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大陸央行)宣布,從今(6)日起調升大陸金融機構人民幣基準存放款利率各0.25個百分點(一碼),這是今年第二次升息,也是過去半年來的第四次。這次升息後,大陸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利率升至3.25%,進一步拉近與通膨率距離,並縮小實質負利率空間,一年期放款利率也同步升至6.31%。
人行選在清明假期的最後一天出手,除了「遵照」在連續假期期間動手的「慣例」,也顯示日本東北大地震的後續影響並未延緩人行升息的腳步,而大陸國內的通貨膨脹威脅,才是中共官方的最大考量。
路透、彭博資訊及網易財經報導,人行昨天的升息公告中,並未提到調升利率的原因,但部分市場經濟學家認為,人行選在此時動手,可能意味大陸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突破5%,迫使中共官方繼續出重手抑制通膨威脅。
大陸國家統計局預定15日公布3月重要經濟數據,包括CPI、PPI(生產者物價指數)與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等。
日本瑞穗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說:「中國在公布3月通膨數據前就升息,其中的意義非常重大,這是個不錯的先發制人舉措。我想市場低估了政府對抗通膨的決心,以及通膨壓力。」
彭博資訊調查的九位經濟學家平均預估,大陸3月CPI年增率將達5.2%,是金融海嘯以來最高的程度,也超過2月的4.9%,遠遠高於中共官方訂定今年4%的通膨目標。
大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當前通膨仍是經濟生活中首要問題,人行再度調升存貨款利率有利抑通膨和房地產泡沫。
郭田勇昨天在個人微博寫道:「央行此前調控較多採用數量工具,出於經濟增長、熱錢等方面考慮,對價格工具有所忌憚。但數量的收緊內生性地推動價格上升,因此,此次升息也可謂順其自然。」
然而,這次人行升息不見得完全是壞消息。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慶分析,這顯示中共官方對大陸經濟的持續成長動能有十足的信心,不至於明顯受到持續升息的負面影響。
至於本季及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展望,王慶與瑞銀證券中國經濟研究主管汪濤皆預期,人行下次升息可能在6月前後,而且若屆時通膨率依然居高不下,第三季仍可能繼續升息。
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3月底召開的第一季例會中,強調穩定物價水準的宏觀調控任務,並重申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和貨幣總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