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額逾1,000億元的義聯集團越南大鋼廠進度延宕,傳出義聯集團透過經營管理委員會主委王正杰,正與中鋼洽商合作。若此事成真,將協助鋼鐵業在東協市場將更上層樓。中鋼與義聯集團表示,「沒聽說有這回事」;中鋼執行副總杜金陵說:「這很複雜,無法臨時評論有利或不利。」
11年前一手促成中鋼併燁隆(現改名中鴻)的王正杰強調,越南案不是他的業務,但「能合作總是好的」。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更指出,中鋼有人才有技術,產業合作會加分,「沒有什麼不能談的,若能合作,誰來主導經營都可以。」
以燁輝、燁聯為主要股東的越南廣聯大鋼廠,總投資額35億美元(約新台幣1,015億元) ,基地面積500公頃,規劃二座高爐,年產700萬公噸,並預留土地增設第三座高爐,終極產能上看1,200萬公噸。
這件投資案自2007年動工後,目前辦公大樓、宿舍、3000餘支基樁完工,前後已投入12億餘元。
相關人士說,受到政治與人力的影響,廣聯大鋼廠還有很多土地未取得,原先預定2013年完工投產的計劃已生變,全案進退兩難。
由於中鋼在越南年產120萬公噸的冷軋廠預定下月8日動工,未來極需熱軋料源供應,雖然中鋼已入股台塑越南河靜大鋼廠5%,但專業人士認為,中鋼若能在南洋擁有自己的高爐廠,將對中鋼「新亞計畫」在東協、南亞、中東等新興亞洲國家的布局如虎添翼,擴大影響面,廾可直驅東歐、南歐、北非等市場。
資深鋼界人士說,鋼鐵是資本密集產業,強者愈強,中鋼進入廣聯大鋼廠後,可自己掌握高爐廠,加上東協國家免稅,距煤鐵主要來源澳洲更近,可省運費等優勢,配合中鋼高級鋼的實力,台資鋼鐵工業在東協國家的能見度將大躍進,台灣可藉由雄厚的鋼鐵勢力在南洋獲得經濟利益。
退一步觀察,若目前單由義聯集團掌握的廣聯大鋼廠被迫放棄,已投入的基礎建設就等於免費送給接手的國外競爭者,台灣在東協國家徒增一件大型失敗的投資案,顯然是雙輸結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