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滬自貿區人民幣跨境 開跑


收錄紐約時報每周文章,集結國際新聞、亞洲觀點必讀的【紐時周報】電子報,全中文閱讀,吸收新知無負擔!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12/06 第309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財經要聞 人民幣跨境業務 上海自貿區啟動
東莞人致富 靠三大利多
滬自貿區人民幣跨境 開跑
陸地價高漲 房市泡沫恐破裂
商情資訊 微軟 落戶武漢開發區
促美解除高科技輸中限制
屈臣氏籌資額 上看100億美元
港推智財平台 台專利具優勢
兩岸攜手 工業設計創新局
陸股解碼/4G題材股 持續關注
人民幣跨境業務 益海嘉里搶頭香
信達赴港IPO 拚今年募資王
「元智科學」好玩 福田學童勇闖20關
超強吸金機 各城剉著等
東風、雷諾 獲准合組公司
港股導航/汽車、家電 市場熱點
市場化 將成新調控手段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兩岸財經要聞
人民幣跨境業務 上海自貿區啟動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上海自貿試驗區昨天啟動首批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新業務。當天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等7家銀行分別與7家企業簽約,提供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服務、跨境人民幣借款服務。

這也意味自中國央行2日發布金融支持上海自貿區的30條意見(「關於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以來,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邁出實質性第一步。

中新社報導,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在昨天的「金融支持自貿試驗區實體經濟推進會」上指出,第一批人民幣跨境使用新型業務順利啟動,利用自貿試驗區跨境人民幣雙向現金池業務,可為跨國公司人民幣資金融入全球資金池開闢新的渠道,幫助跨國企業實現公司全球資金統一管理、統籌調配,提高其全球資金使用效率。

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張新表示,服務實體經濟是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次簽約業務涉及貿易融資、跨境人民幣借款以及跨國公司雙向資金池,「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實業和貿易投資項目。」

張新強調,這次簽約的業務創新主要是人民幣跨境使用方面,而後續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化、外匯管理等各方面都會有改革和創新。據悉,央行希望用3個月時間實施「意見」大部分措施。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屠光紹在推進會上表示,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金融改革一直備受關注,「自貿區的金融改革開放不是金融的自拉自唱、自娛自樂,關鍵要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服務貿易投資便利化」。

伴隨央行金融支持上海自貿區30條意見的出爐,以及此前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出台的具體支持辦法,屠光紹認為,金融支持上海自貿試驗區實體經濟發展的架構已構成。

屠光紹透露,下一步上海將設立自貿區試驗金融建設的推進協調小組,「今天大戲開幕,這是連續劇,更精彩的還在後頭。」

 
東莞人致富 靠三大利多
特派記者陳致畬/綜合報導/聯合報
廣東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日前指出,東莞民眾的富裕之道,一是靠租金、二是靠土地升值,三是靠做數百萬外來務工人員的生意,得到財富。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東莞台商會長謝慶源表示點,由於東莞發展得早,當地人的確提早擁有大量土地與房產,再出租給來工作的人,賺取租金,但近幾年全球經濟情勢下滑,人口減少,收入跟著減,連雜貨店生意也變差。

隨著改革開放到來,東莞發生180度大轉彎。越來越多人發現,曾經荒廢的土地可以帶來難以估量的經濟價值,在土地財政時代到來之前,東莞數百個村莊的農民已經蓋起一個個火柴盒似的工廠。

公開資料顯示,東莞目前1萬多家加工貿易企業中,港台企業近1萬家,來料加工企業仍有6700多家,這些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加工產品換取的加工費。

在當地做生意十多年的老台商強調,東莞還是一個有著新舊東莞人區別的城市,這裡居民分為兩種人,一是老東莞人,二是新東莞人。老東莞人有開著千萬元豪車滿街跑的,也有依舊住在30年前房子裡的。

至於新東莞人,一部分生活得不錯,另一部分依然在苦苦奮鬥,而由於缺少對東莞的歸屬感,導致他們的流動性很高。

報導指出,東莞的特殊性在加工製造業是東莞經濟的主體,由於加工製造業必須轉型才能給東莞經濟帶來希望,東莞一直希望加工業轉型,也是最近幾年最重要的工作。

不過,東莞的土地幾乎已用到最大限度。林江指出,如今東莞七成以上的土地已經城市化或工業化,30年前那些貧瘠山區,因有大量土地變身廠房,成為東莞最富饒之地。現在這樣的資源幾近枯竭,傳統發展模式正遇到瓶頸。

 
滬自貿區人民幣跨境 開跑
記者吳父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上海自貿試驗區昨(5)日啟動首批人民幣跨境借款、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及貿易融資服務,包括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等七家銀行分別與七家企業簽約,提供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與貿易融資服務。

這是大陸央行2日發布的支持上海自貿區30條意見後,上海自貿區首次在金融領域上邁出實質性第一步。

中新社報導,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指出,第一批人民幣跨境使用業務順利啟動,利用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可讓跨國公司的人民幣資金,進入全球資金體系,有助跨國企業實現全球資金統一管理、統籌調配,提高其全球資金使用效率。

人行上海分行行長張新表示,本次簽約涉及貿易融資、跨境人民幣借款以及跨國公司雙向資金池;主要涉及人民幣跨境使用領域。

張新也稱,後續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化、外匯管理等各方面都會有改革和創新。據悉,人行希望三個月內,把金融支持上海自貿區的30條意見的大部分措施落實。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屠光紹說,今天大戲開幕,這是連續劇,更精彩的還在後頭,下一步,上海將設立「自貿區試驗金融建設的推進協調小組」,由上海市政府、人行上海分行、上海銀監局、上海證監局、上海保監局等有關部門組成。

屠光紹說,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有關金融項目的改革一直備受關注,但自貿區的金融改革開放不是金融項目的「自拉自唱、自娛自樂」,關鍵要能服務於實體經濟的發展、服務於貿易投資便利化。

 
陸地價高漲 房市泡沫恐破裂
記者吳父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一線城市土地價格節節高漲,帶動一線城市賣地收入創下歷史新高,但在土地高漲墊高建商購地成本,政府又積極打壓房市,房價太高者還不准賣,壓縮建商利潤,讓建商擔心二、三年後將有建商出問題。

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統計,截至11月底,大陸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大一線城市的土地出讓金收入高達人民幣4,720.38億元(約新台幣2.3兆元),較去年同期暴漲1.82倍,創歷史紀錄。賣地收入創新高也反應大陸房市泡沫越吹越大,隨時都有被吹破的危機。

證券日報報導,某位龍頭房地產企業高層表示,建商對一線、二線城市房價走勢判斷的樂觀程度,一直在打破一般人認知的底線,但這種現象「簡直瘋了!」,或許兩三年後,個別企業將出現問題。

他也稱,今年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甚至有部分老牌建商可能連一塊土地都搶不到。

除了一線城市,加上天津、大連、杭州、南京、青島和南昌等10個城市,今年截至11月的土地出讓金收入為7,928.9億元(約新台幣3.85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2倍。各地方政府今年賣地收入普遍創紀錄。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表示,土地出讓金占商品房銷售金額的比率正不斷升高,這意味著土地成本高漲,但房屋售價卻受房地產調控干預,導致建商的銷售收入比原本預期還少。

資料顯示,土地出讓金占商品房銷售額的比率,2012年不到30%,今年將增加至40%左右,墊高建商成本。

土地出讓金暴漲,也是拉高房價的元凶;從2012年初起,北京房價已連續上漲逾20個月了。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尤其今年頻頻出現的「地王」,力度總在刷新歷史紀錄。「相比往年樓市最火爆期出現的地王,本輪地王的單價、總價都突破了市場的想像力。」他說。

張大偉稱,北京、上海大部分「地王」的樓面價,已超過正在銷售的房價。照現在「地王」成交情況,開發商若想賺取正常利潤,售價需在現有市價基礎上,一年內再漲50%,否則「地王」入市的風險非常大。

 
商情資訊
微軟 落戶武漢開發區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武漢市政府國際諮詢顧問團昨天舉行第八次會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微軟(中國)有限公司簽訂簽略合作備忘錄,微軟中國武漢分公司將落戶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軍山智慧城,也是微軟中國華中地區聯絡辦公室。

中新社報導,根據合作備忘錄,雙方通過智慧城市,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成為宜居、宜商的智慧新城,並在製造業轉型創新、支持初創企業發展、IT人才培養、知識產權保護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推動武漢開發區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雙方還將共同推動軟體開發和網路服務的初創企業發展,將武漢打造成為微軟全球第六家與創投結合的創新企業培養基地。

微軟公司還將通過「微軟IT學院」計畫,幫助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培養掌握先進IT技術並擁有實務經驗的人才,以支撐武漢市創新型城市建設。

連續8年擔任武漢市國際顧問的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看好微軟在武漢的發展。他表示,在城鎮化進程中,智慧城市建設尤為重要。微軟將努力使用新的科技,幫助武漢等城市管理變得更有智慧,實現城市快速發展。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開發區。已成為汽車及零配件、電子電器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新城。

 
促美解除高科技輸中限制
記者蔡敏姿/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5)日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美國副總統拜登時,呼籲解除對高科技產品出口大陸的限制,在清潔能源包括頁岩氣開發等領域加強合作。

新華社引述李克強表示,中美建交35年來,兩國關係取得長遠發展。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本質是,處理好最大發展中國家與最大發達國家間關係。中美經濟將長期保持強烈互補性,合作遠大於競爭。

李克強表示,中美要以雙邊投資協定為突破口,開展更廣範圍、更高水平的合作,開創兩國經濟合作新局面。希望美方採取具體舉措,解除對大陸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在清潔能源包括頁岩氣開發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同努力推動在亞太形成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活力的經濟合作架構。

拜登回應說,美國的成長與大陸的未來緊密相連,美方願意與中方擴大經貿合作,拓展天然氣、頁岩氣、清潔能源等領域合作,推進兩國投資協定談判。美方歡迎大陸企業擴大對美投資,將在市場進入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

 
屈臣氏籌資額 上看100億美元
記者蔡敏姿/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香港首富李嘉誠擁有的和記黃埔旗下屈臣氏,為集團主要供應現金流的「小金庫」,在和黃系中收入占比最高、盈利占比第三。明年上半年IPO,募資金額有望達80億至100億美元。

南方都市報報導,屈臣氏集團分拆上市輪廓逐漸清晰,明年上半年公開招股。金融界分析,香港及倫敦兩地同步上市可能性高。或者分拆亞洲業務在香港上市,歐洲業務獨立在倫敦上市。

該集團人員透露,由於之前計劃出售百佳時,公司內部已經過詳細審計、估值等工作,隨時可啟動上市。目前,屈臣氏母公司和記黃埔正在接洽滙豐控股為承銷商。

今年上半年,旗下屈臣氏在全球擁有1.1萬餘家分店,歐洲占約7,300家,亞洲3,800家。和記黃埔對屈臣氏集團分拆上市事宜口風很緊,對外宣稱,屈臣氏目前仍在繼續進行策略性評估,而集團向來與多間銀行合作,不想針對某家銀行發表評論。

香港匯業證券策略師岑智勇分析,不管以何種方式分拆,屈臣氏上市募資金額都有望達到80億至100億美元,既可以顯現和黃零售族群的投資價值,也經營風險分散給投資者。套現100億美元,至少能令和黃的資產負債率由2013年6月底的21%降至11%。

 
港推智財平台 台專利具優勢
特派記者曾迺強/香港五日電/經濟日報
香港特首梁振英昨(5)日攜手20多國知識產權(智慧財產權)機構代表,啟動升級版的「亞洲知識產權交易平台」。與會企業人士期許兩岸四地擴大知識產權合作項目,發揮台灣專利優勢。

香港貿發局昨(5)日舉辦第三屆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梁振英在開幕式上表示,大陸在2011年超越美國,成為專利數最多的國家。今年香港批准大陸逾500件專利申請案,是2012年兩倍之多,足見香港已成華人知識產權發展重要地區。

論壇重頭戲是梁振英攜手美國大學技術經理人協會(AUTM)等20多位各國機構代表,啟動涵蓋專利、版權、商標等超過2萬筆升級版「亞洲知識產權交易平台」,免費提供給兩岸四地及各國企業上線使用。

香港貿發局指出,昨天與會的業內人士及企業代表超過1,800人,優於預期且超越去年1,400人的規模。香港政府更首度擔任主辦機構之一,突顯官方致力將香港打造為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決心。

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致詞表示,大陸已是全球最大知識產權創造國與產出國。2012年全球創業者在大陸布局200萬件知識產權,今年將可成長20%至240萬件,「總量已是全球第一。」

論壇主持人之一、從事授權知識產權業務的香港Transpacific Advisors Limited董事總經理唐晟皓(Donald Merino)接受台灣媒體訪問認為,香港可做為專利基底深厚的台灣企業赴大陸發展的中介點。

觀察台灣專利市場,唐晟皓認為,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友達、宏達電、華碩與宏�等大廠,均在國際專利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這些都是台灣不可取代的專利優勢。唐晟皓曾在全球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任職,目前負責台灣專利授權業務,2012年曾協助台灣六家企業購買美國科技專利,規模達新台幣10億元。

 
兩岸攜手 工業設計創新局
特派記者曾瑋琳/成都五日電/經濟日報
第三屆「天府•寶島工業設計大賽」5日在成都拉開序幕,這是兩岸在工業設計領域的大型交流活動。台灣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說,大環境不景氣,以製造代工為主的大陸、台灣受到衝擊最明顯,兩岸應攜手發展工業設計,才是提升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該設計大賽並同步舉行「工業設計與品牌(國家)研討會」,200個位置座無虛席,不少與會者站著參加完全程活動。主辦單位透露,這次論壇報名踴躍,雖只開放200個座位,但總共近300人報名,顯見工業設計在四川逐漸受到重視。

四川省副省長劉捷表示,四川近年企圖轉型,從四川製造轉到四川創造,也希望透過該活動的交流,借鑑台灣豐富的工業設計經驗,開展四川更廣泛的設計之路。

蔡練生指出,近年受到歐美經濟不景氣影響,以製造、代工為主的台灣和大陸衝擊頗大,另謀出路已勢在必行,發展「工業設計」就是個有效、可行的方式。

蔡練生表示,台灣50年的工業設計經驗,加上大陸廣大市場,攜手前進更能激盪更好的作品、創造商機。同時,工業設計是加強綜合競爭力有效手段,工業設計可協助技術創新、發展品牌,呼應劉捷的「製造」走向「創造」。

 
陸股解碼/4G題材股 持續關注
■余文耀/經濟日報
美股自上周再創新高後,近四個交易日呈現小幅修正格局,港股周四受美股氛圍影響,開低走低,但市場逢低買盤不弱,尾盤一度拉升至平盤位置,終場恆生指數僅小跌0.07%,收在23,712點,國企股指數表現相對強勢,終場上漲26點,漲幅0.24%,收盤11,395點。

目前港股恆生及國企股指數月、季線持續上揚,呈現多頭排列格局,代表多方力量增強,也讓外資法人持續看多中國改革效應,看好港股後市。

花旗最新發布的2014年全球展望中指出,2014年恆生指數最高有望上看26,500點,國企股更可能出現較目前指數超過25%的漲幅。不過,也認為美國貨幣寬鬆政策(QE)仍可能牽動港股資金流向,甚至是香港房市價格走勢。

港股技術線型轉多,目前市場聚焦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由於貿易、物價指數、工業產量及貨幣供應量宏觀經濟數據,也將在未來一周陸續公布,將是基本面變化的重要觀察。美國周五公布失業率數據,將會是市場關注重點。

昨天恆生各分類指數跌多漲少,僅公用事業分類指數上漲0.51%,其餘金融、地產及工商業分類指數分別下跌0.44%、0.44%及0.54%。由於中國4G時代正式開啟,龐大商機將可持續留意相關概念題材。(作者是復華大中華中小策略基金經理人)

 
人民幣跨境業務 益海嘉里搶頭香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銀行昨天為益海嘉里(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提供跨境人民幣雙向現金池業務。這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首筆跨境人民幣雙向現金池業務,也是中國(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政策公布後的首單銀行業務。

12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關於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其中提出,中國(上海)自貿區內試點跨境人民幣雙向現金池業務,在原有跨境人民幣單向境外放款基礎上,進一步開放境外人民幣資金回流的通道,實現境內人民幣資金池與境外資金池的雙向流通。

這項改革措施有助於跨國企業打通境內外現金池,實現公司全球資金統一管理、統籌調配,加強資金監控,提高跨國公司全球資金使用效率。

中國銀行與益海嘉里(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這次合作的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業務在當天跨境收、付1億元(人民幣,下同)和1.5億元。

中國銀行有豐富的國際結算、外匯管理專業經驗,2009年跨境人民幣業務開辦以來,中國銀行累計完成跨境人民幣業務量7.6兆元,市場占有率居市場第一。

益海嘉里集團是新加坡豐益國際有限公司在中國投資的多元化企業集團,以糧油加工、油脂化工、倉儲物流、內外貿易為主,是中國最大的糧油加工集團之一。2011年,中國銀行和益海嘉里集團簽署策略合作協議,雙方在國際結算業務、現金管理業務、資金業務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益海嘉里(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是益海嘉里集團在自貿區內註冊成立的一家貿易公司。

 
信達赴港IPO 拚今年募資王
記者何蕙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華爾街日報昨(5)日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大陸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中國信達的新股發行價,定在指導價區間的高端,將透過香港IPO籌集25億美元,成為今年迄今香港規模最大的IPO交易。

不過,這個IPO紀錄有可能會被光大銀行打破。湯森路透旗下IFR報導,光大銀行香港IPO計畫發售50億股,發行股價區間在每股港幣3.86元至4.30元,集資最多港幣215億元,也就是28億美元。

信達是大陸首家赴香港上市的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主要業務是從中國商業銀行收購不良貸款。由於憧憬中國不斷增長的銀行壞帳,投資者對中國信達資產的股票需求強勁。

其他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信達IPO交易共收到約650億美元認購資金,是中國信達計劃籌資規模的26倍。

中國信達新股發行價的指導價區間為每股港幣3.0元至3.58元,消息人士稱,發行價最終定為港幣3.58元,集資規模達25億美元,超過今年5月上市的中石化煉化工程的18億美元IPO,成為今年迄今香港最大規模的IPO交易。

無論「港股募資王」最終是由中國信達或光大銀行拿下,香港IPO市場顯然恢復生機。光是11月,就有13家公司向香港交易所遞交上市申請,意願招股金額總計超過60億美元。英國金融時報引用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為止,香港IPO籌資額已達120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的114億美元。

德意志銀行亞洲股票連結債務業務主管Nathan McMurtray表示,對沖基金今年稍早不太參與新股發行交易,信達IPO卻吸引了Och-Ziff、Oaktree等三檔國際基金,銀行家信心倍增。

「對沖基金充當基礎投資者反映出他們對股市相當看好,對股權交易和與股權掛鉤的交易來說,這是個相當好的兆頭。」他說。

據指出,十位基礎投資者已經認購中國信達10.9億美元股票,占此次IPO規模的44%。除Och-Ziff,還有中國人壽與挪威央行等。

自從三中全會改革方案發布以來,香港H股的日交易量增加了10%以上,從7月算起則增加了30%以上。

 
「元智科學」好玩 福田學童勇闖20關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深圳市福田教育局在科技節期間邀請台灣元智大學,在福田中學舉行共20個科學關卡的「元智科學闖關遊戲」,透過遊戲競賽,讓小朋友體驗玩科學的樂趣。

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透過深圳台商協會副會長何一凡,邀請台灣7位科學教師進駐深圳,協助福田區21所小學全校三年級學生,參與「元智科學」課程。

福田小學三年級的200名學生全程參與闖關,由福田中學20名高中生協助,小朋友克服一關關考驗,紅著臉,興奮地揮舞戰利品、展示闖關地圖上亮眼成績。

台灣「元智科學」在福田延燒,在各校受到學生歡迎,與學校、各界支持,盼未來深台兩地教育,更密切交流與合作,讓福田區小學科學教育更普及,快速提升小學生的科技涵養與創新力。

 
超強吸金機 各城剉著等
記者 吳父鄉/經濟日報
上海自貿區正式啟動人民幣雙向借貸服務,並預告接下來還會有資本帳可兌換、利率、匯率的鬆綁政策等。挾金融開放的便利性,加上上海既有產業優勢,不只大陸其他城市擔心上海的磁吸效應,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遲早被撼動。

上海自貿區啟動跨境人民幣服務,代表全球的人民幣資金,皆能藉此管道回流至上海。這是繼前海、昆山後,大陸第三個啟動人民幣跨境雙向借貸業務的地區。

只是,前海的人民幣跨境雙向流動對象限於在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銀行,開辦迄今,在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備案的人民幣跨境貸款只約100億元(約新台幣486億元);而昆山限於台灣,金額更只有31.3億元(約新台幣152億元);上海自貿區則面向全球,政策影響立見分曉。

儘管上海的企業放到世界舞台上還不是頂尖地位,但看在其它城市眼中,卻十分膽顫心驚。因為,上海的優先試驗權,已讓各界目光投向了這個東方之珠。

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上海自貿區吸走了大部分資源,這讓長期藉「招商引資」來發展經濟的大陸其它城市,莫不戰戰兢兢,深怕一個不小心,投資人都被上海這個超強吸力的磁鐵吸走了;這也是為何大陸一堆城市競相爭取設立自貿區的原因。

 
東風、雷諾 獲准合組公司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第二大汽車製造商東風汽車集團公司昨(5)日宣布,已獲得發改委批准與法國雷諾汽車透過聯合重組的方式組建合資公司,這家合資公司計畫年產銷售15萬輛汽車,總投資額達人民幣77.556億元(新台幣376.7億元)。

東風汽車昨天在A、H股的股價呈現分歧走勢,東風汽車在A股市場漲停板,收報人民幣3.27元(約新台幣15.9元);東風H股股價跌幅0.65%,收報港幣12.14元(約新台幣46.4元)。

路透社報導,東風汽車在聲明中指出,與雷諾將各持合資公司50%股權,合資公司將建設規模年產15萬輛多用途乘用車及配套發動機,產能隨後可根據市場需求增加。

公司表示,透過組建合資公司,有助於增強東風汽車集團整體競爭實力,提升品牌價值和技術能力,增進集團利益。

合資建廠計畫已經通過大陸環保評測,新工廠與東風汽車集團的總部都在湖北省武漢市,新工廠預計明年底完工,2015年初投產。

騰訊汽車報導,東風汽車集團表示,雙方將在本月16日於武漢舉行簽約儀式,具體合作細節也將公布。

在人事架構方面,雷諾全球副總裁、集團售後服務總經理Jacques Daniel將擔任東風雷諾總裁;原東風汽車法律與證券事務部部長兼資本營運部部長胡信東出任合資公司副總裁。

東風汽車從事商用車(包括卡車和客車)、乘用車(包括基本型、MPV和SUV),引擎及其他汽車零部件製造,是僅次於上汽集團的大陸第二大汽車製造商。

 
港股導航/汽車、家電 市場熱點
■群益上海/經濟日報
周四滬深股市量縮整理,上證綜指報收2,247.06點,下跌4.70點,跌幅0.21%;深證成指報收8,560.79點,下跌40.03點,跌幅0.47%;兩市共成交人民幣2,229.1億元,量能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8%。

創業板指數大跌3.08%,收盤指數點位創8月底以來新低。

昨天共有三分之二的類股下跌,其中通信、傳媒股分別大跌2.61%和2.30%,領跌市場;電子、計算機、餐飲旅遊類股跌幅在1.5%左右,表現不佳;權重股銀行、石油石化分別下跌0.57%和0.42%,與大盤表現相當。上漲類股主要是汽車和家電股,分別漲了1.37%和1.30%。

至於前200大權重股接近七成下跌,其中樂視網跌幅接近9%,中興通訊、湯臣倍健、碧水源跌幅超過5%;東華軟件、掌趣科技、藍色光標、華誼兄弟等跌幅超過4%。上漲部分,江鈴汽車漲停,上港集團漲幅接近8%,國金證券漲幅接近7%,白雲山、同方股份漲幅超過5%。

滬深股市短線略有調整,主要是受到創業板大跌的拖累,主板市場總體運行平穩。市場熱點汽車和家電股也屬於藍籌股範疇,風格依然處於主板轉換過程中。我們依然看好後市表現,建議投資者積極參與。(本文由群益證券上海代表處提供)

 
市場化 將成新調控手段
記者蔡敏姿/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全國政協針對房地產調控報告將出爐,並交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明年「兩會」參考,可望成為明年新的房市調控方案。地產專家預測,新的房地產調控將從上一輪的以價格為目標,轉為市場化手段。受限於土地財政和GDP考核壓力下,地方建議不調控,各方爭議聲浪大。

新華社報導,全國政協經濟組「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方案籌備多時,第2季在湖南、北京、內蒙等多地進行過專題研究。

全聯房地產商會執行會長任志強表示,雖然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未明確,但將聚焦房保障和房地產市場調控。值得注意的是,當局把住房保障擺在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前面。

任志強認為,雖然提出了房地產市場調控,但和以往不一樣的是,此次的房地產調控將從上一輪的以價格為目標,轉為市場化手段,安居為主要目標。

截至12月4日,有18個城市按照新國五條簽訂推出調控措施。任志強認為,此舉將對當地的市場產生不良影響,並推漲明年房價。

調控措施引發地方反彈聲浪。省市代表結合地方建議不再進行房地產調控。

 
高雄鳥松、仁武 遊湖賞生態
提起高雄鳥松區與仁武區給人的一般印象,不是林立的廠房就是櫛比鱗次的家具店,除了眾人熟知的澄清湖,其實鳥松、仁武一帶也隱藏有一些山水景致、生態濕地與文化據點,值得前往探訪。

2014年五大數位趨勢
每當一年尾聲的到來,企業們除了回顧今年表現之外,更重要的是預測明年趨勢,提前掌握未來商機。網絡行銷公司創辦人卡班尼於《Forbes》網站上發表文章,根據現況的觀察提出了2014年五大數位趨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