白米飯甚至會變成為紅飯。日本雇主認為是千年樹靈作祟,心�惶恐不安,因而興建樹靈塔以祭祀撫慰樹靈。

我在徐州路念研究所時,老教授喜歡把《金剛經》融入政治學講授。某天在窄小的研究生教室,老教授忽然說:「你們知道嗎?其實花草樹木也有靈性,你們若每天對它們念經或說好話,花朵會開得特別漂亮,樹葉會特別亮綠茂盛。」當時心�聞之一震。

二○○○年到北京參訪,發現在當地胡同四合院的老房子,只要有適當空地,通常會被百姓種上棵樹,或許是桂樹、茶樹、柿子之類的樹木,並被小心呵護著,直到它們綠葉茂密可撐起庭院一片天,老人孩童可在樹下談古論今或嬉戲,充滿動植物和諧相處之生命榮景。

每日搭乘公車上下班,行經臺北市大小街道,看到施工中的圍籬懸掛盆花,家家戶戶陽臺也幾乎都會栽種幾棵盆景。那些花草一生就固定在那小小盆子的一方土�,生存在一小塊乾巴巴焦土中,還須與炎熱的太陽、冷氣機排出的熱氣對抗,有如人類接受酷刑直到全身血液乾涸死亡為止,心�有種疼痛的感覺。要是主人兩、三天忘記澆水,悶熱又烏煙瘴氣的環境,馬上使葉子了無生氣,奄奄一息地垂掛在陽臺或走道。有些命運更悽慘,竟被拿來當「路霸」霸占停車位。

臺北的土地到處被鋪滿磁磚、柏油或水泥,要找到泥土已經非常不容易,更別談說是肥沃的泥土了。花店�小小的花盆�,通常是裝些營養不良的黃土,有些甚至墊有保麗龍。

樹木對我來說,是個救命者。那年因為工作壓力大,身體健康亮起了紅燈,辦公室的龐大業務、人際關係、工作使命感、追求完美的個性……在在讓我感受到此生前所未有的惶恐。我在無數個深夜思考,究竟是哪�出了問題?緊繃的情緒又該如何紓解?直到我走進森林�,和眾多林木對話,樹林回應我滿滿的芬多精,用無語教導我學會放下煩惱。

爬百岳是我在步入中年後,最大的人生興趣。而依據海拔高度的不同,樹種分布也風情萬種,檜木、鐵杉、冷杉高聳入天,在大樹之下亦分布著高山杜鵑、龍膽、石竹、刺柏、圓柏、箭竹……等爭奇鬥豔。眼所看到所有高山樹種花草,皆能安身立命在山谷、山坳數十、百、千年,雨露均霑,歷盡風霜雨雪、看盡人間滄桑歲月平安活著,自然老化而衰頹死亡,免遭人類辣手摧殘荼毒,真是為它們能終老一生喜極而泣。

臺北市捷運不停開挖,印象�最先是忠孝東路、信義路大道上椰子樹一棵棵被拔起,是被移植或丟棄沒人知道。原本青翠的信義路變得光禿禿,車水馬龍替代了林蔭大道。民生西路生存了數十年老榕樹因為氣根深入民宅,註定要被砍除。辛亥路靠近殯儀館處,為了鋪設水泥磚人行道,原生存在道路上的榕樹群也硬生生被拔起,看到那一個個樹穴窟窿,真令人怵目驚心,知道又有些樹要步向死亡。臺北市不斷地發展建設,大直、內湖、南港相繼蓋起大樓,活生生的樹木勢必將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塑膠盆�的造景樹或花草植物。只要來場傾盆大雨,盆子�的泥土就會不斷流失,很快地它們就陣亡了。臺北市花博結束後,那些花草樹木命運又將何去何從?

樹林可抗全球暖化,臺北大都會有了成排的路樹,不但可綠美化,也可減少二氧化碳、降低城市熱氣溫室效應。人類能夠有舒適環境生存,真的應該學會對天地之間的花草樹木感恩。

在這樣的季節�,我沐浴淨身、合掌恭敬地向天地四面八方膜拜,以無言、無語、無文,向眾多樹魂至上我最深的感恩情。


講義人物

蒐集聲音的吳金黛
文•採訪/黃瀚瑩
(照片/風潮音樂提供)
在山巔,在荒野,在水畔,甚至在汪洋大海上……一個身形纖瘦的女子,掛著耳機、拿著毛茸茸的大麥克風,默默記錄著大自然的聲息。她是吳金黛,風潮唱片音樂創作總監、兩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從《森林狂想曲》、《我的海洋》、《鳥》,到日前發行的《綠色方舟》,十年來,吳金黛將青蛙的情歌、鳥兒的歡唱、鯨魚的呢喃,甚至總是被人們忽略的風聲、水聲、雨聲搭配上音樂,揭示了天地間寬廣深厚的美麗,提醒人們用更溫柔的方式對待萬物。

命運那雙無形的大手,促使吳金黛成為一個捕捉聲音的人。她原本念的是觀光,畢業後在補習班教英文,日復一日的生活讓她感覺生命愈來愈貧乏。偶然的機會下,吳金黛決定出國讀書,可是,究竟要學什麼?自己真正想做的又是什麼?當時的她並沒有答案。後來她想到,小學時曾經學過一年鋼琴,「那就學音樂吧。」直到進入美國楊百翰大學音樂系,吳金黛才發現同學大多已在音樂領域努力了十幾二十年,根本難以望其項背,於是選擇錄音技術為主修。

學成返臺的吳金黛進入風潮音樂,笑稱最初被定位為「冗員」,整天在辦公室無所事事。直到有一天,老闆要她跟著學者進入部落收錄原住民音樂,並交代若有機會,「順便」記錄一下大自然的聲音。首次「張開耳朵」傾聽自然,讓吳金黛深受震撼,「原來大地的聲息是如此動人,只是我們從不願去傾聽。」從此她上山下海追逐聲音,樂此不疲。

吳金黛工作的場所不是設備完善的錄音室,而是瞬息萬變的大自然;她錄音的對象也不是能輕易溝通的歌手,而是隨性的蟲魚鳥獸。風吹、日曬、雨淋、蟲襲是家常便飯,她曾為了記錄臺灣爺蟬鳴聲,連續到南臺灣,第一年、第二年都無功而返,直到第三年才成功;為了收錄候鳥的聲音,她在關渡自然公園紮營,匍匐在冰冷的濕地�三、四個小時不敢動,好不容易水鳥慢慢靠近,遠方卻突然傳來一陣爆竹聲,剎那間鳥兒全都飛走。「大自然教會我最重要的道理,就是『世界不是以我為中心』,」吳金黛說,「人類用語言溝通,習慣去命令或說服別人,如果失敗了就生氣、沮喪。但我們不可能要求一隻鳥多唱兩句,不可能跟牠說『我給你新臺幣一千萬元,拜託你不要飛走。』這個世界的運行方式,本來就不是我們以為的那樣;很多事情,我們本來就該學會接受。」

吳金黛把大自然的變動視為必然,而大自然也回饋她滿滿感動。吳金黛曾出海錄鯨豚的聲音,船行至茫茫大海,才發現忘了拿錄音帶。就在她萬分懊惱地放下設備、抬起頭來之際,竟與飛躍在船邊的海豚四目相交。「那個瞬間讓我感動莫名,甚至掉下了眼淚。」還有一次,她錄音時意外闖入一片荒地,時節正是春季,地上開滿小野花,上百隻黃色粉蝶翩翩飛舞,天空中傳來大冠鷲悠悠的鳴叫,不遠處的竹林沙沙作響……「那是我九年前看到的景象,但直到今天,我還能清楚回憶起當時的畫面,甚至當時的溫度、濕度,」吳金黛說,「現代人太依賴科技了。其實最好的記錄工具不是錄音機、相機,而是我們的心。」

吳金黛認為,在大自然�,先學會心靜,才能產生感動,「很多人喜歡接近自然,卻在大自然�做最不自然的活動。千里迢迢開幾個小時的車到山上海邊,結果是吃吃大餐、喝喝咖啡、唱唱卡拉OK就回家了,實在很可惜。」

最讓吳金黛擔憂的不是無法錄到好聲音,而是眼睜睜看著環境遭到破壞。她曾在一片濕地巧遇成千上萬的和尚蟹,「數量多到能錄到牠們走路的聲音」,然而事隔五、六年,吳金黛想再度造訪那片濕地,卻遍尋不著,「原來海岸逐起水泥防波堤,那片濕地乾涸了,沒了,」吳金黛說,「最傷感的,就是我錄到的聲音竟然成為『遺音』。」她也曾在山上看到有對親子捕蟬,她婉轉告訴孩子:「你把蟬抓回家也養不活,如果你喜歡蟬,就應該讓牠待在大自然。」結果是孩子的父親冷冷看她一眼,伸手再捉另一隻蟬。「我們常說人定勝天,但這句話應該改成人定『不』能勝天,」她說,「捉蟬是一件小事,卻反映了我們對自然的態度。就是因為對生命、對環境不尊重,我們才會不斷地砍樹、不斷地開發,直到山坡垮了、土石流了,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有一次,吳金黛發現朋友五歲的孩子,居然脫口說出黑冠麻鷺、白腹秧雞這些艱澀的鳥類名稱。她好奇問孩子怎麼知道的?孩子說:「因為我們幼稚園老師在學校放過你的專輯。」「我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確定,這個喜歡自然的孩子,長大後也會尊重生命,不可能做傷害土地的事,」吳金黛說,「那也正是我最大的盼望──希望人們可以透過我的專輯,成為一個願意和土地產生連結的人。」


訊息公告

你也可以是Selina與燒傷朋友的守護神!
邀你成為Selina與燒傷朋友的守護神!透過「把愛串起來」網路活動,邀請大家•體驗•分享•串聯•讓愛無所不在。

我是大自然的小小觀察家--《老虎》
田中豐美的畫風很寫實,對各種動物的特徵描繪栩栩如生。而且他還強調畫面是出現在白天或黑夜,也用四季變化的景象來做背景,營造出一幅幅很有特色、很詳實優美的插畫。


Copyright ©2007 講義雜誌.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