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的家庭成分是「黑五類」,因而常常被外面的小孩欺負。每當受盡委屈凌辱,垂頭喪氣回到家�,我連吐一個字出來訴苦的力氣也沒有了,家�的人都變成了一個個面目模糊的影子。我根本沒有氣力睜開雙眼看清楚周圍的一切,整個世界似乎悄悄地在腳底溜走。我呆坐一角默默地吃著母親煮的飯。吃著、吃著,母親的輪廓漸漸清晰起來,可我還是說不出話來,只曉得向母親報以微笑。 桌上的飯菜冒起的蒸氣驅散凝固在屋內的模糊,體內暖暖的飯氣召回了溜走的一切意識。從那個時刻開始,屋內顯得明亮了起來。吃過飯,渾身溫暖,我坐著微笑,挺起胸膛再面對這世界。給我帶來滿足的不僅是那一頓飽飯,更還有弄出那頓飯的窩心的愛、飽滿的精神和希望。外面的世界再也不可怕了。在人生的低潮,一頓飯不僅可以補充體力,更可以洗滌心靈、振奮精神。腦海中勾起這些舊時情景,我跟自己說:食物又豈止是物質而已,更還是精神食糧啊。
解放時,我年紀小,我們被抄家而一貧如洗。外面總是氣氛緊張、風風雨雨,整個世界都像給蓋在漆黑�那樣,前程更是個沒有人敢碰的話題。可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過一頓熱騰騰的飯後,氣氛馬上熱鬧起來,先前的霉氣一掃而光,無論是心�還是屋外都像是露出了曙光。那一頓飯就像魔術那樣將一家人團結在一起,形成一股天崩地裂也不怕的澎湃精神力量,就像是燃點起排除萬難的希望火炬那樣。我一直相信這便是食物精神元素的魔力了。
我是個特別樂觀、快樂的人,這固然是上天的眷顧,我生長在一個愛吃的家庭也塑造了我的性格。或許正是因為我樂觀快樂,故此我特別愛吃吧。感恩之心是快樂的泉源,食物帶來的滿足感則不斷提醒我活著有多好,使我充滿感恩之心。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慶賀今生,因為生命是上天賜與的恩寵。《聖經》說,人背叛上帝吃了禁果,從此帶著原罪從伊甸園墮落到凡間。在凡間,耶穌的恩寵替我們贖罪,直到祂的第二次降臨。祂以自己的身體和鮮血救贖我們。祂說,喝這杯酒,這是我的血;吃這塊餅,這是我的身體。酒和餅代表救贖我們的聖體。為什麼耶穌不是拿黃金珠寶或財富,而是拿卑微的食物來救贖我們?因為食物是神聖的。
我們分享食物,也因而分享上天的恩寵。故此我們會跟家人或朋友分享食物,但不會跟敵人這樣分享。當我們做出邀約:「來,讓我們一起吃頓好的。」我們其實是在說:「來,讓我們做好朋友。」這便是食物與人的關係了。這也是上天賜與我們食物的意旨:愛你的鄰居。
生命是上天的恩寵,而滋潤和維持我們生命的正是食物。生命與食物,兩者有著緊密的關係。若然生命不僅是物質還是精神的體現,故此是神聖的,那麼滋潤和維持生命的食物又怎可能只是物質而不同時是精神的食糧?正如我們尊重生命那樣,人生下來便有了尊重食物的直覺。
食物不僅是唯物更是唯心的,故此我們不單只會吃得飽滿,更會食得快樂。如果食物只是唯物的,那麼吃飽便猶如性事那樣,只有快感而無快樂。如果只有性而沒有愛,我們只會有快感而不會有快樂,因為只有滋潤愛情的性事才會觸動靈性的昇華,否則那只是官能的摩擦而已。孔夫子說食色性也,因為兩者都是體現聖靈的生命延續。
卓越的廚師不但會煮出令人吃得痛快的美食,他的傑作更還會令人吃得感動,因為他不僅用上烹調的技巧,他更為食客奉上愛。出色的廚師都有個赤子之心,都對食物充滿熱情,都想透過美食為人帶來快樂。
故此我吃過最好的菜都是廚師朋友替我庖製的,而我吃到的不只是味道,還有他奉獻的心意和人情味。我個人的經驗,食米其林三星大廚的傑作並不認為好吃;在我而言,味的最高境界是人情的交流,故此朋友煮出來的人情味才是天下無雙的佳肴。
將有關食物的四十篇蕪文結集,主要禁不起幾個朋友的遊說:「Jimmy,我只喜歡看你寫吃喝玩樂的文章,何不將這些文章結集出版?」這些朋友當中有一位是我們公司董事會的成員,他甚至這樣勸說我好幾次。
一直都沒有認真考慮朋友的建議,直至在檳城旅遊,竟然有兩位陌生人也跟我這樣說,我禁不住便試探楊懷康社長的意見。說來奇怪,原來他也有這個想法,只是沒有跟我說而已。既然是這樣,我便義無反顧炒炒冷飯將這些蕪文結集了。
我愛吃,故此才會寫飲食文章。我愛吃,那完全是因為有位煮食超高手的母親。小時候,我要是心情差,哭啼吵鬧,母親不會生氣,而總是跑進廚房替我弄點東西吃。弄好了便笑著對我說:「來,嘗一口。」嘗過一口,我便馬上會化悲愁為快樂,忍不住一面吃一面笑。
當我吃東西時,母親便坐在那�,笑咪咪地望著我。待我吃完,便擁我入懷,輕聲哼起歌兒讓我睡過去。這是我最幸福的時刻。是的,我在幸福中成長,因為我有位疼愛我的母親。是的,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活在愛中。
我今年六十一歲,而母親也快九十九歲了。我們還常聚在一起吃飯,有時母親仍然會像過去那樣,坐在那�眯起眼望著我吃東西,慈祥地對我微笑。她已抱不起我了,但仍很疼愛我,這個我是知道的,我是永遠都知道的。媽媽,我愛你。
媽媽,我把這本書獻給你。
本文作者為壹傳媒集團主席,此文為其新書「肥佬黎食遍天下」自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