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外資圈十餘載的陸行之,兩年前轉赴巴克萊證券後光芒依舊不減;鮮少接受媒體採訪的他,接受本刊獨家專訪,暢談在外資圈打拚的甘苦,揭開他成為外資圈長青樹成功的祕密。 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正準備要到巴克萊資本證券上班的陸行之,在缺席一季的台積電法說會後,再度坐進第一排法人桌,準備向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提問。會場司儀孫又文以「不知接下來要到哪裡高就」的介紹,幽了陸行之一默,當天,張忠謀還「破例」讓陸行之問了三個問題。 除了半導體產業大老闆對這位「外資金童」禮遇三分,連續五年稱霸《機構投資人》雜誌(Institutional Investor)與《亞元》雜誌(Asiamoney)票選亞太區最佳半導體分析師,也成就了陸行之「喊水會結凍」的地位。剛竄起的高科技企業渴望他來拜訪,就連張忠謀在法說會上也特別在意他。 用熱情趨動努力 大咖分析師馬步一蹲十幾年 明星分析師光環,未曾讓陸行之沉醉在掌聲中而有一絲懈怠!十幾年如一日的分析師生涯,到現在陸行之依舊是早上七點前進辦公室,忙到晚上八、九點才回家。 受訪時,他指著自己的臉說:「前陣子我的半邊臉全垮了,醫生說是病毒感染,有好一陣子,我連笑都不能笑!」「這種從早操到晚的生涯,若非我有高度興趣與熱忱,怎麼可能撐到現在?」 陸行之的報告一出手,財經媒體爭相引用,但他對媒體刻意保持距離。不過,他道出想當分析師的一段陳年祕辛。在美國念研究所時,他常常將自己對科技事物的想法,投稿到台灣財經媒體,「每當看到自己的文章登出來,心中雀躍之感莫名,更加深了我擔任產業分析師的信念。」 父親從事直銷生意的陸行之,家境不錯,但離「家世顯赫」還有一大段距離。從美國留學回台的他,與大多數人一樣,四處投履歷找工作。 陸行之回憶:「當時找我面試的只有四家公司,最後我選擇日盛證券。為了報答日盛慧眼識英雄,我把自己當好幾個人用,一年內,從傳產業看到科技業;那時台灣還不流行『供應鏈』的概念,但我會根據美股收盤剛發生的事情,連動到台股,老闆對我的積極表現另眼相看。」 深具潛力的陸行之很快嶄露頭角,一年後,在恩師平博威力薦下加入柏克萊證券(BZW),也就是巴克萊資本證券的前身,正式踏入外資圈。之後,柏克萊證券被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證券合併,他與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夏鮑文(Bhavin Shah)共組團隊,鋒芒初露。 睿騰管顧總經理王安亞回憶,二○○○年他在花旗集團全球資產管理部門時,就對當時在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證券的陸行之印象深刻。他當時不太懂亞洲市場,台灣科技業消息大多是陸行之提供,「陸行之研究模型做得非常仔細、基本功夫扎得很深,是個非常用功的人。」 陸行之聲勢逐漸與夏鮑文平起平坐,只是,一山通常容不下二虎,適逢所羅門美邦證券(花旗環球證券前身)欲建立亞太區半導體研究團隊,在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陳衛斌的盛情邀約下,陸行之跳槽所羅門美邦證券,開啟職場生涯的黃金十年。 日商大和證券亞太區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陳慧明不諱言指出:「陸行之是個非常會行銷自己想法的人。」一位與陸行之關係非常好的國際機構投資人就形容:「要是讓陸行之逮到機會介紹最近所看好的IC設計標的,他可以花一個小時不停地講,講到眼睛發亮!」 研究不分大小 放下身段拜訪小公司,建立高層人脈 一○年,陸行之毅然決然離開一手建立的花旗環球證券亞太區半導體研究團隊,來到巴克萊資本證券,重新打造一支團隊。轉到新東家,陸行之發揮拚命三郎個性,研究報告一篇接著一篇,震撼外資圈。 例如,今年甫上櫃掛牌的電子束檢測機廠漢微科,以三○六.五元收盤價成為半導體設備商股王。當時法人圈傳閱一份漢微科的研究報告,即是由陸行之與同事侯明孝兩人操刀,讓人見識到陸行之與其半導體研究團隊點石成金的功力。 再將時間點拉回到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當天法人圈也傳閱著一份由陸行之與吳秉恆兩位分析師聯手掛名的「砷化鎵」產業研究報告,所納入追蹤的個股股價更是連番大漲,成為去年底最具爆發力的中小型股。 一個是「電子束檢測機」、一個是「砷化鎵」,外人怎麼看,都不會將這兩項產業與外資圈聯想在一起。原因很簡單,現階段這些產業規模實在小到不行,成交量太有限,對大部分的外資投資機構而言,都不願投入資源,納入研究範圍。 喜歡挑戰的陸行之,顯然不甘於僅針對大型權值股進行「產業消息追蹤與投資價值判斷」,在小型股當中尋寶的挑戰,現在成為他的最愛之一。他詼諧地說:「我很喜歡看小公司,我甚至還看過年營收與我年薪差不多的公司!」...《詳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