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金馬獎影后、影帝日前出爐,鏡頭聚焦的,不只是得獎瞬間的喜悅,還有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的心情,及揭曉瞬間的情緒轉折。
揭曉最佳女主角時,鏡頭前的影星葉德嫻,微笑、鼓掌,還雙手合十,有時微搓雙手、托著下巴;秦海璐始終微笑以對,偶爾轉頭、掩嘴微笑。相較之下,陳妍希情緒明顯,肢體語言也最為豐富,她緊握旁人之手,試圖穩定緊張情緒。
而舒淇,在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楊聰財看來,是四位入圍者裡,相對最「面無表情」、肢體動作也最少的一位,除偶爾微笑,不管是焦慮或期待之情,完全未顯現在臉上。
楊聰財認為,陳妍希的肢體語言反映她的入行資歷,帶有撒嬌、討救兵的味道,這不太可能出現在葉德嫻身上,會顯得有些不恰當。
至於入圍的最佳男主角,扣除未出席的葛優,等待揭曉時,劉德華表情相對嚴肅,偶爾穿插笑容,彭于晏、王千源幾乎都是微笑以對。
不過,新竹關西培靈醫院院長李光輝說,仔細觀察,宣布最佳男主角的一瞬間,有人雙手雖鼓掌,臉部表情卻有些許「凝結」。這些反應與年齡、人生閱歷有關,其實,風度「也可以練習出來」,從戲裡延伸到戲外。風度可以練習,人生歷練也有助於情緒控制。
精神科醫師從心理層次分析,在只有一人得獎的情況下,除了「希望是自己」,還可能有「最好不是他」,這常出現在競爭者資歷並非旗鼓相當的情況下。楊聰財說,這也可以解釋,一旦得獎者大爆冷門,未得獎者可能沉默以對,甚至跳出來力挺該由誰得獎,需要調適的時間也相對較長。
李光輝說,站在觀眾角度,或許會希望看到未得獎者展現風度,恭喜他人,符合社會期待;但他認為,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不批評評審、其他對手,真情流露又何妨,適度落淚、表現失望,並自我期勉下回要更努力,反而有助從挫折中恢復,還能搏得同情及鎂光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