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兩名留日女學生日前驚傳駭人命案,日本警方積極展開調查及緝兇行動,在我國駐日單位提供協助下,家屬已趕往處理相關事宜。發生這樣的事件,國人無不心中抱持深切哀痛。 看著照片中兩位女生花樣年華的活潑身影,讓人很不捨。年輕的生命消逝,家屬憤怒、恐懼、脆弱、憤恨、愧疚、失控及情緒退縮,都屬正常反應,如能經由適當管道宣洩和敘述,可助情緒紓發,有力量面對未來生活。 意想不到、突然情況下的親人死亡,特別容易引起家人嚴重、強烈且複雜的傷慟反應,家屬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去調適因應,並需要多方面協助,包括: 1.親友協助:家屬可能有憤怒到狂怒的情緒反應,甚至有攻擊他人的衝動,藉由宣洩和敘述,其強度和力量可減輕,一旦想法能被說出,被傾聽、認可、瞭解、不加批判的接受,就不用付諸行動了。家屬亦可能將憤怒轉移到身邊的人,此時焦躁和自我控制的門檻降低,親友宜給予適當包容。 2.司法協助:相關單位,如司法社工或是法律扶助基金會工作人員應主動提供協助,例如在出庭或配合調查時,最好有熟悉法律程序及心理輔導背景的專業人員,肩負關注及陪同任務,減少家屬在悲傷情緒之餘,必須再度承受面對陌生事務時的驚慌失措。 3.媒體自制:媒體報導事實時,多一些敏感、尊重以及關懷,家屬或許有需要獨處的時間和空間,不宜太過干擾家屬的生活或情緒。雖然媒體強調大眾知的權利,但家屬若覺得不舒服,亦有拒絕接受採訪的權利。 4.必要時求助專業:家屬的情緒退縮,是為了在悲劇中找到意義,他們沒有情緒能量去注意他人。經過個別心理治療或是團體治療,家屬能建立一個重返生活的橋樑,重新創造和家庭、人際、社區互相依靠的感覺,藉由再度連結,重拾有功能的生活。 涉及刑案的死亡,打破了我們有權利擁有生命的信念,直接撞擊我們生命中極度重視的價值。我們看重生命,相信如果自己行得正、不傷害別人、遵守法律,就會受到公平待遇,而如今這樣的信念受到挑戰,讓人覺得無力、挫折,且失去希望。 此時,家屬最需要的是外在系統協助,無論是掌握有關正常和預期悲傷反應的知識,或是刑案的完整資訊、對司法體系的期待等,都可讓家屬瞭解什麼是可以做的,有方向的憤怒帶來能量,可激發家屬深刻的力量。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