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小工業」啟動工業發展,目前已形成鋼鐵、鉛鋅、能源、化工、機械製造、礦用電器六大支柱產業的濟源市,是河南省西北部的工業強市,其81.4%的工業化率,遠高於河南省的平均水準。然而,打開濟源市主要工業產品目錄,最能代表濟源特色的不是軟體、手機、汽車,而是鉛鋅、鋼鐵、焦炭。 2011年,依靠物質資源消耗的傳統產業,在濟源工業總量中的比重達 60.6%;而裝備製造、輕工業、建材、食品、電子資訊等高成長性產業所占比重僅為29.8%;濟源市輕、重工業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分別為8.5%、91.5%。有色金屬、鋼鐵、化工、能源等傳統工業給濟源帶來了GDP的快速攀升。
優化工業結構 引進大廠拚轉型
濟源傳統產業雖然發展較快,但大多處於產業鏈的前端和價值鏈的低端,技術水準、資訊化程度和資源利用效率總體不高。為建設新型工業化城市,優化工業結構,濟源在傳統重工業技術升級、延伸產業鏈的同時,逐步推動輕工業的發展。全球500強企業之一富士康的進駐,成為當地打造電子產業集群,實現工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契機。
今年3月,濟源與富士康在鄭州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富士康在虎嶺產業集聚區設立的富泰華精密電子占地1,477畝,主要生產3G手機及零組件。在當地的全力推動下,第一期專案目前已全部建成投用,員工招募已超2.7萬人,日已實現產能9萬套。
虎嶺產業集聚區主任湯繼濤表示,由到虎嶺產業集聚區主動服務、貼身服務,富士康已提出要進一步增加產能的要求,計畫年產能達5,060萬套,吸納就業10萬人。經過半年來的合作,富士康對濟源特別看好,為擴大在濟源市的投資,富士康集團將生產手機零組件所需的模具生產專案全部放在濟源,正在推進和計畫建設的專案還有模具鋼、校企合作、培訓中心等。
湯繼濤指出,富士康專案全部建成投產後,需100餘家配套企業為其服務,這些配套企業涉及倉儲物流、電子零配件、機械零配件加工、生產材料、包裝材料等方方面面,會在短時間內形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帶動濟源相關產業發展。
濟源市市長王宇燕指出,濟源走的是「工業強市」之路,因為多年來堅持不懈抓工業,濟源才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才有錢來反哺農業,才有錢來投入城鄉建設。
創新驅動轉變 衝農業化城鎮化
如今提出的新型工業化,要求濟源必須推動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向創新驅動轉變、由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型發展轉變,通過育龍頭、拉鏈條、調結構、增效益,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現代工業體系,推動新型農業化和城鎮化進程。 根據濟源工業發展的「時間表」,到2015年,濟源工業總產值將達到人民幣 2,500億元(約新台幣1.1兆元),工業增加值將達到人民幣55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可達到人民幣150億元,形成大陸重要的鉛鋅深加工及特種裝備製造基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