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總統蕭萬長昨天表示,亞洲各國過去強調「效率」生產導向,現已轉變為追求「創新」的成長模式,台灣善用自身樞紐位置成為「亞太加值服務中心」,讓亞洲需求與台灣密切連結,以提升經濟動能。蕭萬長說,台灣具備研發與創新能量,若積極導入科技發展與產業創新升級,更能爭取在亞洲和全球的發展空間。
蕭萬長昨天在「二○一三天下經濟論壇」發表專題演講「亞洲領航與台灣角色」。他指出,亞洲經濟體的強韌性在全球金融海嘯與歐債危機中令人驚豔,東亞更是推動全球經濟成長的火車頭。
蕭萬長強調,「注重財富均等將取代追求經濟成長的思維。」由於經濟快速發展,貧富差距擴大,M型化社會成型,多數民眾對於所得分配的改善與貧富差距的縮小有較高期待,過往追求「GDP成長」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無法讓人民感受和享受成長果實。
蕭萬長指出,未來的國家發展,經濟固然重要,但人民真切感受的幸福與快樂,更是國家領導人應思考的施政方向,也是國家發展主軸,「強調所得分配與縮小貧富差距,將更能滿足民眾期待」。
蕭萬長表示,若台灣能將國民幸福指數(GNH)納入考量,在追求經濟成長同時,以人民幸福感為依歸,相信會有更多動能;政府可借鏡瑞士、瑞典、丹麥等國,讓民眾更能感受政府施政的用心。
蕭萬長說,台灣可藉由強調人民幸福、生活滿意和貧富均等具體目標,再納入文化發展、資源保護、傳統文化保護與優良治理制度,讓人民幸福與經濟同步成長。
【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昨天表示,面對全球經濟低成長及歐美再工業化的新局勢,台灣要注意,但不用憂慮,只要走好自己的路,勇於改革,一定可以凝聚動能,開創新局。
天下雜誌昨天舉辦「二○一三天下經濟論壇」,馬總統在開幕致詞時指出,當前經濟局勢隱晦不明,歐債陰霾未解,美國復甦又慢,對高度依賴出口的台灣形成挑戰;不過今年會好轉,台灣會比去年好。
馬總統表示,亞洲的時代已經來臨,台灣應扮演更積極、關鍵的角色,過去四年多政府鬆綁不少法令,增加台灣經商自由度,但還是不夠;不論政府部門、企業或人民,仍存有保護主義心態,只有將開放和自由化程度調整好,經濟才能大幅成長。
馬總統指出,台灣一定要成為關鍵元件與精密設備的提供者,在全球經貿體系中建立無可取代的地位,才能提高企業營利與勞工薪資水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