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A片實驗探「變性欲」 驚見獨特腦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3/10/08 第385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A片實驗探「變性欲」 驚見獨特腦世界
社會接受度 「男變女」較「女變男」低
哭臉會定格…「副肌強直症」搞怪
來台治骨折 蒙古童「站起來」
健康焦點 兒與店家套招 失智母親上門免費
老奶奶一身病 日吞26顆藥…
私大生染肺結核 南市衛局:無群聚感染
保健優概念 抗痘保養品 9件標示不符

醫藥新知
 
A片實驗探「變性欲」 驚見獨特腦世界
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聯合報
變性欲症者的大腦與一般人不同。台北榮總與陽明大學研究團隊長期追蹤變性欲症的求診者發現,並利用「行為研究」及「功能性神經連結磁振造影技術(fcMRI)」進行變性欲症者的身心靈腦科學研究,發現他們身心反應的腦神經機轉確實異於一般人。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謝仁俊表示,行為及腦科學研究證實變性欲症者大腦神經元與一般人不同,科學及臨床都顯示他們非病態,而是人類的一個小眾族群,社會對變性欲症者應給予接納與尊重。

謝仁俊說,研究團隊針對四十一位有變性欲症者及卅八名民眾進行行為研究,讓兩組受測者分別觀看男女正常對話及性愛影片後發現,一般人無論看正常影片或情色片,對性別的認同皆無影響;不過,有變性欲症者無論是看情色影片、甚至一般影片,皆無時無刻自認自己是另一種性別,完全不接受原有性別。

研究確認了變性欲症者的心理特質有異於天生的身體性徵。以男想變女為例,即使觀看一般影片,他仍心想著是影片中女性的化身。

謝仁俊也是北榮教研部整合性腦功能研究小組主持人,他表示,大腦的腹側背蓋區(VTA)主掌身體骨盆肌肉收縮、男女性高潮及性徵等生理性別的反應表現;前扣帶迴的背區(dACC)主管人際互動、情緒衝突等的功能;前扣帶迴之膝前區(pgACC)是面對社會性懲罰的心理應對防禦機轉。研究團隊利用fcMRI觀察變性欲者腦部神經元的運作發現,有變性欲症者的大腦生理性徵區域與社會人際互動、衝突排斥的大腦神經元,三個區域會形成一個神經網絡連結,但一般人則沒有。

「這是變性欲症的特有標記。」謝仁俊說,變性欲症者即使在安靜狀態下,大腦身心衝突的網絡連結仍非常明顯,顯示腦部長期受到衝突刺激,就算不作任何事,腦部的生理性別與心理狀態仍會自動連結,多數人常處痛苦與衝突感覺中。

另外,北榮精神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鶯喬分析十七年來曾診治過的五百一十七名個案發現,約半數患者曾合併憂鬱症狀。另外,長期追蹤四百四十六位有變性欲症者的求診者,分析其中五十五人的訪談及問卷內容發現,若接受荷爾蒙或手術治療者,變性欲症者的整體人際、社會適應均有顯著改善;且完成手術的廿五人中,有廿四人對手術滿意,且術後無人後悔。

榮陽團隊是國際第一個針對變性欲症的身心靈所做的腦科學研究,研究成果也被發表於今年七月的國際知名「美國國家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中。

閱讀秘書/變性欲 錯置的靈魂

變性欲症是一種性別認同障礙,且是最極端的狀況,心理自認是另一種性別,也想要變成異性的身體,不想要現有的第二性徵,同時也希望別人把他當作異性看待。簡言之,變性欲症者靈魂裝錯了軀體。

根據一九九六至二○一○年健保資料庫指出,原始男性有變性欲症的發生率為十萬分之九,女性十萬分之五。

 
社會接受度 「男變女」較「女變男」低
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聯合報
近年求診的變性欲症者愈來愈多,台北榮總精神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鶯喬表示,想變女性的男性變性欲者很多,但社會對男變女的接受度較低,造成男性變性者的身心衝擊都較女性大。

「有變性欲症者最困擾的就是上廁所。」李鶯喬說,有變性欲的人身體外觀與內心性別有認同差異,在未接受荷爾蒙治療或手術前,常不知道到底該上男廁或女廁,尤其是男變女的變性欲症者,對於要站著小便或坐著上廁所十分苦惱。

李鶯喬分析近一年來門診發現,男變性欲者是女性的兩倍;若統計近十八年的門診個案,男性個案是女性的一點五至一點六倍。在精神科醫師的評估下可接受荷爾蒙治療或變性手術。

 
哭臉會定格…「副肌強直症」搞怪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聯合報
台南一名高科技業主管與子女,是全台第一個診斷出罹患「先天性副肌強直症」的家族。三人表現症狀各有不同:他遇冷,肌肉就「像冰棒一樣」;女兒冷天一哭,臉就皺在一塊鬆不開。

這名高科技業主管年輕時就知道自己有問題,但不清楚是什麼病,一直到結婚生子後,讀幼稚園的女兒天冷時哭鬧,臉就皺在一起鬆不開,才警覺病症可能已遺傳子女。

他向醫師表示,小時候偶有肌肉僵住的問題,天氣冷時特別容易發作,因此不能游泳、吹冷風或是到高山天冷之處,為此他一直留在南部求學、工作;平日只要注意保暖,不覺得會對生活造成太大影響。

印象最深的一次發作是在當兵時吊單槓「上去就下不來」,雙手直挺挺地舉著,怎麼也放不下,長官以為他搞怪,火大處罰他,既然這麼想做就不要停。

他向長官報告指自己有病,但一連串檢查,連肌肉都切片,醫師卻找不出病因;部隊長官認為他裝病,對他很不諒解,他也耿耿於懷。

之後他發現兒子似乎也有問題,只要吃完大餐或運動完猛灌可樂後,第二天就無法起床,全身癱軟無力,要休息一段時間才慢慢恢復,但發作次數也不多,一年只有一到兩次,乾脆全家一起就醫。

成大神經科醫師林宙晴經由基因檢測,確定他與女兒都患副肌強直症。林宙晴表示,這種疾病可能是細胞膜的鉀離子通道出了問題,造成無法隨意使用肌肉,過去難以診斷,近年因基因檢測技術成熟漸被發現。

林宙晴說,他相信在這個家族確診後,台灣可能還會發現其他家族。但此家族中兒子的病症略有不同,可能是與血醣有關的疾病「陣發性肌無力」,吃下大量糖後,胰島素分泌將血液中的鉀都吸收到肌肉細胞,造成肌無力。

對於一家人都患罕病,這名父親相當無奈,因為這些病都無藥可治,頂多只能緩和症狀;但他仍樂觀看待,因為副肌強直患者肌肉特別發達,「不必練就有猛男身材」,一家人雖怕冷,「日子還是過得不錯」。

林宙晴表示,先天性副肌強直症與另種罕病「萎縮性肌強直症」不同,後者除肌肉症狀外,還會有智力、性功能障礙及器官病變;副肌強直症患者極少,症狀多表現在肌肉僵硬上,其他的問題不多。

閱讀秘書/副肌強直症 肌肉發達

罕見遺傳疾病先天性副肌強直症(Paramyotonia),檢測時,將冰塊放在眼皮上,會立刻無力下垂或張不開。

肌肉遇冷空氣會僵直,如跑步跑到一半,大腿肌僵直跌倒;或臉部肌肉皺起來,成為「苦瓜臉」,要拍打肌肉數個小時才會恢復。患者的肌肉相當發達,外形看起來就是「肌肉男」,女性雖不像男性,但也有明顯的肌肉。

 
來台治骨折 蒙古童「站起來」
記者張祐齊/新莊報導/聯合報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醫術享譽蒙古,近5年超過30名蒙古政界病患不遠千里來就醫,1個月前來台就診的蒙古國6歲男童,昨天返院參加台灣國際醫療成果展暨愛心義賣活動,感謝台灣醫師讓他重生。

部立台北醫院院長林水龍表示,蒙古國醫師少,醫院設備不足。2002年起,台北醫院成立「台灣國際醫療衛生人員訓練中心」,至今培訓45國828人,其中187人來自蒙古國,今年6月到9月成功治療28位國際病患。

外交部昨天舉辦「台灣國際醫療成果展暨愛心義賣」,希望替國際醫療培訓學員及國際病患籌募緊急醫療救助基金。

醫院衛生人員訓練中心執行秘書陳盈如表示,日前一位來台受訓的蒙古國醫師因感冒導致呼吸道被堵塞,差點性命不保,經氣切、開刀等治療,費用高達20萬元。由於這名醫師無力負擔醫藥費,醫院募款才助他度過困境;為避免類似困境發生,今年首度以義賣方式籌募救助基金。

醫院復健科主任廖維華說,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6歲小男孩Sod-Erdene Ganbat,在住家7樓玩耍不慎掉落地面,雖經遮雨棚等緩衝,但雙手和雙腳骨折,無法行走;經友人介紹及我外交部協助,專程到台北醫院治療,經骨科手術治療並輔以復健,不到1個月即可自行走路,復原情況良好。

台灣國際醫療成果展即日起至11日止,在台北醫院一樓大廳展出,展出醫院歷年來培訓及精彩故事照片,歡迎民眾到場欣賞。

 
健康焦點
 
兒與店家套招 失智母親上門免費
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聯合報
這是現代版孝子娛親。魏姓男子見母親失智,老抱怨自己「無路用」變得不愛出門;男子買通附近店家,只要母親上門消費,就誇「老太太人緣好、免錢」,魏母果真重拾歡顏。

「阿嬤,妳最近好像很快樂喔?」魏母日前到醫院回診,開心地回應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周希諴:「對啊,大家都對我很好,不跟我收錢。」眼睛瞇成一線笑著,沉醉在幸福裡。

跟診的護士順口讚美說:「一定是阿嬤太可愛,到處吃喝都不用花錢,好好喔!」魏母突然抬起頭,揮手說:「小姐,我告訴妳,還有洗頭髮也是免費!」

醫師表示,八十歲的魏母,在未患失智症之前個性開朗,很受街坊鄰居歡迎,三年前出現話講完就忘,常拿著鈔票卻看不懂是多少錢,無法出門購物,有時和鄰居聊天,常抱怨「無路用」。

兒子帶母親到醫院,確診為失智症。剛開始魏母排拒吃藥,家人、看護得連哄帶騙,相當折騰。兒子觀察發現母親沒體力走遠,但偶爾會想吃美食,因失智對金錢沒概念,付帳常搞錯,一、二次挫折後,就裹足不前。

為鼓勵媽媽出門,兒子心生一計,每個月都先付錢給媽媽常去的店家,並和店家套招,請對方在媽媽來消費時都要說「老太太做人真好、免錢」。

兒子說,這招很管用,母親每次出門返家都笑得合不攏嘴,逢人就說「我的運氣很好,老闆都不跟我收錢。」兒子說,每月只花一、兩千元就能換得母親快樂,很值得。

周希諴說,失智症患者與腦組織退化有關,很多患者會自我封閉,加速退化,想辦法讓他們與人互動,確有助於減緩病情。

 
老奶奶一身病 日吞26顆藥…
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聯合報
一名八十六歲的老奶奶,有膝關節退化、糖尿病、高血壓與心臟疾病,每次看完病、拿藥回家,竟然是一大包。三個科別的醫師開了十四種藥,每天得服廿六顆藥。

前述案例是弘道老人基金會所輔導的個案,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昨表示,老奶奶的女兒看到老母親要吃這麼多藥,卻常頭暈、步行乏力、呼吸喘等疑似藥物不良反應。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昨公布針對全台廿二縣市、隨機抽樣電訪一千零四名陪老人就醫的家屬發現,國內老人看病有五大辛酸,其中有六成八重複用藥、五成八覺得陪老人家看病耗時費力,另有三成八擔心老人家吃藥會搞錯。

林依瑩表示,老人家常同時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及骨質疏鬆症,又常跨院、跨科看診,「每次領回家的藥,多到幾乎可以開藥局」。另外,鄉下老人家往往聽信下電台賣藥,也是嚴重的用藥問題。

林依瑩以重複用藥為例,許多老人早上吃了藥,一會兒卻又忘記,於是又吃一次,要小心是否會有劑量加重或藥物交互作用的危險。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王宗道也說,有些病患為防中風而服用抗凝血劑,但往往又吃了人參或銀杏、大蒜、魚油等保健食品,反而容易溶血反應及出血。

 
私大生染肺結核 南市衛局:無群聚感染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聯合報
台南市某私立大學畢業生向市府陳情,指有同學染上肺結核,全班都接到衛生局的檢查通知,大家在臉書上瘋傳相關資訊,搞得人心惶惶,都擔心自己染病;衛生局表示,經檢驗,並沒有群聚感染,大家可以放心。

這間私大數月前有學生因長期咳嗽不癒,就醫確定染上肺結核,來源是家中有人也染病,衛生局獲悉後,因學生剛好畢業,透過學校陸續發文給同學,要求前往醫院進行X光檢查。

有學生向市府1999市民專線陳情,指同學都接到檢驗通知,透過臉書紛紛揣測是哪一名同學染病,搞得學生與家長都很緊張。

疾管科指出,校園肺結核有固定的處理流程,只要確診後,會在一周內通知同班的師生,27歲以下的年輕人除了進行X光檢光外,會再加驗皮膚結核菌素測驗,多一層保護,衛生局都依流程辦理未延遲,該班學生檢驗結果,未有其他人染病。

 
保健優概念
 
抗痘保養品 9件標示不符
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聯合報

北市府衛生局6月抽查皮膚科診所、藥局及網路店家販售的15件「抗痘」產品,雖然品質都合格,仍有9件標示不符規定。其中不乏知名百貨專櫃品牌,及在雅虎奇摩網路購物、MOMO購物網等知名購物網站、皮膚科診所販售的商品。

涉誇大不實產品有「伊斯法瑪青春K荳去油調理乳」、「施巴5.5痘淨系列潔面慕斯」,「webner臉部痘痘淨化精華油」、「芯絲翠AHA煥膚乳」。

與原核准內容不符有「UNT抗痘煥膚調理精華液」、「品木宣言痘點休止符抗痘凝膠」。外盒標示不全有「生瑞仕洗面乳」、「伊斯•法瑪青春潔顏凝膠」、「K痘霜」。

食藥處處長邱秀儀表示,這次檢驗主要針對市面最常使用於抗痘的抗生素,如四環黴素、頭孢菌素等17種抗生素,檢驗結果都未含抗生素成分。

邱秀儀表示,誇大或涉及宣稱療效者,可處10萬元以下罰鍰,標示涉違規產品,則請業者限期改善,或移請來源廠商所屬主管機關查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