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牙痛10幾年 人瑞看錯門診


【櫻前線JAPANESE電子報】帶你認識日本文化,讓日語學習不再侷限於傳統教科書,更貼近生活。 藝術不該硬學,藝術是用來玩的!!【小典藏】獻上最無壓的美學饗宴,隨時歡迎您與孩子一起用藝術玩生活!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1/11/14 第337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婦車禍腦死 捐大體救6家庭
醫生綽號好呆 開的藥 有效!
健康焦點 偏鄉學童看牙 回家當解說員
研發輔具奪獎 氣切患者重獲新「聲」
保健優概念 心臟超音波 幫竹科人防心病
牙痛10幾年 人瑞看錯門診

醫藥新知
 
婦車禍腦死 捐大體救6家庭
記者林佩均/潭子報導/聯合報
蔡姓婦人11日騎乘單車遭機車酒駕男子追撞,送醫急救,前天下午院方宣告蔡婦腦死,蔡婦家屬表示,「願意捐出媽媽身上器官」,遺愛世間。昨天上午順利進行器官摘除手術,將有6個家庭受惠。

警方表示,手術進行中,潘男不斷向蔡婦家屬道歉「對不起…對不起…」,蔡婦女兒則認為潘男年紀輕、不懂事,不責怪他反而不斷向檢察官求情,「我不希望他被關、再給他機會」,聽到的人不僅鼻酸,也打從心底深深佩服這無私精神。

61歲家住北屯區的蔡金美是慈濟會員,在鄰居眼中是位「開朗、熱心助人」、「不願與他人計較」、「愛作善事」的平凡婦人。11日蔡婦騎著腳踏車出門上班,到潭子區中山路與大新路口遭受後方酒駕機車騎士潘姓男子追撞,頭部重創,緊急送往潭子慈濟醫院。

潘男 (21歲)供稱,晚間替朋友慶生喝了4、5瓶啤酒,隨後各自騎機車陪同朋友回家,行經中山與大新路口先從汽車左方超車,騎回右側「沒注意到就撞了」。警方趕抵現場,測得潘男酒測值0.55毫克,頭部與左腳受傷、機車車頭破損。

蔡婦送醫急救因頭部重創、顱內大量出血,醫生於前天下午4時許判定腦死。蔡婦家屬雖悲痛不已,但仍依照母親生前熱心為民服務的善心,決定昨天早上進行大體器官捐贈,預計共有6個家庭受惠。

 
醫生綽號好呆 開的藥 有效!
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聯合報
「那位好呆(閩南語呆、傻意思)醫師開出的藥真有效」屏東市明正耳鼻喉科診所醫師余昊璋,因名字與台語「你好呆」很像,從小就被取了這個綽號,當了醫師,同事也以此相稱,病患聽到露出懷疑眼神詢問護理人員「醫師叫好呆,他開的藥有效嗎?」。

不過,很多病患發現好呆醫生看病時,都很有耐心聆聽病患說出症狀,開的藥很快就見效,反而主動幫忙介紹病患,余昊璋的綽號反而拉近他與病患距離。

35歲的余昊璋,台南人,因名字諧音像台語的「好呆」,同學從小就取他這個綽號,他說,自小成績都不是最好,都剛好吊車尾上念南一中、中國醫學大學。

他說,認識的人不叫他這個綽號,他反而不習慣。醫學院畢業後,他走耳鼻喉科,先後到台中澄清醫院、署立桃園醫院、台南奇美醫院等服務,同事感得這個綽號很親切,也都這麼叫他。

他與已在屏東市勝利路執業的林明正是醫學院同學,禁不起林明正一再邀請,兩個多月前,加入同學診所,為屏東病患服務。

很多病患或家屬聽到這個綽號,心裡有疑問,還會偷偷問護理人員「醫師叫好呆,他開的藥有效嗎?」護理人員總回答,「醫生雖好呆,特別用心看病,藥保證有效」,加上他親切問診,指定他看診的病患也多了。

 
健康焦點
 
偏鄉學童看牙 回家當解說員
記者紀文禮/仁愛報導/聯合報
南投縣牙醫師公會昨巡迴醫療團,到仁愛鄉合作國小,為小朋友做口腔健廠檢查及齬齒治療,這項「送愛到偏鄉•牙齒好健康」的義診,鼓勵偏遠缺乏牙醫資源的合作孩子們,成為社區潔牙「小小解說員」。

這次的巡迴醫療服務,由南投縣牙醫師公會醫療資源缺乏區小組,組長高大權醫師領軍,單程開車超過2個半小時才能到達的仁愛鄉合作國小,為合作學童逐一口腔檢查,潔牙示範解說及蛀牙義診。

高大權說,合作國小地處偏鄉,平日不容易到醫院檢查牙齒,再加上有時候沒做好潔牙工作,因此大都有蛀牙的現象,這次由牙醫師到學校為學生服務,除希望改善學生的牙齒健康外,見到小朋友對於醫師帶來的工具非常好奇,也才知道許多小朋友是第一次坐上診療台,更讓人深切感受到偏鄉口腔保健教育的重要

校長劉永健說,南投縣牙醫師公會巡迴醫療團義診同時,隨行的護士也趁機向學生宣導口腔衛教,並鼓勵學童立志將來當一位為大家服務的牙醫師。

南投縣牙醫師公會組成的巡迴醫療團,將每個月固定到偏鄉學校為學生檢查口腔健康,並教導學生正確潔牙護齒的方法與習慣,返家後成為家人和社區民眾的「小小潔牙解說員」。

 
研發輔具奪獎 氣切患者重獲新「聲」
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聯合報
中華民國無喉者復聲協會名譽會長黃東源在十五年前得了喉癌,開刀切開喉嚨後,發現輔助講話器不符合患者說話的需求,十二年來蒐集上百位類似個案,研發更容易使用的「氣切患者發聲輔具」,分別獲波蘭發明展及台北國際發明展金牌肯定。

黃東源說,咽喉癌、食道癌等上呼吸道病變患者,可能都得接受切開喉嚨的氣切手術,用一根管子從體外連接氣切孔和嘴,才能順利說話。過去這種輔具不夠精緻,既不舒服,也容易因變形而漏風,聽不清楚患者說的話,也容易淤痰長菌。

深受氣切之苦的黃東源費時十二年,收集一百位多位使用發聲輔具氣切病友的需要,改採可高溫殺菌的醫療級矽膠為材料,修改多數患者都適用的連接頭角度,並改良輔具上的氣門,患者不再需要每講一句話就把講話器移開嘴邊換氣,說起話來更輕鬆。

黃東源說,罹患癌症切除喉嚨或舌根的,大都是中老年人,頓時失去講話能力,不僅無助、自卑,也會有自閉及憂鬱傾向。黃東源曾嘗試傳統發聲輔具,也用過聲音像機器人的電子發聲器,花了五、六年才學會用食道講話。

最近「學會」說話的王先生,因喉癌和舌根癌切除喉嚨、舌頭,術後嘴巴只能張開零點八公分,對再度說話幾乎不抱希望。黃東源說,王先生十分失落,每遇朋友來探,都忍不住落淚。後來經他指導使用氣切發聲輔具後,立刻能說出完整的句子,兩夫妻高興得睡不著,立刻打電話給南部的年邁母親說「我可以講話了!」

 
保健優概念
 
心臟超音波 幫竹科人防心病
記者李青霖、王慧瑛/新竹報導/聯合報
交通大學EMBA校友會,邀請台灣先天性心臟病關懷協會理事長陳豐霖為新竹市舊社國小低年級學生做心臟超音波健檢,發現450名學生竟有20名先天性心臟疾患,陳豐霖提醒,適時做心臟超音波篩檢,很有必要,而且只要簡單手術,就能解決問題。

陳豐霖是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先天性心臟科主任,10年來,為大台中國中、小1年級新生作心臟疾病篩檢,在34萬7673名學童中,發現心臟異常有9千多人,疾病發生比例每千名有28人,其中,僅20%學童檢查前已知,超過80%篩檢才發現。

陳豐霖提到,許多先天性心臟病,平常沒什麼徵兆,一旦發作,卻要人命。至於竹科人壓力大,醫師建議自費做心臟超音波,及早發現問題。

舊社國小校長楊錫溱說,已有學生家長告訴她,已安排孩子寒假時手術,約需住院一周,本月將安排陳豐霖與被檢查有問題的學童家長們座談;她說,負責安排此次檢查的家長、也是交大EMBA的曾世憲表示,如果學童家境不好,交大EMBA校友們負責協助。

月前,一名大學女生在新竹某遊樂區玩激烈設施,突然休克,恐成植物人,更早之前,一名竹科工程師因過勞,心肌梗塞倒在電腦前,另名工程師參加鐵馬賽,也因心肌梗塞死在路上。日前竹東榮民醫院一名醫師出國旅遊,返國門前,也因心肌梗塞枉死桃園機場。

太多的案例,數也數不清,陳豐霖說,許多疾患是因先天性心臟病未發現,加上工作勞累或從事激烈運動,沒適度休息所致,「如果早一點做篩檢,自我警惕,意外可以終止」。

事實上,許多先天性心臟疾病個案未被發現,關鍵在於臨床表徵多樣,讓家長以為是感冒、過敏或腸胃疾病,既浪費健保資源,更易造成悲劇。

馬偕新竹醫院心臟內科主志醫師劉俞旻說,心臟超音波健保沒有給付,自費一次約4000-4500元,先天性心臟病比例不高,加上心臟超音波儀器相當貴,所以政府尚未推動全面篩檢。

 
牙痛10幾年 人瑞看錯門診
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聯合報
嘉義百歲人瑞許邱首因三叉神經痛十多年,一吃飯就痛得不得了,家人以為她牙痛,卻老是治不好,痛到她想喝農藥一了百了,直到接受加馬刀放射治療,才治好宿疾。她在家人陪同下,到台中市感謝醫師黃全福醫治,讓她重拾笑顏。

台中市北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部加馬刀中心主任黃全福說,三叉神經痛多因血管硬化,走向改變,易壓迫到三叉神經引發,好發於50歲以上民眾,由於常出現在臉頰、下頷,吃東西時特別痛,六成病患誤認牙痛,甚至有病患因此拔牙。

黃全福指出,三叉神經痛是單側、觸電般疼痛,通常在日常動作時如洗臉、刮鬍子、進食,甚至吹風引發疼痛,唯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能解除疼痛。

許邱首在85歲時吃飯時右臉會痛,痛到無法好好進食,家人很擔心,以為她牙痛,但就診後查不出原因,後來被診斷是三叉神經痛,服藥也未見效,又因年紀大,不適合接受傳統的開顱減壓手術,只好強忍疼痛度日。許邱首形容,當時痛到想喝農藥一了百了。

許邱首的兒子因聽神經瘤,向醫師黃全福求診,接受加馬刀治癒後,得知加馬刀也可運用在治療三叉神經痛,5年前,帶媽媽就診治癒,去年許邱首左臉又出現三叉神經痛,再度接受加馬刀治癒,如今她不但可以開心進食、唱歌,還可以下田幫忙。

醫師黃全福說,三叉神經痛以藥物治療,可能有副作用、抗藥性。傳統的後顱窩減壓手術需全身麻醉,風險高,加馬刀是放射手術,治療原理是藉由201條γ射線交叉於一點,一次破壞病灶,約有一成出現臉麻副作用,優點是精確度高,誤差為0.15毫米,約為一根頭髮寬度,病患隔天就可以恢復居家生活。

 
21世紀版的亞洲絲路
匯豐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認為,新興地區的貿易與資金流動在未來四十年可能會成長十倍。他把這種新的連結稱為「二十一世紀版的亞洲絲路」,且「將會徹底翻轉全球經濟」。

東漢天文異象解謎
《後漢書》紀錄了中國東漢、西元185年的一場天文異象,一顆星星閃耀空中8個月,後來被天文學家認為是超新星,而最近科學家則解謎為何當時會突然有超新星閃耀空中。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