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事件如雪球般愈滾愈大,多家上市櫃食品大廠商旗下產品也遭染指,目前除直接被污染的產品遭下架外,市場粗估在消費者預期心理下,全年飲料與健康食品將因此事衝擊,產值平白損失高達200億元,解析對各大食品廠營收與獲利影響,法人指出,平均大概在2%以內,毛利有可能因此下滑,值得投資人注意。
起雲劑事件愈演愈烈,截至5月27日止已有68家業者、94項產品及177家廠商受波及,其中,上市櫃食品廠旗下產品直接遭污染者包括黑松的纖果園木寡醣乳酸菌等5款產品、台鹽美女新機產品等。事件爆發後各廠紛採取自行送驗自清動作,並快速向媒體發布檢驗結果,其中尤以泰山動作最快。
泰山發言人林俐婉表示,目前未產製相關類型產品,包括運動飲料、果凍、果醬、果汁粉或原料,所生產之飲料、點心、油品等商品,都絕不含有起雲劑等添加劑,同時所使用的包材也完全符合衛生局公告的塑化劑含量標準。
影響旺季產值約200億元
且公司從事食品製造60年餘,長期以來就堅持以「真實呈現、自然健康」為理念,給予消費者天然且無食用負擔的食品,因此,該公司所出廠的產品,均使用純天然原料,如有添加物也源自於天然萃取物,無化學原料,絕不含防腐劑,每項商品也都符合國家級的法規規範,長期食用,不會對人體產生負擔。
儘管如此,在消費者預期心理下,今(2011)年夏天飲料旺季恐怕要變冷了。法人指出,此次主要遭受污染的兩大主項產品一是飲料,另一則是健康食品,根據飲料公會資料顯示,飲料年產值高達300餘億元,其中高達200億元集中在5~9月,事件衝擊至少讓產值掉個100億元;另外,毛利較高的健康食品估也有100億元的消費停滯。
法人表示,以食品龍頭統一為例,全年非合併營收480億元中,乳飲群綜合飲料部各類果汁、運動飲料、咖啡、礦泉水、機能飲料等占比重8.5%,茶飲事業部茶飲料占比重14.06%,機能性健康食品約占比重0.62%。概估整體占比達23.18%,等於有110億元營收受影響。其次,味全全年非合併營收133億元,飲料類占16.42%、健康食品類(含營養與保健食品)4.34%。概估整體占比達20.76%,等於有27億元營收受影響,尤其旗下有健康食品直接受污染,因此品牌形象衝擊更大。
銷量估掉2~3成
另外,黑松全年非合併營收達45億元,其中飲料產品(含代工)占比重高達88.37%,而其他產品(含健康食品)占比重約0.99%,且有5款健康食品直接受污染,概估整體占比有89.29%,等於有40億元的營收受到影響。
再來,泰山全年非合併營收達70億元,其中食品、飲料產品占營收比重21%,等於有14億元營收受影響。
佳格全年非合併營收達115億元,其中營養健康機能食品類占營收比重81%,概估有93億元營收受影響。最後愛之味全年非合併營收36億元,其中飲料類產品占12%,概估有4億元營收受影響。
目前各食品廠認為,若事件不再持續擴大,僅一個星期的效應,那麼預計影響相關產品的營收估在2~3成,不過,如果事件無法冷卻,卻擴大層面持續發展,媒體效應連續長達兩個星期以上,那麼衝擊可能高達3成以上。
層面太廣 通路商也受害
一食品高層主管表示,台灣食品從來沒有發生如此大規模下架情形,且品項與品牌之多也創下歷年之最,現今即使各廠極力自清,企圖挽回消費者的心,但可能效力有限,目前已有廠商降低進料數量,避免雙重損失。
事實上,除食品廠受衝擊外,食品零售通路商同樣遭受影響,尤其便利商店進入暑假旺季,飲料占營收比重相當高,受此事件影響,不僅遭下架貨品愈來愈多,排面非常難看,近幾日來飲料銷量大幅萎縮近5成才是讓人擔心的事。
【完整內容請見《理財周刊》562期,請至各大連鎖書店/便利商店購買;或訂閱理財周刊電子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