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23)日在網站公告,已與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完成簽署人民幣2,000億元、英鎊200億元的貨幣互換協議,英國成為七大工業國(G7)中,首個和大陸簽署貨幣互換的國家。
英國駐北京大使館中國區金融政策總監楊金龍(George Norris)今年5月表示,中英簽訂貨幣互換協議有助於倫敦發展成人民幣離岸中心,進而鞏固倫敦做為國際金融,以及全球外匯、外匯衍生品交易與離岸債券中心的領先地位。
楊金龍認為,這也將促進大陸企業投資英國的意願,使英國成為大陸企業投資海外的歐洲總部,並鼓勵當地企業多加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有助於歐洲出口商在大陸獲得更多業務。
中英兩國央行分別發布聲明表示,中英貨幣互換協議(SWAP)已在倫敦時間22日晚間完成簽署,有效期為3年。該協議可進一步支持人民幣在境外市場的使用,有利中英雙邊貿易和投資的便利性。
貨幣互換協議是指兩國貨幣互相直接交換,主要目的在於保持雙方貿易正常發展,避免周邊金融不穩定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並能降低企業籌資成本、防止匯率變動風險造成的損失。
香港信報引述即將在今年6月底離任的英國央行行長金恩(Mervyn King)表示,協議簽署後,若出現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短缺情況,英國央行有能力為符合資格的英國機構提供人民幣流動性。
早在今年2月,英國央行就透露與大陸央行討論簽署貨幣互換的訊息,並指出這項協議對雙方貿易及直接投資進行融資有相當大幫助,必要時也能支撐英國的金融穩定。
大陸央行自2008年迄今,已與包括英國在內的21個國家簽訂額度超過人民幣2兆元的貨幣互換協議,其中以香港的4,000億元額度最高,南韓則以人民幣3,600億元規模居於第二位。
英國進度快 領先歐洲
英國積極爭取離岸人民幣商機,有機構調查顯示,英國首都倫敦的人民幣業務各項指標,與往年相較呈現大幅增長趨勢,逐漸搶占歐洲人民幣離岸中心先機。
阿思達克財經網報導,根據渣打銀行發布的最新人民幣環球指數(RGI)報告,4月份倫敦RGI指數比重為10.9%,首次超越新加坡的10.6%,反映歐洲對人民幣上升需求的情況。
RGI指數是渣打首個追蹤香港、倫敦和新加坡的離岸人民幣業務行業指標,並以四項業務的增長做為測算標準,包括存款、外匯、點心債券和存款證、貿易結算與其它國際付款。
大陸官媒人民日報引述英國倫敦金融城6月中旬發布的報告稱,去年倫敦的人民幣市場地位日益突出,人民幣交易量及倫敦銀行業所提供的人民幣產品持續增加。
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英國各企業使用人民幣明顯增多,進出口融資額為人民幣336億元,較2011年增長一倍;信用證及其它信貸擔保業務則增長13倍,達到人民幣47億元。
同時,人民幣業務在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也發展快速,可交付使用的外匯業務大幅上升,日均人民幣即期外匯交易量比2011年增加240%,達到25億美元。
英國財政大臣歐斯本(George Osborne)表示,這份報告顯示倫敦人民幣業務和外匯交易額顯著增長,並認為與大陸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後,更突顯英國政府打造倫敦人民幣市場決心。
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包墨凱(Mark Boleat)指出,倫敦金融城期望建立可永續發展的市場來支持人民幣國際化,並提升倫敦銀行業者及民眾對人民幣產品的認知,進一步推動人民幣業務擴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