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東協國家貿易往來中,人民幣正成為雙邊貿易中重要的結算貨幣,地處中國—東協橋頭堡的廣西,展現了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先行先試的潛力。中新社報導,對人民幣的國際化,金融專家認為,當前中國開展人民幣國際化可劃分三步,首先是以人民幣作為國際貿易的結算貨幣,其次是使人民幣成為全球重要的投資貨幣,再次是使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在推進這一進程中,廣西可先行一步。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突破口或在東協,這緣於中國與東協間巨大的貿易額,同時地緣因素也使東協國家對人民幣的接受度較高。
金融專家認為,當前應把握好廣西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中的地區優勢,對一些在跨境人民幣結算中遇到的障礙,廣西可先行試點,摸索人民幣跨境貿易與投資機制。
此外,通過鼓勵省內的中資銀行進一步走出去,在海外開設分支機構,拓展國際業務,提升中資銀行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的綜合服務能力。
事實上,廣西金融界銀行業一直在積極實施走進東協戰略,開展東協國家貨幣直接交易業務,努力打造成為東協國家貨幣兌換中心。6月28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東協人民幣跨境清算(結算)中心(南寧)在中國—東協博覽會舉辦地南寧掛牌成立;同一天,廣西北部灣銀行在中越邊境城市東興市成立支行。
廣西北部灣銀行行長趙錫軍指出,目前該行業務已拓展到境外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外債、海外代付等新領域,與境外66家金融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僅在東協國家銀行建立代理行關係的就有32家。
趙錫軍透露,該銀行計畫在今年9月開通邊貿業務,今年第四季度運營中國—東協貨幣跨境業務中心,建構全面覆蓋東南亞地區的銀行網路,擴展服務範圍,發揮規模效應。
作為中國首批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廣西2010年實現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金額列8個邊境省區第一,結算金額突破126億元人民幣,出口結算金額達到93億元,躍居大陸第一。
目前,廣西轄內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等已為東協國家和港澳地區的20多家銀行,開立人民幣往來帳戶,轄內有近千家企業與境外貿易夥伴採用人民幣作貿易結算。
受益中國—東協自貿區關稅優惠政策,中國與東協貿易實現快速雙向增長,區域內銀行業機構的國際貿易結算和金融服務需求大量增加。作為中國與東協國家間橋梁和門戶的廣西,擁有突出的區位優勢和戰略地位,東協已連續10年成為廣西的第一大貿易夥伴。近3年來,廣西銀行業機構邊貿結算量年均增長50%以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