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振南】 一般主力在操縱股價時,還會遮遮掩掩,外資在台股操作,卻是大張旗鼓、肆無忌憚的發表研究報告左右股價走勢,外資顯然就是台股最明目張膽的主力!投資人該如何判斷? 擁有跨國資源的外資券商研究團隊,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其出具的研究報告經常被市場或媒體擴大解讀,彷彿外來的和尚會唸經,研究報告的渲染力令投資人生畏。但是同樣的研究報告卻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的看門道,我們歸納出三點關注與三點留意,協助投資人判斷… 關注一、投資評等 中立轉折點 隱含外資看法更迭 一般來說讓投資人傷腦筋的是,外資研究報告充斥著許多術語,令人眼花撩亂。事實上,這些名稱只是券商的噱頭,幾乎各家外資券商都有一套自己的投資評級,例如有些券商的投資建議有3級,「賣出」(Underperformance)、「中立」(Neutral)及「買進」(Outperformance),有些券商,投資建議分成5個等級,例如荷銀證券,除了強力「買進」、「強力賣出」與「中立」之外,另有增加持股(Add)及減少持股(Reduce)兩種等級。 就外資券商的角度而言,因為外資客戶有買賣才有手續費收入,所以他們不喜歡建議中立與持有,但受限於內規與保留未來再調降的空間,一般就算要建議賣出,仍會偏好先出具中立的評等。前摩根大通證券台灣區總經理林群就認為,在分析師的評級中,最需留意的是,當評等從「強力買進」或「買進」調降成中立或持有,就隱含著賣出的意義,圈內的外資客戶多半明白箇中意涵,千萬不要以為中立是擺著不動。當然如果投資評級是一次連降兩個等級,那就表示產業或公司狀況可能出現與原先預估南轅北轍的事件,此時就該保守獲利了結先出場了。 | 三評級 | 五評級 | 評等 | 買進(Outperformance) | 買進(Outperformance)、強力買進(StrongBuy) | 增加持股(Add) | 中立(Neutral) | 符合大盤比重(MarketWeight)、持有(Hold) | 賣出(Underperformance) | 減少持股(Reduce) | 賣出(Underperformance) | 在分析師的評等中,最需留意當評等從「買進」或「強力買進」調降成中立或持有,就隱含著賣出的意義。 | 關注二、目標價 目標價以大盤漲幅為基礎往上加 投資人在報章頭條時常可以看到某某外資調高目標價到XXX元,心裡總是想著能搭到外資順風車,但看到外資目標價可先別太衝動。首先按照外資券商規範,若個股的評等為「買進」,目標價必須是要能打敗大盤超過10%以上漲幅(依各家券商有所不同)。 舉例來說,若策略分析師認為未來一年大盤指數有20%以上的漲幅空間,則分析師給予「買進」的條件是,個股的目標價必須有30%以上的溢價,所以多數分析師提出的目標價確實高的離譜,並非分析師故意誘導投資人,「買進」「賣出」還是必須搭配財務數據,目標價參考就好! 關注三、財務數字 以閱讀產業報告為主 外資的研究報告所包含的財務數據不外乎過去幾年的營收、獲利、毛利趨勢變化、殖利率等。投資人可一目了然公司未來的發展如何。但由於外資券商研究部與投資銀行間的關係曖昧,有時為了協助該公司順利籌資,或是其他總總攸關分析師績效的追逐評等,恐會讓個股評等失真。 因此外資圈老手就建議,閱讀外資的產業報告應重視產業報告更甚於個股報告,從產業報告中尋找相關線索,學習分析師如何分析個股的邏輯。在每期的金融家月刊【向大師學習】的單元裡,也都有關於產業研究的專題,教您如何深入的分析產業。 留意一、研究報告並非爾虞我詐 首先有一點要釐清的是,外資體系可分成三大類,外資券商、海外資產管理公司、外資自營部,但真正握有大筆資金可投資台股的不是這類出具研究報告的外資券商(如花旗、摩根大通證券等),而是國際上知名的基金資產管理公司(如富達、富蘭克林等)。簡單的說,這類外資券商的工作是在向海外資產管理公司出具報告「推薦」股票,因此外資券商分析師的客戶就是海外資產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人。 不過,無論外資券商分析師的看法是如何,都僅是提供海外資產管理公司「參考」的依據,至於這些經理人買不買單,就不一定囉!個股建議是如此,大盤盤勢看法更是如此,因此,『外資券商的建議,是不能與 外資在台股的動向畫上等號,且外資券商不在少數,看法也大相逕庭。』大多時候,這些外資重量級的客戶,其實對要不要買這支股票,心中早就有了想法。有些時候,他們反而比較希望我們提供對這個產業獨到的觀察,或是更加確認自己的操作模式內心自我印證。 留意二、時間落後 投資末班車 外資券商出具的研究報告,為求即時服務大客戶,分析師會先用電話告知,因此穩居報告食物鏈的最頂端,接著可能是Bloomberg這類型的資料庫公司,然而因收費昂貴,一般投資人難以取得第一手的資訊;再來就是國內投信透過外資投信取得管道,翻譯後提供本土券商參考;最後才是經由媒體彙整後的資訊,一來一往之間就會產生很大的時間落差,所以常常報告出來,股價也已經反應完結果了。 留意三、群起效尤 分析師跟進調整評等 外資可著墨的個股多半是大型績優股,特別是公司透明度很高的大型電子股。敏銳的投資人應該不難發現,每當公司舉辦法說會後,便會吸引一堆外資券商分析師一窩蜂跟進調升、調降評等與目標價。原因不外乎與外資圈驚人的紅利績效生態有關,一旦市場資金開始追捧單一個股,受限於可投資標的有限,而外資分析師績效又多以大盤作為Benchmark(大型電子股與大盤連動係數高),所以才會經常出現外資在空頭市場時紛紛下修個股目標價打落水狗的情形,多頭市場紛紛調升目標價追捧個股以求績效不落人後。 整體而言,外資報告對台灣股市仍具有強烈的多空影響力,礙於外資調整評等原因複雜,投資人如何心中有把尺,盡信研究報告不如沒有報告,增加閱讀外資的產業報告甚於個股報告,學習分析師如何分析個股的邏輯。把外資的調整評等,做為印證自己買進的理由跟支持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