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掰中國,哈囉東協!去年,台商在東協的投資成長165%,同期對中國的投資卻衰退11%。「西進不如南向」的輪廓方向愈來愈明確。其實,早有許多看中東南亞豐富天然資源的台灣囝仔,憑著一股「憨膽」勇闖東南亞,沒被金融風暴擊倒,反而幫產業加值升級,自己也默默在各領域中稱王。新一波的南進運動正式啟動,台商如何再勇闖東協? 中國褪色 東協躍起 台商東南飛 尋找替代基地 像成吉思汗四處征戰的台商大軍,這回將高舉著「下南洋」的旗幟,包括在中國的台商都開始「東南飛」,尋找替代的生產基地。 全球前三大家具廠台升家具董事長郭山輝,去年就曾在一場於東莞舉辦的座談會上感嘆,全球需求疲弱,中國大陸土地、工資及原材料價格不斷飛漲,加上環保成本,人民幣又升值,「在大陸經營二十年,第一次虧了。」 22年前,郭山輝曾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大陸等地考察設廠地點,最後選擇在東莞落腳生根。大陸廉價勞動力及飛速成長的經濟,讓台昇從沒沒無名的小廠,搖身變成營收百億元的家具大王。 但大陸身為世界工廠的優勢正在流失,郭山輝除了將東莞轉型為內銷基地外,也開始南進,過去他曾考察、卻認為條件不符的印尼,重回他的視線範圍。 郭山輝來到印尼蘇門答臘島上、木材原料充足的棉蘭設了原料廠,也請印尼台商在中爪哇一帶幫忙尋找土地,準備設加工廠。初期的作法是將木材做初步加工後,再送到大陸或孟加拉做深加工。 鴻海郭台銘也心動 將砸五十億美元 投資印尼 有著二億五千萬人口的全球第四大國印尼,去年GDP成長率超過6%,美國波士頓顧問集團今年3月預測,2020年前,印尼的中產階級以及富裕消費者會增加一倍,達到一億四千一百萬人,是台灣總人口的6倍,成為東協裡最亮的星星。 於是,代工天王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將投資眼光瞄準印尼。去年開始密集和印尼政府、土地開發商、手機業者會晤,計畫投資超過50億美元,在這個不只擁有豐沛年輕勞動力,更有二億多人口的廣大市場。今年六月的股東會上,郭台銘答覆股東,印尼投資案,「今年會有結果。」 1994年,前總統李登輝提出南向政策,鼓勵台商到東南亞投資,制衡洶湧西進大陸的投資潮;但到了1997年,東南亞遭逢金融危機,泰國、印尼等東南亞的股市崩跌,南進投資的台商爭相出走東南亞,尤其是隨之而來發生嚴重暴動的印尼。 到印尼投資超過25年、在印尼從事紡織業的台商劉雙全回憶,他從沒看過貨幣這種貶法的,短短一年,從兩千四百元兌一美元,暴跌至一萬四千元兌一美元,貶值495%。等於向銀行借兩百萬美元,就得還一千兩百萬美元,「做內銷生意的,或借太多美元投資的都死光光了。」 印尼前四大瓷磚廠之一的張瑞芳瓷磚副董事長林基成還記得,當時雅加達機場停滿賓士車,一台僅以50萬元新台幣拋售,因為他們的主人都準備搭飛機逃出印尼,不打算回來了。但現在雅加達機場再度變得繁忙,這次,他們是搶著入境。 根據經濟部的保守估計,台灣去年對東協的投資額,相較前一年成長165%,同時期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卻是下滑11%。 西進不如南向的方向,愈來愈清晰。 當年,被認為選錯邊…… 如今,默默成為業界天王 南向,投資什麼? 雖然東協有六億人口的龐大內需潛力,但內需再強勁,也必須有堅強的製造業基礎,才得以支撐服務業的擴張。除了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外,平均國民所得才三千七百美元的東協國家,就是因為製造業的規模及產能不足,使他們始終無法發揮,難以追上中國過去十年呈兩位數的成長動能。 豐富的天然資源,是上天的祝福,也是詛咒。以印尼為例,出口僅占GDP裡的26%,而其中,又以煤、石油、棕櫚油、橡膠等大宗原物料為主,顯示產業的附加價值低落。太過依賴原物料出口,讓他們沒有產業升級的急迫感,是產業競爭力的致命傷。 為了提升產業附加價值,印尼官員親自赴中國、日本等地招商,連日惹蘇丹哈孟古布沃諾十世,今年初都來到台灣招商,還承諾會比照當年大陸的招商模式,開發工業園區,提供便宜土地以及優惠稅負給廠商。 其實,相較於西進,當年被認為選錯邊的南進台商,許多能安然度過東南亞金融風暴,就是默默利用東協豐富的天然資源,幫這些國家的產業加值,也幫自己找到投資空間,成為該領域中的天王。(本文節錄自428期財訊雙週刊)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雙週刊》428期;訂閱財訊雙週刊電子版】 財訊雙週刊428期 其他專欄目錄: 郭台銘自救計畫》郭台銘三箭連發 自救計畫啟動 要讓鴻海帝國大復活 中國泡沫的真相》危機一觸即發,人民幣不再是投資顯學 富豪瘋老樹》 大老闆投資新寵 老樹變招財樹 五年飆十倍 話題人物》羅智先 台南幫史上權力最大的總經理 最有權.最孤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