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理財周刊743期】韓流再襲 中韓FTA,台灣沒在怕?


【跟我學日語—基礎報】提供寒暄問候、感謝、致歉、願望等日文情境對話,讓你在各種場合下做出適當的應對。 【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1/20  |  第52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封面故事 中韓FTA來襲 尹啟銘開方搶救悶經濟
 特別企劃 一次掌握物聯網商機撈寶懶人包
 活動快遞 【創意照大募集】按讚送點數做公益
 
中韓FTA來襲 尹啟銘開方搶救悶經濟
文.梁少珊 攝影.鄭暐琪
中韓FTA敲定,台灣經濟玩完了嗎?出口失血、產業出走、失業率攀升,而兩岸服貿協議依舊卡關,無疑雪上加霜。本刊獨家專訪前經濟部長尹啟銘,為悶經濟開救命藥方…。

中韓簽定FTA(自由貿易協定),細節還沒公布,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王正青痛喊:「出口產業是台灣的命脈,占GDP近七成,簡直在吸百姓的血。」「拱手讓人的市場,不會回來。」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中心經貿研究組組長杜巧霞更直呼:「一旦業者在台灣活不下去,產業外移將引爆失業潮,無論執政黨是藍或綠,統統承擔不起。」中韓FTA造成的傷害,只能用「動搖國本」四個字形容。

十一月十日中韓FTA完成「實質談判」,本刊第一時間獨家專訪前經濟部長尹啟銘,直接碰觸敏感議題,包含他對朝野重大議案的看法,並評估中韓FTA的衝擊力道,還針對目前「悶經濟」的窘況,開一帖搶救藥方。以下是專訪紀要:

中韓敲定FTA,台灣真的「中槍」?

《理財周刊》問(以下簡稱):中韓簽定FTA,明年七月稍早之前才會公布細節,現在正、反聲浪湧現,爭議點很多,台灣真的受到嚴重損傷?

尹啟銘答(以下簡稱):衝擊相當可怕。台灣、南韓出口重疊占八成,而台灣銷往中國產品占比27%、南韓占比26%,兩國相像啊(苦笑)!

而且中國非農產品關稅高達8.7%,中國零關稅的項目又比台灣少。原本台韓在中國勢均力敵,關稅風暴來臨,情形改變了。之後公布細節內容,南韓減免關稅的金額,就變成台商的成本。

還有,中國本土企業相當發達,這次中韓簽署FTA,某程度來說,也是中國對抗台商、扶植自家產業。

這不是我自己說了算。巴克萊證券今年六月出具一份一百四十五頁的報告,以「Hello, China; Goodbye, Taiwan?」(中國,你好;再見了,台灣)為題,點出中國本土廠商崛起,中國從需求者變成供應者。專門做蘋果公司(Apple)生意的台商,已經漸漸被陸商取代。中韓FTA會是場風暴!浪來了,還不知道會衝多高。

Q:中韓FTA壓境,大家都在談外貿替代、關稅減免、產業出走這些傷害,整體經濟影響程度多大?

A:損傷肯定遠超過大家目前所想像!因為沒有把服務業考慮進去,台灣前往中國投資,已經從製造業移轉到服務業。只是用模型估算,不知道怎麼去量化服務業而已。

我們的大專畢業生,很多畢業後從事服務業。製造業在萎縮,這對國家經濟造成很大的損傷。台灣三大產業裡面,兩個已經很危險啦!面板業軟趴趴,石化也不是策略性產業,徒留二氧化碳在國內,只剩下半導體業在支撐經濟。

還有,大家以為南韓只看到龐大的中國內需市場嗎?不是這麼簡單而已,這是規模經濟啊!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進口市場,第一大是美國。但是中國內需成長非常快速,它是在長大的。

南韓在中國市場「練兵」、賺錢,累積資金後,繼續往上研發技術,成立或擴大品牌,壯大自己,再把產品銷往全世界。南韓不只針對中國市場,它是策略性地布局全球。南韓到處簽FTA,就會造成一股滾雪球效應!

「悶經濟」十六年,台灣還有藥可救?

Q:中韓FTA是一個觸媒,引爆台灣正視景氣低迷、出口不振、成長率下滑、薪資倒退十六年「悶經濟」的困境,怎麼樣才能紓解?

A:我想,朝野儘快達成一致共識,卡關的政策快放行。然後推行自由經濟示範區,並加速簽訂FTA,還要改善投資環境,這些都是突破「悶經濟」的解方。

其實,只要馬英九啟動服貿,就能拯救這次中韓FTA的危機。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服貿已經生效了。但卡在立法院審查,拖了一年半啊(歎氣)。就行政命令來說,審查不能超過三個月,如果超過三個月,應該被視為通過,目前這情況確實有點離譜。

那貨貿,一樣很難通過,貨貿要進立法院審查兩次,等於被割了兩刀。

中國策略布局 台灣籌碼漸失

現在中國才不理台灣咧!像服貿拖那麼久,國際上沒有這種前例。

這次中韓FTA簽立,中國就是在跟台灣宣示,「要合作就來,不來就算了。」中國為什麼跟南韓簽?中國是扮演領導國的角色,拉攏南韓,對抗另一個強權美國。

所以,不要說這次中韓簽定FTA,是賞我們一個巴掌。經濟困境是自己造成的,沒有改善投資環境,也沒有經濟安全的概念。講白一點,沒有憂患意識嘛。

來台旅客中,商務旅客沒有成長,表示投資環境出問題了。租稅、土地各種條件,沒辦法吸引投資者,還有,你知道嗎?台灣沒有繼續蓋水庫,未來將嚴重缺水,缺水同時也會缺電,沒水、沒電,怎麼會有投資者願意進來?

另外在新北市,很多工業用地更改成住宅用地,蓋滿了房子兜售。那製造業能去哪裡蓋工廠?只能往山坡地去,製造業萎縮得越來越厲害。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74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

 
一次掌握物聯網商機撈寶懶人包
文.平鈺 攝影.鄭暐琪
平板加智慧手機全球年銷售量不到二十億台,但2020年以前全球聯網裝置將暴增五百億個,且看科技大老細數可望分食藍海商機的台廠受惠族群。

美國波士頓,推出戶外公共座椅Soofa,利用太陽能發電,可以提供路人手機充電功能,並偵測附近空氣品質及噪音狀況,即時回傳環境資訊,公布在網路上供市民查詢。

德國漢堡市,推出太陽能垃圾桶BigBelly,可以壓縮投入的垃圾,增加容量,垃圾滿了,還會透過無線網路通知清潔隊來收取。

韓國松島,汽車租借可透過手機APP查詢附近租車點並線上發卡(鑰匙),租借者直接前往APP指示最近的地點取車,透過APP感應開啟車門;首爾跟仁川市所有計程車都有GPS定位系統,傳輸所在位置到市政府便於管理。

物聯網浪潮席捲,研究機構預估2020年時全球將有250∼500億個裝置串連上網,背後龐大的智慧分析系統能透過這數億裝置,貼心提供消費者需要的服務或警示,全世界城市將因網路連結而更智慧化,改變現今交通、能源、教育、醫療跟居家生活樣貌。

目前各國都在嘗試推智慧城市服務,包括中國十二五計畫將物聯網跟智慧城市納入計畫中,日本跟韓國也積極推動期望成為智慧家庭產業大國,台灣也推出i-Taiwan計畫,里昂證券預估,2020年物聯網將創造出三千至五千億美元資訊投資商機。

這個龐大的物聯網商機,被台灣半導體教父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稱為半導體業的下一個大事「Next Big Thing」,也就是因為每個裝置要可以聯網,要能收發訊息,都必須內建晶片元件,而這,就是半導體業界最大機會。

在這波物聯網浪潮中,台灣挾半導體產業及硬體設計製造優勢,成為國際大廠積極拉攏對象,網路服務大廠Google在台設立規模僅次於北美總部的IOT物聯網研發中心,就是看中亞洲在行動趨勢上扮演領頭羊角色,而台灣在地理位置跟資訊產業供應鏈角色重要性高,成為歐美大廠跨入亞洲物聯網商機的重要管道。

Google預估,亞洲未來將新增十億上網人口,手機跟平板這類聯網消費裝置商機,台灣掌握半導體及硬體供應鏈資源,生產的硬體可以就近供應亞洲鄰國需求,加上台灣的手機上網率已經超過電腦,消費者使用行為跟亞洲國家接近,成為吸引外商來台設立研發中心,將開發的軟硬體輻射到亞洲鄰近國家的跳板。

看中台灣在硬體設計及供應鏈完整性,Google選擇台灣作為跨入物聯網重要的伙伴,除資料中心落腳彰濱工業區,物聯網研發中心在台設立,Google在智慧手機、平板開發伙伴選擇上,台灣品牌也超過一半,其次才為三星及LG,在智慧電視TV BOX上也與台廠華碩(2357)緊密合作。

至於穿戴裝置領域,Google推出的Android Wear穿戴裝置平台,合作品牌則包括華碩、宏達電(2498)、LG、三星、摩托羅拉、華為、索尼及Fossil,晶片則包括聯發科、博通、英特爾、高通、MIPS,無論品牌或晶片業者都有台灣身影,在這波物聯網裝置競賽中,台韓品牌及創新研發力高,已經成為歐美業者積極拉攏合作對象。

但全球平板跟智慧手機一年銷售量合計不到二十億台,相對於2020年全球將有五百億個聯網裝置相比,其實只是冰山一角,也因此,台灣科技業者也正默默布局這塊更大的藍海商機。

工業電腦龍頭研華科技(2395)董事長劉克振把物聯網產業商機區分四大塊,最上面的一塊是IC晶片廠商,他認為台灣將以聯發科(2454)為首,未來無線通訊、觸控、影像處理晶片都將有商機,未來MCP(微控制器)廠商如何開發出符合工業環境、商用或居家環境需要的晶片,成為致勝關鍵。

目前台IC設計業者包括新唐(4919)、凌通(4952)、盛群(6202)、義隆(2458)、松翰(5471)都對物聯網產業積極布局,松翰以影像處理技術為訴求,新唐開發出三十二位元MCU切入穿戴及智慧電錶等領域,凌通則專攻無線充電及八位元MCU觸控家電市場。

而無論哪家晶片業者能佔據物聯網裝置半壁江山,都必須倚重台灣的晶圓代工以及封裝測試產業鏈資源。

在物聯網產業,張忠謀也點名三大半導體廠商有機會吃到商機:首先是具備先進封裝技術的業者,透過系統級封裝(SiP)將不同製程元件整合在一起,其次是運用微機電(MEMS)技術開發的感測器業者,未來應用機會大,第三是省電技術。

劉克振指出的第二塊物聯網商機是系統整合平台主件,這塊由工業電腦產業扮演火車頭,台灣工業電腦默默布局十多年,從高鐵運輸、eTag高速通路路況監控,背後都有工業電腦身影,目前工業電腦類股已鴨子划水具國際競爭力,各國如火如荼打造智慧城市服務,包括研華、威強電(3022)、泓格(3577)、凌華(6166)等工業電腦股也將大展身手。

第三塊是軟硬系統整合商機,比方德國政府採購了太陽能垃圾桶,必須交給系統整合商去架設,並寫出適合的軟體程式去設定垃圾桶多滿該警示通報,未來也需在地維護及升級。

由於客戶需求多樣化,軟硬系統整合商多半有在地性及專業性,由該國系統業者扮演重要角色,同時需要軟體開發能力奧援。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74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

 
【創意照大募集】按讚送點數做公益
※理財周刊74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主文>韓流再襲 中韓FTA,台灣沒在怕?
◎封面故事>小米崛起三星衰落 相關供應鏈消長
◎發行人語>頂新負面教材 賺錢要有道
◎房市觀察>決戰台北市 住宅政策是關鍵
◎藍海商機>六年暴增五百億個物聯網裝置 張忠謀、劉克振幫你撈寶
◎頂尖贏家>24xx擁無線充電無限商機
◎台股棋手>工程大單補冬 34xx、偉盟破底翻
◎多空大師吳金潮>買大賠大 買小賠小 預防通殺
◎理財我最大>土木系教授葉怡成 跨領域傳授一小時選股必勝訣
◎全民當頭家>玩笑玩創意 密室逃脫大作戰

�【訂購優惠】26期送5期 只要4588

�【創意照大募集】按讚送點數做公益

�最後倒數:朱家泓獨家影音11/28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