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究以食療做為平時身體的保養以及疾病的預防,平常就應該針對自己的需求多利用各種食療做保健,而不是等到症狀出現才著手。此外,由於個人體質的差異,最好先由中醫師進行辨證,再依個別狀況給予建議,以免選擇錯誤而愈吃愈糟,例如體質太寒的人如果常吃綠豆,很容易造成腹瀉。 楊素卿中醫師特別提供以下食療,做為平時保養身體、預防中風的參考: ◆本身有高血壓,可服用三七粉(又名田七粉),早晚各1克,能夠達到活血、補血、止血、化瘀的功效,對降血壓、降血脂有一定幫助。 ◆火氣大、肝火盛、脾氣大、容易生氣的人,血壓比較容易升高,建議可多吃綠豆煮白米,取綠豆50克、白米50克一起煮熟食用,以達到降肝火功效,便祕者也很適合。 ◆海蜇皮100克、菠菜100克一起煮熟,拌點麻油、香油、醋或大蒜調味食用。 ◆番茄1顆、洋蔥半顆,加芹菜(或美國芹)2~3支,一起榨汁或煮紫菜湯食用。 ◆黑木耳1朵、雞心紅棗一起煮湯喝。 ◆冬瓜煮蓮藕、荸薺,可清熱利濕、降血壓。 ◆老人容易口乾,肝腎不足,適合以枸杞子加菊花一起煮水當茶飲。 ◆有高血壓的肥胖者,可用荷葉煮山楂,或加點羅漢果增加甜味,有通血路的功效。 ◆容易便祕者可多喝決明子茶。 ◆白木耳、黑木耳加昆菜一起涼拌,也有降血壓的效果。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