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幾年大陸各地區、各行業普遍存在的缺工與招工難問題,多數企業的解決之道都是「加薪」。但「2012年度中國薪酬白皮書」卻顯示,去年大陸有高達91%的製造業企業加薪,平均加薪幅為13%,但製造業的離職率卻依然高達35.6%,居各行業之冠。針對此一現象,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彭希哲認為,這反映「錢」已經不能解決當前的「中國式用工荒」,企業要攬才、留才恐怕必須要有新思維。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和「正略鈞策商業資料中心」近日聯合發布「2012年度中國薪酬白皮書」顯示,大陸的製造行業在2011年,有高達91%的企業實施調薪計畫,平均薪資調升幅達13%。
正略鈞策顧問郝碧欣指出,「(中國)製造業的漲薪是連續的」,2010年製造業的平均調薪幅度也達到12%。雖然2012 年經濟成長率可能放緩,但仍有近6成受訪的製造業企業今年有意再度調薪,且平均調薪幅度仍將達到13%左右。
除了加薪幅度大,大陸藍領起薪成長速度也優於白領。白皮書顯示,2011年大陸專科「藍領」的起薪較前一年成長9.6%,成長漲幅度超過大學畢業生的5.2%。
郝碧欣說,「這反映了技術工人的人才缺口」。根據調查資料推估,2012年專科畢業生起薪還將成長9.5%,仍高於大學畢業生的8.7%。
雖然大陸的製造業這幾年進入連續加薪潮,但在11個調查的行業中,製造業2011年的離職率依然高達35.6%,不僅高於房地產、金融、貿易等其他10個行業,也比所有行業平均26.8%的離職率高出許多。
今天大陸的製造業在年年大幅加薪下,不僅留不住人,而且也找不到人。這份調查報告就顯示,從事製造業生產的工人,是2011年「最難招聘」的人才之一,而且製造業企業的人均招聘成本達人民幣465元(約新台幣2,232元)。
郝碧欣指出,「中國製造」現在想只靠漲薪留住工人,效果越來越不盡如人意。
對於這種現象,彭希哲接受中國青年報訪問時表示,這與大陸人口結構改變有關。他指出,中國自從實施計劃生育(一胎化)以來,出生人口就逐年下降。相應的,每年新增加的勞動適齡人口也開始減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