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自9月2日從9503點下跌到10月14日低點8684點,跌點達819點,跌幅高達8.6%,明年即將面臨證所稅大戶條款實施以及國際股市不穩定的壓力下,金管會主委曾銘宗10月7日宣布活絡台股的第4箭。 這第4箭明眼人都知道,主要就是擔心大戶條款讓股市的量能急凍,進而造成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多頭行情轉為空頭,筆者在此還是要呼籲,股市是經濟的櫥窗,如果當政者不思替民眾創造財富,只是一味的想殺雞取卵,有再多的曾主委對股市都沒用,財政部還是要好好仔細考慮,大戶條款是真的為國家好?還是只為兩敗俱傷式的公平正義而已。
金管會推出振興股市第4箭,預計11月10日上路,其中對於上櫃個股影響最大的就在於第2、3項的實施。
個股交易量趨熱絡
由於上櫃市場已臻成熟,第2項未來將比照集中市場提高融資上限,由5成拉到6成;第3項則是提高融資融券限額,從目前每戶最高融資6000萬元,非權值股為3000萬元,分別拉高為8000萬及4000萬元;融券現行4000萬元、非權值2000萬元,拉高為6000、3000萬元,在金管會上述融資券比率的開放下,個股的交易量將會隨著行情轉趨熱絡而放大,尤其過去空頭時期變成冷凍櫃的上櫃市場。在行情未來落底展開反彈時,將能出現吸金效果,也將更吸引業內、實戶來利用放寬資券限額後的新制,研判未來台股中長線動能受惠的最大族群將會落在上市櫃相關的中小型個股上。
受到全球行情走跌的影響下,也使台股近期中小型股賣壓相對沉重,OTC指數自10月6日反彈到季線壓力後,隨即反轉走跌,尤其10月7∼14日短短5個交易日,指數跌幅高達8.5%,為台股重災區,這對於個股來說,隱含跌幅可能高達15∼20%以上,探究原因,除了美國科技股重挫外,自營商期間賣超OTC金額高達31.2億元成為殺盤主要元凶。
除了過往部分自營商認養的中小型股出現調節動作外,其實絕大部分的原因就出在券商發行權證的避險賣壓,由於中小型股有波動幅度較大、股性相對活潑的特性,對一般投資人或主力來說,容易吸引人氣,而若券商對某檔個股發行的權證較多,在先前上漲的同時雖有助漲的效果,但相對在盤勢下跌時,就會出現類似近期的龐大賣壓,造成個股股價直直落,也就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法人關注股受青睞
雖然中小型股近期股價相對弱勢,但從法人9月初以及9月底開始進出的狀況來看,仍是對部分個股持續進行買超動作,在籌碼面相對安定下,相關有法人關注的個股當有機會在未來盤勢止跌後,領先展開反彈的走勢。
先以近期外資連續買超的中小型股來看,幾乎都為個股表現格局,不過若仔細來看,包括PCB上游做銅箔基板的台光電、機殼的F-鎧勝以及功率放大器的宏捷科,其實都是蘋果相關供應鏈,根據中國媒體最新報導來看,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3大電信公司首日收到iPhone6和iPhone6 Plus訂單超過1000萬支,京東商城2款產品的預訂量也接近1000萬支,天貓平台和蘋果官網的預訂量則未公開,目前中國市場iPhone6和iPhone6 Plus的預售量至少在2000萬支以上。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14/10/17 No.9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