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比你爸爸、同儕更加倍努力,年輕人才能實現買房的夢想! 朋友寄給我一封信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人生11條準則,第一條就讓人動容:「你必須接受社會充滿了不公平的現象;先接受它,才有機會改變它」。
事實是,眼前你面對的競爭太激烈太迅速,這幾年全球景氣變動劇烈,成年人自顧不暇,哪裡會真的同情年輕人遭遇?要走出當前困境,你只有靠自己抓住機會設法突圍。
天天痛批建商、投資客炒房的張金鶚(現任台北市副市長)知道吧,他看似非常同情年輕人遭遇,獲得不少年輕人支持,事實上他連自己學生也沒同情過(他名下老公寓當初200萬買的,打算以1000萬賣給他學生,可不是加點利息與持有成本就賣),更何況其他人。
年輕人不妨思考,你現在遭受不公平待遇是事實,但等你成了既得利益者,你會把房子便宜賣給其他人嗎?何況,這幾年房價的推升力量,根本不是來自於建商、投資客的炒作,而是鈔票印不停的大環境。這個大環境,不要說你對抗不了,連政府也沒辦法。
負利率推升房價
力量遠大於投資客
以《民國100年大泡沫》一書走紅的作家王伯達,最近在新書《誰把台灣經濟搞砸》中提到:我們曾經錯誤地把房價上漲歸咎於建商與投資客的炒作,但其實央行的貨幣政策(實質負利率)才是主因。這觀念兩年多前我就講過,糟的是,看來還會再持續下去。
當時我說:「從負利率的角度來看房貸,你看到的不是利息支出,而是莫名其妙地增加收入!以年利率2%來算,在2年寬限期內100萬元的房貸利息支出總共為4萬元,但以最輕微的漲幅2年漲10%來計算,由於房產價值增加10萬元,以至於不但實質上沒有房貸利息支出,反而還倒賺6萬元。」
事實上,依據信義房屋指數來看,兩年(2011年2月∼2013年2月)下來,台北市累積漲幅是16.4%,新北市則是22.1%。換言之,兩年前願意相信我判斷的年輕人,兩年下來,你不但沒有利息支出,反而莫名奇妙增加了100多萬的財富(以兩年前購入1000萬房子粗略估算)。
當時有位名嘴對這觀念嗤之以鼻,批評我只是我幫信義房屋做行銷,認為當屋奴不如花錢去實現夢想。事實上,如果接受名嘴建議,也許你還在努力實踐夢想,但只要負利率影響沒消失,就算你帳戶裡數字沒減少,但因鈔票購買力下滑,實質上你的財富縮水了,我從未回應那位名嘴,因為事實會證明誰對誰錯。
這正是負利率可怕之處:無聲無息地掠奪你辛苦累積的財富!換言之,對年輕人來說,房價還會不會再漲其實不重要,你應該關心負利率的影響消失了沒、何時會消失?
房價上漲只是反映
貨幣價值被稀釋
很多投資經驗不足的年輕人,總是在想已經漲這麼多,應該到頂了吧,就自作聰明地認定房價即將反轉向下。事實上,如果沒有美國、日本狂印鈔票的影響,房價確實可能照需求與購屋能力(例如薪資增加幅度)來決定漲跌,但這次上漲跟以往不同,幾乎完全是因為貨幣價值被稀釋,換房子需要更多的鈔票。
不是嚇你,如果弄明白所謂的實質負利率,你會驚訝地發現:這一波房市漲幅,搞不好還只是初升段而已!
小時候聽父母聊「舊台幣4萬只換新台幣1元」的往事,讓我很早對貨幣有不同的看法,心態上比較相信看得到、摸得到的實體資產。道理很簡單:實體資產的價值,不像鈔票或股票那樣容易受人為操控。
在經濟前景不明、選擇不多時,選擇擁抱資產,往往是不得不做的必要選擇。你上網查一查,冷靜評估我們所處的當下,就會發現這個社會正在發生某種程度的「舊台幣4萬換新台幣1元」的事實,所以,儘管房價高漲,越來越多人卻決定咬牙買房子,去持有比鈔票可靠的實體資產。
不明白這一層道理的年輕人,很容易誤以為房子貴了會難賣,既然難賣,建商或投資客就會降價賣?
然而,對市場敏感、經驗又豐富的建商或投資客,早就看清美日狂印鈔票帶來的影響有多大,加上變現後也不知道該擺在哪,因此,如果賣不了好價錢,往往就擺著繼續等,並不會輕易降價求售。兩年前(奢侈稅實施前夕),我之所以甘冒大不諱指出房價還是會再漲,道理就在這裡。
美日中印鈔規模
為史上首見
你可以看看經濟學大師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的觀點「無論何時何地通貨膨脹總是一種貨幣現象」(意思是貨幣供給量越大,該貨幣價值稀釋程度越大),如果你看清楚圖1美國調整基礎貨幣(adjusted monetary base)的變化趨勢,你應該相信我並沒有在嚇你。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NO.68 2013年5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