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灣觸控面板出貨量仍保持全球第一,2011年市占率約48%,表現與去年相當。然而,緊追在後的中國大陸業者積極向台灣挖角人才,領先的日韓業者一方面掌握先進技術與關鍵材料,又有自有品牌產品作為自產觸控面板出海口,台廠雖暫時領先,實際上卻四面楚歌。拓墣認為,「打入品牌大廠供應鏈」、「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將是保持台廠領先地位的兩大優先策略,積極研發「內嵌式觸控技術」及「One Glass Solution」等新世代技術,才是台廠長期的保命符。
想接品牌大廠訂單? 良率 成本都要顧
台面板廠力求翻身? 陸廠短期威脅小
拓墣預期,2011年全球觸控面板市場仍由台、中、日、韓等四大勢力主導,台灣觸控面板目前出貨量仍位居龍頭寶座,今年全球市占率將達48%,與2010年大致相當。在技術方案上,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無疑已成為智慧手機的主流選擇,但如何在更大尺寸的市場提供高良率、低成本且性能可靠的解決方案,則是觸控業者致力於克服的研究方向。
其中台灣面板和彩色濾光片廠為因應觸控潮,正積極重整生產線,轉移中小尺寸舊產線至創新性顯示技術或投產觸控面板,以去化過剩產能,強化5代以下產線利用率。拓墣認為,觸控需求倍增對台灣面板大廠來說,無疑是東山再起的新契機,除了加快IPS面板研發與量產速度並切入觸控模組技術之外,更應積極整合一條龍觸控產業線,才能發揮集團資源效益以擊敗競爭對手。當然,此舉將對規模較小的觸控業者造成衝擊,因而需提升自己的技術實力或客製化彈性才行。
而作為觸控產業後進者的中國大陸廠商,受惠於山寨和白牌市場需求,預估今年全球市占率將快速提升至20%。為搶進品牌大廠供應鏈,中國大陸業者近年積極從台灣挖角許多研發人才,但由於品牌大廠對觸控面板品質要求高,且大陸生產設備和作業人員技術能力與台、日、韓仍有落差,使得大陸製觸控面板良率最多只達五成,短期內威脅有限,但仍是台廠值得注意的對手。
韓廠掌握先進技術專利? 日廠具有關鍵材料優勢
拓墣認為,目前對台灣威脅最大的其實是韓國和日本廠商,但三方各有優勢:台灣擅長量產,韓國技術領先,日本則掌握關鍵材料。例如,觸控面板正朝向結合表層玻璃和觸控感應器的「One Glass Solution」,以及將觸控感應器內嵌於面板中的「內嵌式技術」發展。Samsung的智慧手機Galaxy S,即是將觸控技術內建在AMOLED上,省去中間的ITO玻璃夾層,讓產品更加輕薄。日本則是掌握可取代ITO玻璃的ITO Film、導電膠、光學膠等上游關鍵材料。
事實上,台灣也有關鍵材料的生產廠商。在新技術方面,可發展ITO之有機或無機替代材料、掌握軟性薄膜及基板技術,或在Cover Lens的材料上採用新塑膠材替代較昂貴的強化玻璃或PMMA塑膠板。
拓墣建議,目前在觸控面板模組製造上已扮演領導地位的台廠,轉型做高階產品不是當務之急,業者應積極提升產品良率,盡快進行關鍵材料、觸控面板模組技術,以及面板大廠的上中下游整合,強化系統整合優勢,提供品牌廠全方位解決方案,才能將日、韓與中國大陸等追兵遠遠拋在後頭。
國內先進技術發展現況
目前在內嵌式觸控技術中,大致上有四種技術:內嵌光學式(In-Cell Photo)、內嵌電容式(In-Cell Capacited)、內嵌電阻式(In-Cell Resistive)三種內嵌整合於顯示面板的技術,以及整合於最外層濾光片的表面電容式(On-Cell Capacited)技術。未來比較被看好的則是內嵌光學式與內嵌電容式。
為了拉高技術專利,台系、日系與韓系廠商紛紛搶進內嵌式觸控面板的技術開發。國內以友達自行掌握的內嵌電阻式觸控螢幕技術,可做到20.1吋以下;友達與達虹合作的內嵌電容式觸控螢幕,則已經可做到32吋以下。而內嵌光學式觸控面板仍面臨良率、除雜訊與尺寸限制等問題,國內業者唯劍揚科技率先克服技術層次,製造良率首先達到90~95%,且在今年台北電腦展中,領先發表「內嵌式10點手指觸控解決方案」。
至於結合表層玻璃和觸控感應器的單板觸控玻璃解決方案,產業上亦稱為「One Glass Solution」或「Touch on Lens」,其優點在於成本將大幅降低,並且在生產速度及良率表現上較佳,對許多具有成本策略考量的廠商,相當具有吸引力。國內業者以達虹已於2009年即量產此產品予筆記型電腦廠,2010年第4季時小尺寸的部分也開始導入量產,目前正在進行強化玻璃經切割後,保持玻璃邊緣強度的技術開發。
拓墣預測,2011年功能手機出貨量為7.98億支,智慧手機3.88億支,其中觸控面板在功能手機的滲透率為33.8%,智慧手機滲透率則高達87.5%;加上平板電腦的大量出貨需求,上述三種產品即占整體觸控面板需求的70%。由於平板電腦尺寸多在7~12吋,大小約為智慧手機的6倍,預估將成為下一波推升觸控面板需求成長的關鍵。
儘管市場需求龐大,但觸控面板仍然供過於求。拓墣表示,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仍為品牌大廠掌握,唯有打入品牌大廠供應鏈,甚至成為其長期合作夥伴,才能確保訂單不虞匱乏。然而,品牌大廠對技術品質和成本控制的要求極嚴,小廠無論資金或技術良率都較難滿足其嚴格要求,只有技術優於同業,生產良率達八成以上,又有系統整合資源可壓低成本的大廠,才較有機會接獲品牌廠訂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