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婆婆八十幾歲,公公也九十了,今年初,她回屏東過年時,突然心血來潮告訴自己,無論如何,這次一定要好好抱抱他們。不善表達情感的她,那幾天一直很掙扎猶豫,直到要上車離去前的那一刻,她終於鼓足勇氣張開雙臂,給公公婆婆一個紮實溫暖的擁抱。她說,公公輕輕拍她背的感覺,彷彿她小時候父親拍她背那樣的熟悉。 同事回到車上告訴丈夫,如果他願意下車給爸媽一個擁抱,同事皮包�的新臺幣一萬元馬上給他。結果,同事丈夫直嚷著:「很難為情耶,那麼大的人了,又不是小孩子。」
同事非常高興她擁抱了公公婆婆。
我念高中補校的時候,一個炎熱的夏夜�突然停電,學校發給每間教室一支蠟燭。偌大的教室點上小小的蠟燭,氣氛一下變得羅曼蒂克起來,講臺上大我兩歲的導師也感性地述說她的家庭生活。
老師說,她的婆家是天主教家庭,婚後不久,有一天她梳洗完畢,順手將浴室的垃圾打包拿到外頭去。婆婆看見了,微笑著走過來擁抱她,說:「謝謝你,我女兒從來沒幫我做這些。」老師說,婆婆家有個規矩,每天回到家,先要跟家人一一擁抱,互道平安。她剛開始很不習慣,後來漸漸發現,那種擁抱的感覺非常溫馨甜蜜。
同事和老師擁抱家人的經驗,令我十分羨慕,因為我曾經錯過一次擁抱的時機而徒留懊悔。
一個初冬的凌晨,婆婆接到大姨病危的電話,匆匆披上外衣趕去。早上,我請假在家照顧小孩。婆婆十一點鐘回來,要我下午去上班。婆婆在廚房一邊炒菜,一邊哽咽啜泣。她要我吃了午飯再走。我原想上前抱一抱她,安慰她,可是因為矜持,只回答:「不用了,我到辦公室再吃。」結果,大門一關上,我就後悔了─為什麼鼓不起勇氣去擁抱正在傷心難過的婆婆呢?如果我能抱抱她,就算沒有言語上的安慰,也能減輕婆婆失去親人的悲痛。
每次憶起那次錯過的擁抱,我便懊悔萬分。
仔細想想,好像懂事以來,就沒擁抱過家人。連被別人擁抱也感覺不自在。表妹結婚時,我們全家南下參加她的歸寧喜宴,她一見到我們,便上前給每人一個擁抱。面對她的熱情,我不只肢體僵硬,連祝福的話也說不出口了。
以前年輕不懂,現在,我知道,擁抱即分享。不管是喜樂,悲傷,還是失意,離別,甚至鼓勵、祝福時都可以擁抱。有一次,我獲知自己參加比賽得獎,第二天走在辦公室的走廊上,遠遠看見大主管龍應台局長從另一頭走來,我一高興,便快跑上前告訴她這個好消息。當下她不僅驚喜地說:「真的?」還張開雙臂將我緊緊抱住,一直喊:「太開心!太開心了!」那深深的擁抱讓我明瞭,原來分享也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表達。
自從聽同事談起她擁抱了公公婆婆之後,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等下進門時,也給辛苦持家的婆婆來個擁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